《聰明的徐文長》教案設計

《聰明的徐文長》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

  2。能用查字典,聯絡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徐解決問題方法的妙處,激發學生勇於思考,創新的熱情。。

  教學重點。

  1。。能用查字典,聯絡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

  2。。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徐解決問題方法的妙處,激發學生勇於思考,創新的熱情

  教學難點:

  知道徐解決問題方法的妙處,激發學生勇於思考,創新的熱情。

  課時:2課時

  設計理念:

  1。以讀為主,讀中品味。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老師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因此,教學本文時,教師的講只能是引導,啟發,指出思考方向。學生則在探究中獲得知識。

  2。入景想象,會文悟情。

  語言是抽象的。我們要在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語感。教學中,老師創設情景,再現語言環境,學生自演角色,語言啟用學生思維,學生如臨其境,理解感悟。

  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板題,讀題。看題你想知道什麼?

  2。自由讀文,讀文後你知道什麼?

  3。學生交流:本文寫了徐小時候哪兩件事?

  4。自學生字詞

  5。找出不懂的字,詞,句作記號。

  第二課時

  一。復舊,引新。

  1。出示生字卡,學生開火車讀。

  2。學1_3自然段:學生讀文,思考?徐爺爺出什麼問題考大家?大家想出辦法嗎?徐想出來了嗎?什麼辦法?

  3。學4_5自然段。指名學生讀文。思考:

  徐爺爺提出問題,大家反應怎樣?徐文長反應怎樣?

  他怎樣做?找出寫徐文長的話,讀一讀。

  理解"輕輕巧巧"。說說徐文長怎樣過橋?

  找出寫他過橋動作的詞,表演徐過橋動作。

  討論:他的'過橋辦法好在哪?指名說說。

  4。學第6自然段:齊讀,思考:

  他過橋後,孩子,伯父各表現怎樣?

  表演"拍手叫好"的情景。

  伯父的禮物是什麼?孩子們看到後,心情怎樣?

  拿伯父的禮物容易嗎?從哪看出來?

  孩子們沒想出辦法,徐想出什麼辦法?這個辦法好在哪?

  5。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你還能想出辦法拿到禮物嗎?

  為什麼徐能想出辦法,而其他孩子想不出辦法?

  6。總結。

  板書:  聰明的徐文長

  過橋取物

  仔細思考善於動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