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教案

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教案

  教學內容:p.53的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九第5~9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能用計算器計算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在經歷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計算器計算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教學準備:板書

  教學過程:

  一、複習解決問題:

  1、(第5題)四五年級同學採集樹種,四年級採集了13.5千克,五年級比四年級少採集2.8千克。四五年級同學一共採集多少千克?

  讀題後讓學生列式,交流各種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級是已知的,五年級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級再算出兩個年級

  (2)13.5+1.35-2.8

  先假設五年級和四年級一樣多,再把五年級少採集的減去。

  觀察兩個算式,哪個更簡便?算出結果。

  2、(第6題)分別計算書上的4個問題。

  交流各個問題,注意有的學生會出現選錯商品價格的現象。

  二、學習例4,用計算器計算並探索:

  1、課前板書: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元 金額/元

  鉛筆 1支 0.80

  電池 4節 24.00

  鉛筆盒 15.40 15.40

  書包 1個 44.70

  麵包 3.00 6.00

  問:這是一張不完整的發票,說說“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係並算出空的格子。

  填寫完整後,算出總金額。

  (可以用計算器算,也可以利用資料特點口算或筆算。)

  2、如果老師付出100元買這些商品,應找出多少元?

  學生列式計算。

  3、(第8題)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況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後的餘額,並算出合計數。

  指導學生看懂該份表格,區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個空格。

  討論:上月結餘、合計收入、合計支出以及表中最後餘額的關係。

  4、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1)找到不變的數:小數部分前面都是8,最後一位是9

  (2)找到變的數字及變的規律:整數部分是變的,它比最後一個小數的位數少1;它同時還是後面小數部分的8的個數。

  (3)按照發現的規律填出最後一題的得數。

  5、兩個小數的和是8,相差0.4,這兩個小數分別是多少?

  引導學生思考並交流:

  (1)畫線段圖(圖略),發現如果把8減0.4,得到的是兩個較小的數;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兩個較大的數。再除以2就可以了。

  (2)從平均數的角度考慮:平均數是4,要符合“相差0.4”,一個數要大0.2,另一個數小0.2

  (3)檢驗:兩個條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題:小華在計算一道小數減數時,把被減數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減數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錯誤的答案與正確的答案相差多少嗎?

  指名說說思考方法。明確:被減數少算了,結果也少算了;減數多減了,結果也偏小。

  三、佈置作業(略)

  課後小記:

  我在課上並沒有提倡用計算器來計算,我的`出發點是要鍛鍊學生的口算和筆算,所以在計算像第8題這樣的題目時,正確率是不理想的。一開始是有的學生沒讀懂表格,再後來就完全是計算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在課上是做一格交流一格,確保正確的前提下才繼續的。

  第9題,不少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是無序的,所以容易出錯。所以我在課上就強調了思考的步驟,從不變——變——找變的根據來思考,情況才有所好轉。

  書上相應的其他練習我沒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