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雨後春筍》教案

二年級下冊語文《雨後春筍》教案

  一、一代漫畫宗師,成就“三毛”一生!

  “三毛”——一個上海“小癟三”的形象成為中國幾代人成長的伴隨者。那麼是誰創造了這一經久不衰的漫畫人物呢?

  “三毛之父”——張樂平。中國最傑出的漫畫家之一,中國兒童連環漫畫的開創者。1910年11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鹽縣,父母是張樂平最早的美術啟蒙者。他的許多作品是以上海大都市生活為背景的。1935年,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在上海誕生,很快就躋身當時最著名的漫畫明星之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張樂平與一些漫畫同仁組成了救亡漫畫宣傳隊,離滬赴外地宣傳抗日。1946年,《三毛從軍記》在上海《申報》發表,引起轟動。同年創作了《三毛外傳》。1947年,《三毛流浪記》在《大公報》開始連載,無情地鞭撻了舊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悽苦無依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一時間激起社會強烈反響,引起了一切善良人的共鳴。建國後,又創作了許多“三毛”作品,多次榮獲“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稱號。這位中國漫畫事業和兒童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的藝術大師,他的整個創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近代社會的歷史變遷,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強烈的平民意識,因此人們稱他為“平民畫家”。他筆下的三毛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他被譽為“三毛之父”,小讀者們親切地稱他為“三毛爺爺”。1992年9月27日,一代宗師張樂平先生病逝於上海,享年82歲。

  二、幽默不失童真,詼諧蘊藏內含!

  (一)長春版語文教材在編排上突出“教材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力求在開放性上有更大的突破。這樣可以擴充套件語文學習的外延,注意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其他學科、社會文化環境及現代科技發展的聯絡,軟化學科邊緣,把幽默、讀圖、歌詞、戲劇、舞蹈、繪畫等藝術作品納入語文學習的視野,力求實現藝術與語文的通感教育。每一冊教材中都有一個板塊是以“幽默”為主題的內容,期間學習了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的《父與子》系列,在本冊中引入了中國的漫畫大師張樂平的經典之作《三毛》從而來激發學生對幽默的感受與學習。在張樂平老先生近四十多年的創作歷程中,那些舊社會、戰爭年代的作品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講有些太過遙遠,如果將那一時段的作品引入課文,學生無法體會其中帶來的諷刺與幽默,因此課文選入的《雨後春筍》是一篇六格漫畫,它是在張樂平老先生為表現1950年代後已經“脫離苦海”的三毛而創作的作品。漫畫中,三毛穿著整齊與戰亂中衣不裹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三毛還揹著小書包,表現出解放後,孤兒的“三毛”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接受教育的巨大變化。

  (二)長春版教材突出體現追求精品文質,注重語文積累。

  本套教材的選文與創寫文,注意把握以下三個方面,並努力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一是貼近兒童現實生活和兒童喜聞樂讀的,二是用現代視角審視有現代觀念的,三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華。漫畫與幽默的表現形式就是突出的代表。在兒童學習過程中,不但重視感悟積累,朗讀背誦,更能夠獲得美的薰陶感染,把漢語言文字教育與文學教育有機地整合,協調發展。

  學生在欣賞漫畫的同時,不公要弄懂畫面的內容,感受到幽默畫面帶給我們的愉悅,又要自然地結合畫面認識這些成語,理解它們的含義。在理解了成語含義的基礎上,還要嘗試著用一些成語練習說話,學會運用這些成語。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在觀察時還要進行豐富的聯想,想象三毛看到帽子長高後的一系列心理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不只看錶現現象,學習深入思考問題,養成勤於動腦思考的好習慣,詼諧中蘊藏內含。

  三、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積累成語,在會讀會寫的基礎上,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並學習用這些成語說話。

  2、藉助工具書瞭解每個詞語的含義,思考各個畫面同這些詞語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透過觀圖讀成語的過程,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4、觀察每幅圖畫中人物的神態變化和人物周圍事物的細微的變化,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積累成語,在會讀會寫的基礎上,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並學習用這些成語說話。

  (三)教學難點:

  藉助工具書瞭解每個詞語的含義,思考各個畫面同這些詞語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四)教學策略:

  1、識字與寫字。

  (1)在教學本課生字時,可採用拼音識字和聽讀識字的方法進行。

  拼音識字。就是直接出示注音生字,在學生練習拼讀以至達到熟練拼讀的基礎上,再練習朗讀成語,從而進一步鞏固識字。

  (2)本課會認的字只有6個,會寫的字只有5個,但都是在成語中出現的,沒有具體的語言環境做依託,對字本身的意義理解上有難度,對成語的認識與理解也有難度。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藉助工具書來查詢成語的意思,並且藉助圖畫來弄懂這些字的意思。這樣為學習成語,瞭解成語的意思打下了基礎。本課生字“酣”是一人會義字,由“酉”和“甘”會意,表示酒味甘醇,飲者暢快盡興。

  (3)書寫上要注意的。“筍”和“解”書寫易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注意每一筆的位置,強調“筍”字下面的“尹”字撇不出頭;“解”字中,右半部分下文是“牛”,不是“午”,因此豎要出頭。

  (4)字音的強調。“津”字的讀音容易混淆,讀“jīn”而不能讀成“jīng”。

  2、觀察圖畫,學習成語。

  (1)問題與對策。

  在教學時,學生通常只會注意漫畫好笑而忽視了細緻地觀察,老師要注意加以引導,引導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圖畫,能說清楚畫面上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在哪裡,正在做什麼,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一個比較完整清楚的故事。弄清每幅圖畫下面的成語和圖畫內容之間的聯絡,並理解每個成語的意思。也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2)大膽想象,練習表達。

  在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後,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有這些詞語中所描繪的這種表現呢?練習口語表達能力,用這些成語說話,達到真正會讀、會寫、會用的目的。

  四、體味幽默快樂,感受學習樂趣。

  (一)觀察思考,找到漫畫中最令人發笑的地方。

  觀察:三毛的帽子和那要麼竹筍一起長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

  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

  再觀察:前三幅圖沒有下雨,後三幅圖中下了一場雨,竹筍就是因為這場雨長高了。

  再思考:課題以“雨後春筍”的意思原來就是下雨後,竹筍生長得速度非常快。三毛僅小睡了一會兒的功夫,竹筍長得就使帽子摘不下來那麼高了。

  從而進一步理解“雨後春筍”的意思:春天下雨後竹筍長得很多很多快,現在比喻新鮮事物大量出現。

  (二)培養幽默細胞,激發幽默潛能。

  透過學習完本課甚至於本單元的兩幅漫畫,使學生們懂得了漫畫能帶給我們快樂,能讓我們在歡笑中減輕壓力並且學到知識,能夠讓學生們更喜歡學習。從小培養學生的幽默細胞,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幽默潛能,從而樹立樂觀、自信、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十分必要的。

  一、一代漫畫宗師,成就“三毛”一生!——強大的歷史背景做後盾;

  二、幽默不失童真,詼諧蘊藏內含!——具備充分的入選理由;

  三、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豐富而新穎的教學價值;

  四、體味幽默快樂,感受學習樂趣。——深遠而悠長的延伸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