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地震教案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地震教案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地震教案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地震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產生的原因。

  2、如何躲避地震的方法。

  3、地震的預防。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由來

  我們的地球是個大大的圓球,(師實物演示)我們生活在這個球的表面,為什麼人不掉下來呢?因為地球中心有很強的地心引力。那麼在這個球的中心有些什麼呢?有岩石和岩漿有厚厚的地層。這些東西一直都在運動一刻不停。為了讓他們正常運動不爆發出來引起地平面的一些才難,人類就想了個好辦法,到處種樹。我們都知道樹有很長很密的根鬚,這些根鬚就像許許多多的手一樣把泥土岩石牢牢抓住。這樣就安全多了。

  可是現在許多人因為要蓋高樓大廈,為了要開採石油和礦產都把樹拔了,把山開了。這樣地球表面就受傷了,所以就會產生了地震。所以會發生地震都是人類破壞環境造成的。

  二、地震的躲避方法

  地震時地面會晃動,嚴重時牆面會倒塌,但是我們也不要害怕,只要安靜地聽從大人的話,記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

  如果在家裡發生了地震我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地晃動的厲害時我們不能朝外面跑,因該要先把門開啟,然後找堅固的傢俱底下,並且要保護好頭部。怎麼保護呢?用書包頂在頭上,用被子坐墊蓋上,實在沒有軟的東西保護時,可以用手護住腦後部。然後蹲下緊縮身體,這樣你的膝蓋就能保護好肚子了。

  如果地震時我們在馬路上行走,那就儘量跑到開闊的地方去,電線杆玻璃窗招牌等都是危險物品,一定要遠離。

  地震時不能做電梯,不能搭乘任何工具。

  地震一般時間很短,震動時不能轉移,要等地震過後才能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學習地震自我保護姿勢

  三、地震的預防

  我們要多留心廣播電視,一旦有預報就要馬上轉移。平時我們要保護大自然,多種樹,不亂砍亂伐。讓我們人類和大自然和平共處。

  四、我們能為地震地區的朋友做什麼

  討論如何儘自己的力為災區的朋友做什麼。

  活動反思:

  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礎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幼兒安全自救教育實踐突出教育的實踐性,重在模擬、練習及遊戲,學習自然災害應急避險技能。設計這節課的主要意圖就是要給孩子們講解有關的地震知識,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意識,知道災難來臨時不要驚慌,要學會正確的自救,要有戰勝困難的自信,樹立不怕苦,堅強、勇敢的信心。

  這節課總體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兒沒有親身經歷過地震,它比較宏觀,離幼兒的基礎知識、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如果採用傳統的方法教學,幼兒會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為了突破這個難點,並引起幼兒的認知共鳴,我利用網路收集了大量有關地震的素材,製作了地震相關課件,幼兒透過看、聽、讀、想、玩來了解地震。這樣的教學,真正解決了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透過幼兒觀察和研究,從而來達到活動目標。教學中,當孩子們看到那些多媒體影片及圖片的時候,孩子們對地震都感覺到害怕,感覺到難受,他們的心和我一樣是沉痛的。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學習到了地震的相關知識,在討論的時候,他們能夠很積極的參與,遊戲演習的時候也能夠愉快的參加,孩子們在遊戲中再次學習到自救、救援等知識,這個過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內容。

  幼兒園地震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著、冷靜面對危險情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3、激發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興趣。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電筒、餅乾、水、跳繩、書、玩具、收音機、手套、口罩、哨子。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們,老師蒐集到一段錄影,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影片)

  提問:錄影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看到了什麼?(幼兒發言)

  小結:是啊!剛才錄影中大樓在搖晃,地面發出了劇烈的聲響,這就是地震。

  2、地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災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危害?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教師走下去,聽一聽,問一問)再請個別幼兒起來說一說。

  小結:地震發生後,出現房屋倒塌、大橋斷裂、山體滑坡,給我們的生命、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實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來了怎麼辦

  1、如果地震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怎麼辦?

  2、地面出現劇烈的震動,我們躲在哪裡安全些?請個別幼兒說。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誰做的對,教師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區,讓幼兒明白什麼地方安全。

  3、如果在這個教室裡發生地震,該怎麼辦?請小朋友找個地方躲起來,看看誰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勢最正確。教師一邊指導一邊給做對的小朋友貼上一個小標誌。小結幼兒躲的情況。什麼時候往外跑?逃跑時應該注意什麼?(有秩序,沿牆角跑,保護頭部。)可以用什麼來護住我們的頭?

  小朋友,聽!是誰的聲音?(放圖片)他沒有跑出去,被困在了裡面,他用什麼辦法讓別人知道被困在裡面?什麼時候喊?(有人時喊)為什麼沒人時不要喊?(保持體力)沒有勁喊了怎麼辦?(哨子、敲擊、尋找食物、想辦法自救)

  小結:如果地震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先躲後跑,如果被困住好幾天了,都沒有人來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會有人來救我們。

  三、地震的預防

  1、日本是一個多震的國家,他們的家裡準備了一個地震急救箱,以備急用。裡面有許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應該選什麼物品,用它來幹什麼?然後放到你們組的急救箱裡。選好了嗎?把你們組的急救箱送到老師這,然後回到座位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麼?(提問:水和餅乾我們需要它嗎?手電筒能派上什麼用場?收音機也能幫助到我們嗎?小小的哨子有什麼用?手套能有什麼用處?)

  小結:有了急救箱裡的這些東西,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來幫我們渡過難關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們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時發生該有多好?但現在我們還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兩天或幾個小時內經常會發生一些常的現象,讓我們看一看。(請幼兒看課件)

  小結:這些現象都是透過仔細觀察才能發現的`,小朋友發現後可以告訴周圍的人

  四、地震演習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這麼多關於地震的知識,讓我們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

  活動反思:

  汶川大地震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令我們記憶深刻。這讓我們意識到對幼兒進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只有透過各種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節課中,透過影片、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遊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是在不同的場地,如何靈活自救,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難點,也是今後工作中的重點。

  幼兒園地震教案3

  活動目標:

  1、對地震演習活動有興趣,初步瞭解地震中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2、在活動中感受老師和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初步體驗保護生命的情感。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提高預防地震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地點:新新幼兒園

  參與人員:

  教師:小班教師、幼兒園安全員

  幼兒:小班幼兒

  家長:部分祖輩家長

  其他:無

  活動準備:

  1、各班讓幼兒瞭解“地震”,觀看錄影,觀察地震前的物象變化的錄影、地震造成災害的錄影,對地震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2、對幼兒進行一次針對地震逃生的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

  一、觀看逃生錄影

  討論:

  1、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發生了地震

  (燈在搖晃、人站不穩了,山搖地動等等)

  2、地震後,哥哥和弟弟是怎麼樣逃生的?

  (不能乘電梯、不能躲在建築物的下面、要逃到空曠的地方)

  3、哪些是危險的事,我們不可以做?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二、地震演習

  1、如果發生地震了,你會用什麼方法救自己?

  2、“地震”演習

  “地震啦”,聽到地震的訊息,幼兒馬上尋找又快又安全的方法逃生自救。(用枕頭、小被子等保護好頭部,有序地逃到操場上)

  大家排好隊,有順序的快步走入樓道,不要慌亂,在樓道中不要擁擠,走到離房子較遠的地方,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小結

  教師:我們在汶川大地震中所看到的,地震很殘酷,很無情,所以我們時刻要記住教訓,在幼兒身上開始注意自然災害的逃避方法。

  地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但是,地震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做好預防逃生的工作,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危險和麻煩。對我們幼兒社會教育是一個現實的作用,只要有了這樣的應變能力,在任何自然災害面前都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為了上好這一課,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準備各種實驗材料,設計教案,力圖透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引領著學生順著正確的思路來完成本課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出現了我預設之外的一些問題。如在匯入新課後,我設想學生猜測地震的成因時,學生能說出可能是地下的岩層受到震動產生的,或者地面受到震動產生的。

  幼兒園地震教案4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2、學會逃生和自救的一些方法。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知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這些圖片是關於什麼的

  1、老師提問:小朋友看一看,這些圖片是關於什麼的

  2、你知道什麼叫做地震。

  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

  地震的幅度是有等級評定的,七級以上的地震就可以造成房屋倒塌,人員傷亡。

  二、請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或看法

  1、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前段時間自己聽到的,看到的關於地震的新聞。

  2、咱們國家哪些地方發生了地震,地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危害。如: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了,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地表裂痕圖、樓房倒塌圖。

  三、討論:地震來了,你怎麼辦?

  1、發生地震時,什麼地方是安全的?

  2、發生地震時,什麼地方是不安全的?

  3、萬一你被壓住了,你怎麼辦?

  4、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四、教師總結:發生地震時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1、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2、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3、短時間要趕快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安全三角區內;廁所,洗手間牆角處。一手護頭,一手固定。不要靠近窗戶。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將門開啟,確保出口;戶外的場合,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儘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

  六、遊戲《地震來了》

  玩法:老師製造地震場景,幼兒一聽到地震來了的聲音時,迅速在老師的引導下有的躲到桌子旁,有的躲到牆角,有的順著樓梯逃到一樓大操場。

  幼兒園地震教案5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

  2、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發生地震時不慌張。

  3、瞭解一些地震的科普基本知識。

  活動準備:

  1、《地震現場》影像資料

  2、一些小道具:枕頭、書包、臉盆、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起幼兒的注意。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錄象,採用觸目驚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課題。

  三、圍繞錄影與幼兒展開討論,學習逃生技巧。

  1、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2、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3、將門開啟,確保出口。

  4、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5、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6、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7、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8、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9、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四、地震演練。

  提出要求:聽口令,不慌張,及時躲藏。

  師:“小朋友,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五、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震前動物有預兆》,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物形象讓幼兒知道一些震前的預兆。

  活動反思:

  關於地震演習,孩子們在小班、中班時已有一定的體驗經驗,但在知識瞭解上不是很全面,也對地震演習表現出的只是興奮、好玩兒,

  這次活動,在知識科普方面做了跟多的鋪墊,孩子們對地震有了一定的科學瞭解,在此次的演習當中,孩子們可以及時的做出正確反映。幼兒都掌握了發生地震該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個別幼兒的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機智性不高,能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水平。此外,個別幼兒鑽的技能較低,今後需加強鍛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