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國寶——古代青銅藝術》教案

《珍愛國寶——古代青銅藝術》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珍愛國寶——古代青銅藝術》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運用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的方法進行欣賞評述活動,從青銅器的造型、紋樣以及文字等方面來了解青銅藝術的特點;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古代青銅藝術,陶冶藝術情操。

  過程與方法:在欣賞青銅藝術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認識中國青銅藝術在人類文化上所作出的貢獻,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欣賞,評述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從青銅藝術的造型、紋樣以及文字的等方面來欣賞了解青銅器藝術的特點。

  教學難點:在欣賞青銅器藝術的過程中,認識中國青銅器藝術在人類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策略

  在學習中國古代青銅藝術這課時,正好是讓學生感受我中華民族古代優秀藝術文化的契機。雖然條件有限,不能帶學生親臨博物館參觀,但可以運用讓學生透過網路影片來了解我們祖國古代青銅藝術。作為一節美術欣賞課,應該讓學生課前頭腦中有一定印象,應該讓學生課前首先預習美術課本,在課前讓學生更多地瞭解中國古代青銅藝術。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透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利用多媒體軟體製作美術,將文字、圖形、動畫、影片錄影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形象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教學過程

  教學程式

  依據新課程標準 “以學生為主體”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 的理念,“教無定法、學無定法”,運用情境教學法、示範教學法、啟發教學法。

  欣賞分析

  欣賞不同時期的青銅器作品

  1.我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上的作品和圖片,根據青銅藝術的欣賞方法,從造型、紋樣、文字三方面來進行講解。

  讓學生欣賞青銅工藝,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件?為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一一講解,結合知識樹幻燈片展示)

  2.總結青銅器的年代與作品(幻燈):

  長信宮燈、銅奔馬

  (設計意圖:透過表格的介紹,直觀的瞭解青銅器的演變。尤其作品“蒜頭壺” ,書上沒有的,我透過直觀展示讓學生感受它為什麼叫“蒜頭壺”。)

  欣賞不同時期的青銅器作品(伴隨著音樂讓學生感受)談談自己的感受,作品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多媒體動畫展示中國古代青銅器,讓同學們說說認得哪一件作品,並說出名稱。然後根據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小組討論青銅藝術的發展過程。

  商代前期,青銅器上多有銘文,用於記錄貴族的祭典、徵代、賞賜、盟誓等,有很大的史料價值。 商代中後期,青銅器鑄造水平達到高峰,器類繁多,造型莊重、花紋繁縟細密。西周中晚期,有衰落趨勢。器物輕薄簡陋,種類也有所減少,紋飾走向簡化。春秋時期,王室鑄器減少,各諸侯國大量鑄造。銅器採用嵌紅銅與嵌松綠石技術。多用拍印法制作紋飾,錯金銀術和鳥蟲書體的出現,都是這一時期青銅工藝的新成就。秦漢以後,鐵器、漆器、瓷器逐步取代了青銅器,但青銅製品仍有所創新,即向輕巧、實用的生活用器方向發展。比如東漢時期的銅奔馬,馬型輕盈矯健;西漢時期的長信宮燈,造型優美生動而又實用。

  運用收集到的青銅器相關資料,探討青銅器的主要鑄造方法:塊範法、失蠟法。

  多媒體展示教材中第一組青銅器圖片,重點賞析長信宮燈和銅奔馬,宮燈不僅體現了高深的藝術造詣,更將實用功能、淨化空氣的科學原理和優美的造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反映了高超的合金冶煉技術,長信宮燈一改以往青銅器皿的神秘厚重,整個造型及裝飾風格都顯得舒展自如、輕巧華麗,是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燈具珍品,堪稱“中華第一燈”。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引導學生根據資料賞析銅奔馬: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它昂頭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踏一飛鳥,藝術造型優美,合乎力學平衡原理,給人以“騰雲凌霧,一躍千里”之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多媒體展示並放大教材第二組圖片,有四羊方尊、蓮鶴方壺、宴樂攻戰紋壺等,讓同學們欣賞青銅器上的飾紋以及人事活動等圖案。透過觀察得出:三件青銅器不僅造型美觀,紋飾也非常漂亮,初步瞭解幾種青銅器常見紋飾:饕餮紋、鳳鳥紋、獸面紋、龍紋等。

  多媒體展示並放大教材第三組圖片,利簋和放大的利簋銘文。上面記錄了周武王滅商的歷史事件,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透過欣賞讓學生明白青銅器上常刻有文字即銅器銘文,銘文又稱金文或鐘鼎文,它是研究漢字發展演變的重要資料,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欣賞時多拓寬學生的視野,並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感受。

  本環節首先讓學生了解中國青銅器的發展過程,根據年代的變化了解青銅器的發展變化。

  從造型、紋樣和文字三個方面進行賞析,使學生對青銅器有了全面深入的.瞭解,認識到中國青銅器藝術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研究分析青銅器發展演變的歷史,分析不同器皿造型、紋樣、銘文等資料都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評價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同走進了我國古代青銅藝術的世界,感受到了它的獨特魅力,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博大精深,難怪一位歷史學家這樣說:“中國的歷史是一部石頭的書,青銅的書”這毫不誇張,幾千年來所凝練的濃郁厚重的青銅文化,是一部濃縮的中國百科全書,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物質與精神財富,青銅文化神秘厚重,還有很多連考古學家都無法解開的謎,等著同學們去研究開發,青銅藝術不僅體現了我國祖先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藝,而且體現了我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讓我們一起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吧!

  在欣賞青銅藝術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認識中國青銅藝術在人類文化上所作出的貢獻,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