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1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樹長"耳朵"的變化過程。

  2、感受小鳥和樹之間的情感,有愛護樹木的願望。

  教學準備:

  樹葉生長過程四幅圖片、字卡(光禿禿、綠芽芽、小耳朵、小紅花)、樹、小鳥、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操作材料包。

  教學過程:

  1、完整欣賞故事,引起幼兒興趣,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指導語:我們都有兩隻小耳朵,小樹也長了耳朵,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樹葉小耳朵》,聽聽故事裡講了什麼?

  (2)教師講述,請幼兒欣賞。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小結:有的朋友聽到了樹光禿禿的,有的小朋友聽到了樹長了小耳朵,有的小朋友還聽到了小鳥在唱歌。

  2、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樹長"耳朵"的變化過程。

  指導語:你們知道小樹的"耳朵"是怎麼長出來的嗎?

  (1)出示圖片1提問:這是一棵怎麼樣的樹?

  (原來是光禿禿的樹--出示字卡"光禿禿")小結:冬天來了,樹葉都落光了,樹變得光禿禿的,冷冷清清。

  指導語:看!小鳥飛來,唱起了好聽的歌。

  (2)出示圖片2提問:樹發生了什麼變化?

  (長出了綠芽芽--出示字卡"綠芽芽")小結:春天來了,樹上長出了綠芽芽,小鳥高興得唱起了歌。

  指導語:過了幾天,小鳥又飛來了,它們唱得更好聽了。這是為什麼呢?

  (樹上長出了樹葉,像小耳朵--出示字卡"小耳朵")小結:原來,小鳥看到綠芽芽張開了,變成了小樹葉,像小耳朵在聽小鳥唱歌。

  (3)出示圖片3提問:之後小樹身上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開出了小紅花--出示字卡"小紅花")小結:春天來了,小樹葉變多了,還開出了一朵朵的小紅花,小鳥開心地唱了起來:"春天來了真快樂,我們小鳥愛唱歌。"小樹葉也唱了起來:"樹葉變成小耳朵,好聽小鳥來唱歌。"它們成了好朋友。

  (4)出示圖片4提問:還有哪些朋友會來呢?

  小結:瞧,蜜蜂蝴蝶也飛來了,大樹底下熱鬧起來。

  (5)總結提問:小樹是怎麼長耳朵的?

  小結:原來樹是這樣長出小耳朵的,冬天的時候,樹葉落光了,樹變得光禿禿的,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綠芽芽,綠芽芽張開變成了小樹葉,最後開出了美麗的小紅花。

  3、看圖片再次傾聽散文。

  指導語:現在我們連著圖片再來欣賞一遍故事。

  4、製作小圖書指導語:這個故事真好聽,我們來把圖片做成一本書吧,怎麼樣呢?

  教師指導操作要求,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提醒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故事。

  5、交流討論請幼兒介紹一下她的作品,再次傾聽故事。

  活動延伸討論:小鳥是樹的好朋友,會陪樹,為它唱歌,還有誰喜歡和樹做朋友?我們可以為樹做什麼呢?

  小結: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

  教學散文:

  有一片小樹林,冬天來了,樹葉都落光了。

  樹林裡飛來好多好多小鳥,整天站在枝頭上吱吱喳喳地叫。可是樹上光禿禿的,樹下冷清清的,誰也不來聽小鳥唱歌。

  有一天,小鳥又在唱歌,他們忽然發現,樹枝上鑽出了許多綠芽芽;不久,綠芽芽張開了,變成了小樹葉。每一片小樹葉,就像綠色的小耳朵。

  小樹葉說:"小鳥,唱吧,唱吧,我們來聽你唱歌。"沒有幾天,滿樹長出了小樹葉,開出了小紅花,還引來了小蜜蜂和小蝴蝶。樹上熱鬧起來了,樹下也熱鬧起來了,大家都來聽小鳥唱歌。

  小鳥在唱:"春天來了真快樂,我們小鳥愛唱歌。"小樹葉也唱起來了;"樹葉變成小耳朵,好聽小鳥來唱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說繞口令,並培養幼兒尊敬老人的優良品德。

  2、指導幼兒練習正確發準“公”、“冬”的字音。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同《幼兒用書》第三冊P8)。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教師根據圖片結合繞口令的內容講述故事《公公和鼕鼕》。

  2、教師根據故事內容提問,並指導幼兒正確發準“公”、“冬”的讀音。

  故事裡提到了誰?

  誰住在樓上?誰住在樓下?

  小冬冬有不認識的字就去找誰請教了?老公公走路走不穩誰來扶他了?

  鼕鼕是怎樣說的?公公是怎樣說的?

  3、教師用繞口令方式重新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繞口令的內容。

  4、教師指導幼兒學說繞口令。

  (1)分組朗誦。

  (2)個別朗誦。

  (3)比一比看誰說得快。

  5、引導幼兒要學習鼕鼕,做一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們喜歡鼕鼕嗎?為什麼?

  【活動建議】

  在延伸活動中,可組織幼兒進行分組繞口令接龍游戲。

  附:

  樓上住個老公公,

  樓下住個小冬冬。

  小冬冬認字問公公,

  老公公走路扶鼕鼕。

  鼕鼕說樓上有個好公公,

  公公說樓下有個好鼕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3

  一、活動目的

  1、用自己的方式表現身體中能動的部位。

  2、提高幼兒語言表達和動作反應的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

  人體結構圖、VCD片或磁帶《大家來做廣播操》。

  三、活動過程

  (一)、尋找身體中會動的'部位:

  1、教師引出話題,幼兒自由尋找身體中會動的部位:

  提問:“你們知道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動?”“你找到的這些部位可以動嗎?”

  2、幼兒交流觀察、尋找的結果,教師聆聽,並及時:

  問:“你找到了哪些部位會動?”

  (二)、幼兒觀察圖片:

  出示人體結構圖,幼兒進行觀察人體的各介部位:“身體的哪些地方會動?”

  (三)、展示會動的身體:

  1、提問:“你的身體哪些地方可以動?”“請你跟著音樂把你會動的身體動起來。”

  2、放音樂,幼兒跟著音樂《大家來做廣播操》的音樂做自己身體會動的地方表現出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4

  活動由來:

  每次週一來園後,孩子們都愛談論週末去幹了些什麼。如果有人去了旅遊景點,講起來就更來勁兒了。為了滿足幼兒想說的慾望,我們給幼兒創設了輕鬆愉快的語言環境——每週一小導遊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象同伴介紹遊覽過的景點,把見到的事物描述出來,並說出其特點和好玩之處,以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小紅旗、話筒。

  活動進行:

  幼兒輪流扮演小導遊,介紹旅遊景點。小導遊手舉小紅旗,拿著話筒,為全班小朋友介紹旅遊景點,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小朋友聽。其他幼兒可以隨時向小導遊提問。

  活動初期,教師可適當提示或示範一些導遊細節,如:今天我是小導遊,我要帶小朋友們一起去xx地方玩,那個地方有xx,可好玩了!你們和我一起去好嗎?

  讓全班幼兒輪流左小導遊,可自由選擇旅遊景點,提前報名。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5

  預設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理解故事,感受與體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激發對花、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

  2、學會安靜聽故事,不隨意插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大膽想象“桃花的樣子”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紙、筆。

  指導要點:

  1、欣賞文學作品《桃樹下的小白兔》(磁帶錄音),提出問題:聽完故事有什麼感覺,你想對大家說什麼?

  2、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記錄幼兒的語言。

  3、再次欣賞文學作品,提出問題:你見過桃花嗎?桃花是什麼樣的?

  4、幼兒自由發言,教師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並記錄幼兒的講話內容。

  5、幼兒根據自己說的內容進行想象畫“桃花”

  活動反思:

  故事意境優美,生動形象的描述把孩子們帶入瞭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中,賦予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從而引發了孩子們一連串的問題,如“真正的桃花是什麼樣的?”“風是什麼樣的?”“風有什麼用?”“信是什麼樣的?”“信是怎麼傳送的?”…激發了孩子們繼續探索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6

  活動目標:

  1、運用視覺觀察物品的特徵。

  2、增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描繪物體顏色、形狀、用途等特徵的謎語若干。

  2、生活中常見物品,如鍾、書、球、牙刷等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教師念謎語,幼兒猜謎。請猜對的幼兒說說它是根據什麼猜出來的。也可請自願的幼兒來說謎語給其他幼兒猜。

  2、編謎語:請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物品,說說他有什麼特點。教師與幼兒一起把這些特點編成一個謎語。幼兒嘗試自己編謎語,把自己編的謎語說一說,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來。

  活動建議:

  教師在提供觀察用的物品時,宜儘量選取有特徵(如顏色、形狀、大小、質感等)的物品,以便幼兒觀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7

  活動目標:

  1、透過編講、欣賞故事,懂得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

  2、仔細觀察畫面,較清楚地講述圖意和自已的想法。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教學課件《勇敢的小刺蝟》、教學CD《勇敢的小刺蝟》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我們聽聽故事裡面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講述教學課件《勇敢的小刺蝟》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觀看教學CD《勇敢的小刺蝟》

  師:這個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什麼啊?你們最喜歡故事裡面的誰?為什麼喜歡它呢?

  四、小結

  師: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像小刺蝟一樣勇敢地去面對,想辦法解決困難不要害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比較感興趣,都能夠大膽舉手回答問題講述故事內容。最後環節可以讓幼兒帶上小刺蝟、小豬、河馬、小鳥、大灰狼的頭飾,請幼兒合作進行故事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8

  一、活動名稱:

  快樂的蛋寶寶。

  二、活動目標:

  1、嘗試在圓形的基礎上建構橢圓形,能區別出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

  2、能用一種顏色建構橢圓形。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了橢圓形和圓形、已學過插空心圓。

  2、物質準備:各色雪花片、範例。

  四、活動過程:

  1、觀察圓形與橢圓形,區別其不同之處。(出示空心圓形和空心橢圓形的範例)

  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他們有什麼不同?

  2、討論建構方法。(願意用語言表示。)

  提問:怎樣把圓形變成橢圓形?

  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嘗試,將空心圓形變成空心橢圓形。

  3、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用一種顏色建構,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建構出蛋寶寶的手腳。

  4、評價。

  自由評價:向別人介紹自己將空心圓形變成空心橢圓形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9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黑白配》

  2、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尋找能夠相互匹配的事物。

  3、樂意參與遊戲,並感受合作遊戲的快樂。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圖卡;男生、女生、碗、湯匙、星星、月亮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卡,讓幼兒觀察討論:誰與誰是好朋友。

  二、 學習兒歌《黑白配》

  ——理解兒歌的含意。

  ——幼兒嘗試進行圖卡匹配。

  三、學習遊戲:黑白配。

  ——兩個小朋友一邊拍手一邊玩,一起唸完的名字後,一個小朋友說:“黑白配,誰來跟我配?”另一個小朋友說:“我來跟你配。

  小百科:黑色基本上定義為沒有任何可見光進入視覺範圍,與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見光光譜內的光都同時進入視覺範圍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10

  一、教學目標:

  1.透過小鼴鼠發出的“啪啦啪啦嘭”的聲音線索中,瞭解地底下的植物。

  2.嘗試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二、教學準備:課件、地底下的植物若干

  三、教學過程:

  1.聽一聽:認識不同聲音。

  師:老師這裡有幾隻喇叭,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裡面的聲音吧!

  師:黃色喇叭裡發出“啪啦啪啦嘭”是什麼聲音呢?一起來看一下。

  2.教師講述故事。

  根據圖片猜測主人物。(小鼴鼠)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根據故事內容猜測“啪啦啪啦嘭”是遇到了什麼。地底下會有什麼。教師根據故事內容依次出示地底下的食物。

  3.找食物遊戲。

  師:原來地底下有那麼多好吃的,我們現在都變成小鼴鼠一起去地底下找好吃的吧!

  幼兒遊戲找食物,並將找到的食物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4.活動結束師:小鼴鼠又繼續往前爬呀爬,看!他遇見了誰?(好朋友)以和好朋友打招呼的方式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11

  目標:理解畫面內容,大膽用語言表達畫面的意境,頑皮的小雨滴。

  大膽想像,創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關係。

  準備:圖片兩張 配樂散文詩

  過程:

  一、談話匯入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麼?

  幼兒結伴討論——各抒己見 (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觀察講述、表達表現

  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叢裡,幼兒教案《頑皮的小雨滴》。

  提問:你聽到頑皮的雨滴娃娃到了哪裡?(引導幼兒表達表現跳、落、擠等頑皮的動作)

  小雨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它把妹妹的傘當成了什麼?把池塘當成什麼?躲在路邊的土坑裡,車開過會發生什麼事?小雨滴落進沙灘後,到哪裡去了?

  結合圖片、欣賞散文詩表達表現

  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表現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調皮情形。

  三、續編作品

  *: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結合生活經驗)

  頑皮的小雨滴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12

  活動名稱:

  〈小小的船〉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生髮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好奇心。

  活動準備:

  圖片兩張(船、月亮)

  活動過程:

  1、今天,範老師請來了一位新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大家歡迎嗎?(歡迎)它是誰呀?(出示圖片:船)

  2、讓幼兒學習一首兒歌:〈小小的船〉

  “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月兒彎彎,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1)教師先念一遍兒歌

  (2)接著讓幼兒輕輕跟念

  (3)讓幼兒自己念兒歌

  3、理解兒歌裡的內容

  (1)兒歌裡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嗎?(不是)

  (2)那指的是什麼呢?(月亮)

  (3)出示圖片(月亮),小朋友什麼時候能看見月亮,都看見過它嗎?(夜晚,看見過)那月兒是什麼樣子的呢?(彎彎的,兩頭尖尖的)。

  4、做遊戲:

  現在,正是夜晚,深藍色的天空有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亮,而這彎彎的月兒多像一隻小小的船啊!讓我們張開雙臂飛呀飛,飛向藍天。小朋友如果坐在這隻船上,你看見了什麼?(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1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房子的趣味。

  2、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拿出字卡“房子”。你見過房子嗎?見過怎麼樣的房子?

  2、(出示圖片“熊哥哥”)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樹林裡發現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3、理解故事

  出示背景圖片講述邊提問:小房子的香味可能是什麼?熊哥哥為什麼不逃?(應該逃嗎?為什麼?)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為什麼還要吧蜂蜜塗在牆上呢?熊哥哥發現的房子和我們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樣嗎?講述故事,並出示圖片“熊弟弟”,提問:熊弟弟會去樹林嗎?為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4、遷移續編。可以出示圖片讓幼兒給房子塗上有香味的東西。“想想還有誰會到小房子這兒來,來了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幼兒續編故事,並給故事起名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14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會用語言自我介紹。2、學編兒歌介紹家庭成員。3、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

  【活動準備】:1、投影儀和有關圖片。2、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1、同桌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姓名、年齡和性別及家庭成員。2、統計家庭成員是3人、4人、5人的情況。3、教師利用投影或圖片,講解3人、4人、5人家庭組成情況。4、教師對照投影或圖片,幫助幼兒編兒歌:

  三口之家:我家三口人,我叫×××,爸爸×××,媽媽×××。四口之家:1)

  我家四口人,姐姐大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姐妹、爸媽)

  2)我家四口人,弟弟小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兄弟、爸媽)

  3)我家四口人,爺爺歲數大,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爺爺或奶奶爸媽我)五口之家:我家五口人,爸爸媽媽我,爺爺和奶奶,他們最愛我。(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爸媽我)

  5、幼兒學習兒歌。(1)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四口之家第一首兒歌。(2)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

  【活動延伸】:利用頭飾扮演三口、四口、五口之家,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想法開展遊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樹葉小耳朵》15

  學習目標:

  (1)在操作過程中學習運用量詞。

  (2)激發參與講述活動的興趣。

  (3)教育幼兒在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將廢舊物有效的利用起來。

  製作材料:月餅盒、紙捲筒、泡麵紙碗、卡紙、紙杯、藥瓶紙盒等。

  製作步驟:

  (1)在泡麵紙碗的外面畫磚紋,碗口向下做井。

  (2)紙捲筒做樹幹,用綠色卡紙做樹葉,貼上在樹上。

  (3)用卡紙畫猴子後剪出外形並過塑。並在猴子的背面貼上上磁鐵。

  (4)開啟紙盒,用深藍色卡紙做背景,然後將井、樹和猴子一起置於盒子裡,組合成《猴子撈月亮》的故事畫面。

  操作要求:

  低、中水平:能對這個故事感興趣,願意操作,並能愛護玩具。

  高水平:自己能獨立的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操作玩具,做到口手的統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