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級《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經典教案

初中九年級《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經典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九年級《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經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九年級《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經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道文藝復興的本質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開闢的過程。認識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闢在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過程中的作用。

  2、自主讀圖,能準確找出航海家的航海路線,練習識圖能力並體會到開闢新航路的艱辛,學習他們百折不撓、頑強抗爭的精神,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3、在小組合作探究中討論出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興起的先決條件及其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闢的異同點,知道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是多樣性與統一性的,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開發型認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文藝復興的本質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開闢的過程。

  教學難點: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興起的先決條件及其階級實質。

  教學工具

  多媒體裝置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約3分鐘)

  1、出示《蒙娜麗莎》圖片,請同學們欣賞,提問:知道這幅畫的名字嗎?

  2、解說:“畫中蒙娜麗莎的眼神溫柔、寧靜、安詳,嘴角含著微笑,無論你從什麼位置觀賞她,她都好像在微笑地看著你。因此,看到這幅畫的人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覺。

  3、提問:“你知道作者是誰嗎?

  4、達·芬奇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義大利正發生著一場變化?歐洲在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轉變中,經歷的第一場偉大的思想文化運動是什麼?

  5、心中有目標,努力就有方向。我們的學習重點是:

  欣賞圖片,思考並回答問題:《蒙娜麗莎》

  1、透過預習,你有哪些疑問?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在全班內解決。

  講解:注意一題多問的問題(1)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或者是時代特點、時代精神。(2)文藝復興的本質即也是性質。

  合作探究(約4分鐘)

  1、講解點撥(1)學習第5課時,西歐城市興起了哪些城市?(2)在古代義大利半島上有哪些國家?

  文藝復興為什麼最先在義大利興起?

  記憶知識點,識圖回答。(約6分鐘)

  1、出示圖片,讓學生回答問題。

  2、文藝復興時期,我國正處於哪一歷史時期?思想文化發展情況如何?

  3、講解後,指出有人說14——16世紀的歐洲,發現了人,發現了世界。發現了世界指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預習檢測(約4分鐘)

  1、透過預習,你有哪些疑問?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在全班內解決。

  2、補充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

  出示兩則材料,補充: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黃金成為最貴重的商品和交換手段。提問:“哥倫布的這句話,反映了歐洲人對黃金持什麼態度?

  1、新航路開闢的消極影響。

  2、讀材料,思考回答問題。

  記憶知識點,識圖回答。(約6分鐘)

  1、對照地圖,讓學生熟悉記憶航海家的航行路線。

  2、強調航海家的起始點。比較異同。

  3、對照螢幕提綱,記憶知識點。同桌相互提問。

  4、請一名學生上臺在地圖上指出各航海家的航行路線。

  合作探究(約5分鐘)

  1、早在哥倫布航海80多年前,我國就有一位航海家是世界航海的壯舉,他是誰?

  2、補充從規模、目的、影響、性質四個方面比較。

  3、補充相同點從背景和影響兩個方面比較,不同點從開始國家和性質兩個方面比較。

  總結收穫(約4分鐘)

  學生活動

  1、透過本課的學習,你得到的歷史感悟是什麼?說出來與大家共享吧!

  2、總結:認識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和新航路的開闢都是歷經磨難,經過不懈努力取得的,因此,我們要樹立敢於堅持真理,勇於開拓創新的信念。在小組內交流後,每組派一名代表談感悟。

初中九年級《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經典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文藝復興時期但丁、達o芬奇、莎士比亞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藝復興的本質。掌握哥倫布和麥哲倫開闢新航路的過程,瞭解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分析文藝復興時期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和自然科學成就,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透過對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評價,提高學生全面客觀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新航路的開闢推動了歷史發展的程序,改變了世界形勢,從而對學生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作品和科技成就都是歷經磨難,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的,從而鼓勵學生從小樹立敢於堅持真理,勇於開拓創新的信念和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文藝復興的本質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開闢的過程。

  難點: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興起的'先決條件及其階級實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展示:兩幅《最後的晚餐》

  中世紀的《最後的晚餐》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

  教師:同樣內容的一幅宗教畫,在中世紀畫家的筆下,人物姿勢、表情固定,不能隨意改變。而在達·芬奇的筆下,人物姿勢、表情各異,自然、真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創作於什麼時期?他用這樣的處理方法,想表達什麼?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本課的學習。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熟悉的名畫,對比質疑,渲染氣氛,引起學生的好奇,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教師引領,合作探究

  展示:

  材料一:中古時期,西歐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會是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上的主宰力量,教會的影響甚至滲透到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專橫的宗教統治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性,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引起廣泛的不滿。

  ——《歷史》北師大版

  材料二:14~15世紀的歐洲農業生產有了新的進步,農產品剩餘增多,對手工業產品的需求增加。為適應這種需要,在14世紀的義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興起,產生了新的社會階級——資產階級。

  教師:從上述兩則材料中,你能得到什麼資訊?

  學生:中古時期,宗教統治禁錮人們的思想,扼殺人性,引起不滿;14世紀的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新興資產階級產生。

  教師: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需要擺脫封建制度的束縛,衝破教會的桎梏,一場解放人性的鬥爭——文藝復興,在義大利首先開始了。

  (設計意圖:分析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興起的根本原因,從而突破難點。)

  一、解放人性的鬥爭——文藝復興

  教師:新興的資產階級同教會勢力鬥爭的思想武器是什麼?

  學生:人文主義。

  教師:什麼是“人文主義”呢?

  學生: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

  教師:人文主義突出人的地位,注重的是人的價值,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

  針鋒相對的指向教會所謂的忍受苦難,死後可以升入天堂的說教,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進步性,成為資產階級同教會鬥爭的思想武器,也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

  教師:資產階級是怎樣同教會展開鬥爭的呢?

  學生:新興資產階級透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起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教師:文藝復興是復古還是創新?請結合課本第59頁的動腦筋,談談對文藝復興實質的認識。

  學生:自由討論,發表看法。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文藝復興不僅僅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簡單恢復,而是以人文主義為武器,進行反封建、反教會鬥爭。它是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設計意圖:使學生領會“人文主義”的反封建實質,從而理解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展示:

  這是一次人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恩格斯

  教師:這個時代產生了哪些巨人?他們對人類文化寶庫做出了哪些貢獻?請看課本59到60頁,完成下列表格。

  展示:文藝復興時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學生:看書完成表格內容。

  (設計意圖:透過此表提高學生閱讀課文,梳理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利用圖表歸納歷史問題的方法。)

  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巨人,欣賞這些巨人的偉大作品。

  教師:但丁,文藝復興的先驅,被恩格斯稱為“舊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對在世的卜尼法斯教皇八世描述:

  你留在這裡吧,

  因為你受得刑罰是公正的,

  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於悲慘,

  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

  你們把金銀作你們的上帝,

  你們和偶像崇拜者有什麼不同?

  展示:《神曲》圖片及節選

  學生:批判教會腐敗現象。

  教師:達o芬奇,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他多才多藝,勤勉實幹,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成績,的成就是繪畫。本課的一開始我們就瞭解到他的一幅作品《最後的晚餐》,請結合所學來思考回答:達·芬奇對畫中人物姿勢、表情自然、真實的處理方法,是想表達什麼的?

  學生:揭示人性的善惡。

  展示:《蒙娜麗莎》

  教師:這幅作品,達·芬奇擺脫了宗教題材的束縛,刻畫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位女子。主人公臉上的笑容,洋溢著對真善美的渴望,是人文主義精神的真實寫照。

  教師: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擴充套件時期的一位文學巨匠。讓我們透過《哈姆雷特》來了解其作品的思想。

  展示:

  “人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哈姆雷特》

  教師:莎士比亞讚美的是什麼?體現了什麼思想?

  學生:讚美了人的價值、尊嚴和偉大。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教師:這些文藝復興巨匠的作品中反映了什麼共同思想?

  學生:人文主義思想。

  (設計意圖:透過對文藝復興巨匠作品的品讀和賞鑑,深刻體會人文主義的。)

  教師:文藝復興時期,美術、文學等領域碩果累累,那麼它給歐洲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學生: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教師:文藝復興發現了人的偉大,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歐洲人發起了向自然挑戰的遠航。

  二、挑戰自然的壯舉——新航路的開闢

  教師:為什麼要開闢新航路?

  展示:

  材料一:“君主有一大宮,其頂皆用精金為之……宮房屋地鋪金磚,以代石板。”

  ——《馬可·波羅行紀》

  材料二:“黃金是財富,誰佔有黃金,誰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 ——哥倫布

  學生:為了追求黃金、財富。

  教師:對黃金的狂熱追求成為航海家們開闢新航路的主要動力。那他們為什麼不走原來的航路而要開闢新航路呢?

  展示:《14世紀前後歐亞商路》

  教師:演示PPT,補充說明傳統的商路的必經之地——地中海,被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歐洲人希望開闢一條不經過地中海通往東方的航路。

  (設計意圖:拓展補充傳統商路的不暢,既便於學生理解開闢新航路的直接原因,又為下面理解新航路的“新”做了鋪墊。)

  教師:當時地理知識的豐富、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使他們走出歐洲成為可能。

  教師:都有哪些航海家開啟了挑戰自然的壯舉,他們的航行歷程如何?請結合下面表格,學習60到61頁相關內容。

  展示:新航路開闢簡表

  (設計意圖:再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梳理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利用圖表歸納歷史問題的方法。)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航海家的歷程。

  展示:新航路開闢路線圖

  學生:根據PPT的動畫演示,分別介紹四位航海家的航線。

  教師:總結最先開闢新航路的兩個國家,航行方向,同時強調重點把握哥倫布和麥哲倫的航線。

  教師:請觀察航海家的航線,回答新航路“新”在哪裡?

  學生:不走地中海,改走大西洋。

  (設計意圖:使用多媒體動畫,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變抽象為直觀,讓歷史在學生的眼裡和腦海裡鮮活起來。)

  教師:新航路的開闢有何影響?

  展示:《分散的世界文明》、《新航路開闢後的世界》兩幅圖片及文字材料

  學生:得出結論1: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展示:

  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市場的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歐洲各國竭力想佔有亞洲產品和美洲富源的競爭熱,殖民制度——所有這一切對打破生產的封建束縛起了重大作用。”

  ——馬克思

  學生1:在引導下得出結論2: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學生2:在引導下得出結論3:歐洲各國走上殖民掠奪的道路。

  教師:引導學生從全球視角、重要影響、消極影響三個方面總結出新航路開闢的影響。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分析材料,從材料中得出結論,培養“論從史出”的思維方法和能力)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三、現新時代的曙光——共同影響

  教師:14—16世紀的歐洲處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階段,新興資產階級為了自身的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活動,主要是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闢。請你根據前面的學習來總結一下他們的共同影響是什麼?

  學生: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教師: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闢,猶如一道道強光衝破了黑暗的中世紀,迎來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設計意圖:對比分析思考,認識其共同影響,同時回應課題。)

初中九年級《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經典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新航路開闢的原因: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西方對東方的嚮往,最早開闢新航路的兩個歐洲國家。

  2、掌握開闢新航路的過程:迪亞士進入印度洋,達·伽馬到達印度,哥倫布抵達美洲,麥哲倫及船隊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

  3、探討新航路開闢的影響: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歐洲開闢了殖民探索的道路。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列表歸納“新航路開闢過程”,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梳理知識。

  2、透過閱讀《14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圖、《新航路開闢》圖,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3、透過評價哥倫布、麥哲倫等航海家和新航路開闢影響,初步培養學生從多元史觀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欽佩歐洲航海家敢於創新和不怕困難的大無畏的精神。

  2、體驗新航路開闢對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

  學情分析

  初三的學生經過兩年的中國歷史學習,已積累了一些歷史知識,掌握了一些歷史學習的方法,對他們學習世界歷史是很有幫助的。如中古史學習了絲綢之路等內容,瞭解了傳統的中西方商路,在學習本課時與之聯絡,就容易理解新航路的路線的“新”。

  由於主課的學習壓力,學生不能對歷史、地理投入較多的精力,他們中大多數閱讀歷史地圖的能力較弱,教師在本課教學中要進行必要的指導。

  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新航路開闢的過程及影響。

  本課教學難點:評價歐洲航海家和新航路開闢的影響。

  教學過程

  活動1

  從很早的時候起,一條條陸地和海上商路就把歐亞兩洲聯絡起來,例如古代中國連線東西方商路——絲綢之路。展示《14世紀前後歐亞主要商路》,請同學說出馬可·波羅向東進發路線。東西方傳統商路以地中海東岸為中心。

  15—16世紀西歐的航海家從大西洋沿岸出發,向東或向西,向著茫無邊際的大洋深處遠航,努力尋找一條通向東方的新航路。他們前仆後繼,終於開闢了環繞地球的四通八達的海上航路。讓我們來學習大航海時代——新航路的開闢。

  活動2新航路開闢的背景

  (1)原因: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去東方追求財富

  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要求擴大國外市場,新興的資產階級很想從東方貿易中獲取更多的財富。長期以來西歐就從東方進口胡椒、肉桂等高階調味品和珠寶、絲綢等奢侈品。《馬可·波羅行紀》在歐洲流傳之後,更激起上層社會對東方的嚮往。

  (2)客觀條件

  技術的進步也促成了遠洋航行。地理知識的增加,地圖繪製的改進,地圓學說的流行,羅盤針的應用,都為遠洋航行提供了便利條件。

  (3)首先探尋新航路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新興國家,瀕臨大西洋。12世紀中期和15世紀晚期,葡萄牙、西班牙王國先後形成,它們都是中央集權的國家,有能力支援和供應遠航必備的裝備,熱衷於探尋新航路。

  活動3開闢新航路的過程

  (1)學生閱讀課本新航路開闢過程的內容和《新航路開闢圖》)

  (2)教師在黑板上先畫上世界地圖的簡圖,讓學生畫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重大地理發現(教師在投影上展示航海路線圖)

  (3)讓學生填寫《新航路開闢表》(在黑板上板書)

  (小結)新航路的含義:區別於從巴爾幹到小亞細亞的東西方商道,15—16世紀開闢的從歐洲繞過非洲或美洲由遠洋航行到達東方的商路叫做新航路。遠洋航行、東西方交通是兩個基本要素。由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因此新航路還包括歐洲通往美洲的航路。

  (4)印第安人和西印度群島的由來

  哥倫布認為歐洲和亞洲隔大西洋相望,四次到達美洲,卻認為到達印度,所以稱當地居民Indian(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的居民;稱加勒比海域的島嶼為WestIndies(西印度群島),16世紀初,義大利航海家American(亞美利哥)也航行到美洲,他認為這裡不是亞洲,而是一塊新大陸。後來這塊新大陸就以他的名字被命名為亞美利加洲,即美洲。

  (5)麥哲倫——“英雄”還是“惡魔”

  在菲律賓馬克坦島上航海家麥哲倫遇難的地方,有一座紀念亭,亭中一塊石座銅碑。

  正面碑文寫著:費爾南多·麥哲倫。1521年4月27日死於此地,他與馬克坦島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的交戰中受傷身亡,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於1521年5月1日駛離宿務港,並於1522年9月6日返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環球航海就這樣完成了。

  反面碑文寫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在這裡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們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由此,拉普拉普成為擊退歐洲人入侵的第一位菲律賓人。

  紀念碑正反面對麥哲倫持不同的評價,你同意哪一種?結合史實進行評論。

  麥哲倫是是偉大的航海家、探險家;也是歐洲殖民主義者。

  活動4新航路開闢的影響

  (1)新航路開闢以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地理大發現,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證明地圓學說的正確性;提高了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水平,新航路開闢使世界被發現了,世界從分散到統一,從地區到全球。

  商品種類增多,動植物擴散,如原產美洲的玉米、菸草、花生、西紅柿等作物開始傳入歐亞,非洲的咖啡傳到歐美。貿易範圍擴大,歐亞貿易走向全球貿易,促進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這一市場是以歐洲為中心的。

  (2)歐洲的貿易中心轉移。由原來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促進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商路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商貿中心從義大利轉移到大西洋國家,大西洋沿岸的荷蘭、英國、法國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了。

  (3)新航路的開闢也為歐洲開闢了殖民探索道路。

  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等相繼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他們大量掠奪殖民地的財富,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貧窮和落後;同時客觀上使掠奪的財富成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所以,新航路是一條殖民掠奪之路,開始了西方國家對外擴張之路;同時又是一條世界市場聯絡之路;它還是一條人類文明之路。

  活動5課堂小結

  文藝復興:反宗教神學、反封建制度——為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新航路開闢:世界走向整體資本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奠定經濟基礎

  活動6比較中西方航海

  (課堂作業)比較哥倫布的等人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麼不同?

  (從時間、規模、目的、性質、影響等方面比較,表格在投影上展示)

  活動7多元史觀評價哥倫布

  (回家作業:完成P63活動與探究第2題)對哥倫布開闢歐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評價

  (參考答案)多元史觀評價哥倫布

  (1)革命史觀:早期殖民擴張,災難屈辱落後

  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破壞和掠奪,帶來巨大的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後。

  (2)文明史觀:人類文明連結,交流碰撞發展

  (3)整體史觀(全球史觀):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世界市場雛形出現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具有劃時代意義,加強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絡,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從而推動了世界的文明程序。

  (4)現代化史觀:資本主義擴充套件,落後地區開發

  (5)社會史觀:促進物種交流,豐富人民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