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我們的玉米豐收了》教案及教學反思

中班主題《我們的玉米豐收了》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主題《我們的玉米豐收了》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玉米的多種用途。

  2.透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和豐收的喜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小籃、籮筐、護袖、帽子、電飯鍋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閉上眼睛,張開嘴巴,教師把事先剝好的熟玉米讓幼兒品嚐,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提問:“誰能告訴老師,剛才吃的是什麼?”“什麼味道?你以前吃過嗎?”(幼兒相互交流)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種下的玉米怎樣?

  3.帶幼兒去園內的玉米地。

  (1)先引導幼兒觀察玉米苞子和玉米穗子。啟發幼兒能說出有的玉米苞葉和穗子已經變黃了,是成熟了;有的玉米苞葉和穗子是綠綠的,裡面的玉米是嫩嫩的,還沒有成熟,所以還不能摘。

  (2)老師示範掰玉米,一手扶著玉米杆,一手用力往下掰。

  (3)幼兒掰玉米,教師指導。

  4.師幼坐在田頭邊休息邊討論吃玉米的好處,知道玉米是粗糧,瞭解玉米的用途。教師小結:玉米的用處很多。

  (1)可供食用。(煮玉米棒、爆玉米花、剝粒炒菜等)玉米含大量維生素和胡蘿蔔素,有健腦作用。

  (2)可供工業作用。(玉米用來釀酒、制澱粉、製糖漿、葡萄糖、塑膠、酒精等)

  (3)可用來榨油。(玉米油是一種優質食用油,有一定醫療作用)

  (4)可用作飼料。(玉米全株都可作飼料用。有“飼料大王“的稱號)同時安全教育,提醒幼兒:已黴變的玉米不能食用,裡面有許多有害物質。

  5.幼兒動手:先剝去玉米外面的苞葉,再洗乾淨,然後放進電飯鍋。

  活動延伸:

  1.一起品嚐煮熟的玉米棒,並相互談談成熟的老玉米和嫩玉米有什麼不同的味道。

  2.在已學習剝豆的基礎上,把摘下來的玉米先剝去苞衣後洗乾淨,再把玉米粒一顆一顆地剝下來放在盤字裡。

  3.把剝好的玉米粒送到廚房給阿姨做菜用。

  活動反思: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幼兒在“選玉米”—“種玉米”—“我們幫玉米除草、澆水”等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收玉米”,興致特別高,吃得也特別香。是啊,還有什麼能比收穫自己的勞動成果更值得高興的呢?幼兒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既增長了知識,又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勞動的技能,達到了“教學做合一”的目標。

  全套!最新第十一屆全國幼兒園音樂教育觀摩研討會資源(影片+教案音樂課件)大班健康活動《不許摸》微課影片+PPT課件+教案+反思(保護自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