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小動物吃點心》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小動物吃點心》含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小動物吃點心》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目標

  1、能夠透過活動認識小動物、不同的點心和車子,感知4以內的數量。

  2、能夠在活動中手口一致地數數,掌握觀察和比較事物數量的能力。

  3、能透過活動對數學、數字產生興趣,喜歡和大家一起活動,並且喜歡幫助別人,喜愛小動物。

  4、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二、活動準備

  教材、動物與點心的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圖片)

  (二)小動物吃點心

  1、師:大家看看,我們班來了哪些小動物呀?(有老鼠、兔子、烏龜、大象)

  2、師:恩,那他們分別都來了幾隻呢?

  3、師:現在小動物的肚子有點餓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忙分一下點心,你們願意幫幫它們嗎?要求一隻小動物分到一個點心,我請小朋友來分一分。(個別操作,用線連線)

  4、總結:一個小動物吃一個東西,幾個小動物吃幾個東西。

  (三)小動物去旅行

  1、師:嗯,剛才小動物們都吃到大家幫他們分的點心,吃的`好飽呀!謝謝你們!現在小動物吃飽了,它們準備去旅遊啦!因為剛才你們幫它們分點心分的很好,沒有分錯,每一個小動物都吃到了,所以,它們現在又想請你們幫它們分一下旅遊時的車子!

  2、出示材料,讓幼兒觀察上面的內容,動物的數量和車子的數量。

  3、師:現在要請小朋友來幫動物們分小車了,大家都試一試吧!想想,我們剛才是怎麼幫助小動物分點心的,那麼我們就用同樣的方法幫小動物分小車。

  4、幼兒實踐,獨自用連線的方法完成練習。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四)評價、小結

  1、評價幼兒的練習完成情況,包括完成的好的,出現錯誤的探討原因,一起分析解決。

  2、總結本次活動情況,包括幼兒表現、活動成果等。

  四、活動延伸

  嘗試五以內的數量的點數。

  教學反思

  我的教學活動是小班第一學期的數學活動《給小動物餵食》。活動目標是:

  1、在遊戲情境中學習手口一致地進行4以內的點數,並說出總數。

  2、認識常見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3、在找一找,喂一喂小動物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動物的快樂。

  本次活動以遊戲貫穿活動的始終,孩子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的被激發出來。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創沒了有趣的遊戲情境,從捉迷藏到給小動物送食物再到給小動物餵食,整個遊戲情境非常流暢、有趣。孩子在遊戲化的活動中,自然而然的學習了4以內手口一致的點數並正確地說出總數。此外,活動中游戲的使用,動物角色的選擇,都有效的激發了孩子更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使活動一步步推向xx。我認為在教學活動中,達到了教學活動的目標。

  當然,在活動中的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語言不夠簡潔,聲音有些大聲了顯得不夠親切。

  2、表揚不夠具體。如:幼兒貼對圓點數或食物後應問幼兒,他貼對了沒有?而不應該總說太好了。

  3、由於緊張,語速稍快了點。對幼兒的照顧也不是那麼周全。

  4、活動的設計如果能在後面加一個吃的環節,效果會更加好。

  回顧準備這一次公開課的經歷,我感覺收穫很大。對幼兒教學有了一些更深的體會,對課堂的駕馭有了更多的體驗,對一些看似傳統的教法也有了新的認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