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生氣和快樂》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生氣和快樂》含反思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生氣和快樂》含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知道人的情緒常常是透過表情反映出來的,初步懂得高興與生氣兩種情緒的正確表達方式。

  2、初步學習關心別人情緒,並樂意幫助別人。

  3、懂得高興愉快的情緒有利於身心健康。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哭、笑、生氣的表情圖各一張、生氣後三種不良表現的圖片各一張(大哭大鬧、亂仍玩具、打別人)。

  活動過程:

  (一)初步瞭解人的情緒常常是透過表情表現出來的。

  1、觀察笑與哭兩張表情圖。請幼兒比較兩種表情的不同,並做一做兩種表情。

  2、根據兩張表情圖,讓幼兒猜猜他們可能有什麼高興、快樂的事或有什麼生氣、傷心的事?

  (二)體驗快樂情緒。

  1、交流:你有過哪些高興或快樂的事?講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2、集體表演《幸福拍手歌》

  (三)初步瞭解生氣、傷心情緒的.正確表達方式。

  1、你有過生氣或傷心的事嗎?後來是怎麼辦的?

  2、分別出示三幅圖:一幼兒生氣後滾在地上大哭大鬧、將玩具撒滿一地、打別人。

  引導幼兒討論:他們生氣後做了什麼事?對不對?為什麼?應該怎樣做?

  3、討論:自己(或別人)有了生氣、傷心的事,怎樣使自己(或別人)高興快樂起來?

  4、設定問題(出示一張"哭"的表情圖):怎樣使他快樂起來?

  (1)某小朋友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傷心的哭。

  (2)某小朋友給別人欺侮了,心裡很生氣。

  (3)某小朋友和媽媽在街上走散,在傷心的哭。

  小結:人在生氣傷心時可以哭、可以找好朋友講講、可以告訴大人等,只有經常高高興興身體才會健康。

  (四)初步理解情緒的相互感染性,教育幼兒不為一點小事生氣、傷心。

  1、講故事:《生氣大院和快樂大院》

  (1)勇勇為什麼會生氣?生氣後他做了什麼?小動物為什麼都生氣了?

  (2)什麼事使勇勇又高興了?他又做了什麼?

  2、小結:生氣和高興都很奇怪,一個生氣了,大家會跟著生氣,一個人高興了,大家都會高興。因此不要為一點小事生氣、傷心,只有天天快樂,身體才健康。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語言區提供圖片讓幼兒續編故事《生氣大院和快樂大院》集體表演《拉拉勾》。

  2、遊戲活動:表演區提供音樂《拉拉勾》。

  3、家園共育:在生活中注意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教育幼兒不為小事發脾氣。

  教學反思:

  讓孩子們知道: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過生氣的情緒,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變的。既然不能避免和改變,我們就要面對,解決,而且用科學的,積極的方法解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