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孫悟空》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孫悟空》含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孫悟空》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背景:

  《西遊記》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又非常喜愛的動畫片。尤其是“孫悟空”這一角色更是幼兒再喜歡不過的藝術形象了,孩子們在平時的交談中話題總是不離“孫悟空”,有幾個頑皮的男孩還經常學孫悟空的樣子,這給了我一個啟示:何不用幼兒熟悉的“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進行教育活動呢?透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孩子們瞭解了《西遊記》中人物的形象和精神所在,更使孩子們從多種學科中增長了認知能力,例如:數學中的動物歸類,數學中的幾何圖形歸類和十以內的加減法,學看標記識路,運動中的跳、爬、鑽等。又培養了孩子們勇敢探索不怕困難的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這些活動對幼兒來說都是很有誘惑力的,都很感興趣、積極性非常高漲。為了滿足幼兒的表現慾望,開拓幼兒的視野,同時力求提升和拓展主題活動,我們便設計生成了以體育遊戲為主的主題性遊戲《孫悟空》。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化妝活動,提高幼兒表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能力。

  2、透過創設情景活動,讓幼兒親自去探索,能有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透過遊戲發展幼兒身體的靈敏性,柔韌性和協調性,讓幼兒體驗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相互協商合作的能力。

  5、引導幼兒講述戰勝困難的經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動畫片《西遊記》片段,幼兒自制的緊箍棒(人手一根)。

  2、化裝所需的各種材料。

  3、歌曲磁帶《猴哥》,師自編一套金箍棒操。

  4、幼兒已玩過闖盤絲洞等的遊戲,並已設定過通天河、盤絲洞、遊戲場景。

  5、多功能滑梯、木馬、鑽魚等

  6、各條路的標記地圖人手一張,10以內的.加減法題目、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動畫片《西遊記》片段,激發幼兒學做孫悟空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讓你們看一段動畫片。”(播放《西遊記》的片段)

  師:你們最喜歡動畫片中的誰?為什麼?

  幼:孫悟空,因為他勇敢、不怕困難、聰明。

  幼:孫悟空,因為他聰明、本領大

  師(另一位老師打扮成孫悟空):俺孫悟空來也。

  師:我先來考考你們:我的老家在哪裡?我的兵器是什麼?

  幼:花果山、金箍棒

  師:你們真聰明!今天我到大(2)班來收徒弟,看誰既聰明又勇敢,就收他當我的徒弟,把他帶到花果山,跟我學七十二變的本領。你們想不想跟孫悟空學本領呀?

  幼:想

  2、裝扮自己

  師:請小朋友先把自己打扮成孫悟空。

  幼兒化妝相互合作(用各種材料打扮成自己)。

  師:武器沒有怎麼辦?讓我變出許多金箍棒(平時活動中幼兒自制的)來。

  3、集體操:金箍棒操

  師:小朋友來跟我練一套金箍棒操。

  (播放歌曲《猴哥》)幼兒學做金箍棒操。

  4、帶著徒弟回花果山

  師(孫悟空):徒兒們,準備跟我回花果山吧,可是花果山在那裡,該怎麼走呢?(啟發幼兒思考)

  師:我用毫毛來變地圖給你們,它會指引你們來花果山的,只要你們能按地圖上的標記尋找道路就能找到花果山。不過在通往花果山的路上,你們會碰到各種不同的困難,你們怕不怕?只要你們肯動腦筋,就一定能到達花果山,現在,我已把標記地圖變到你們的椅子底下了。

  師(孫悟空):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地圖。

  孫悟空與徒兒們一起尋找地圖,教師出示找到的大地圖告訴幼兒,去花果山有三條路,(1)數學題迷宮路;(2)動物標記路;(3)幾何圖形標記路小朋友手裡的小地圖的道路只有一條。(4——5人相同)

  師(孫悟空):先看清地圖上是什麼標記的道路,然後找和自己相同路線的同伴結為一組,徒兒們你們要看懂在地圖上該走哪條路,一起去找。

  (讓幼兒互相幫助結伴而行)

  每條路上至少設有3個障礙物,如:跳過小溝,爬山,鑽山洞,走獨木橋,穿越大森林、遇到老虎、走過迷宮等等。讓幼兒在錯綜的三條路中邊看標記邊走、邊戰勝困難、邊尋找花果山。

  師(孫悟空):徒兒們,你們戰勝了許多困難,是一群既聰明又勇敢的孩子,我非常喜歡你們。

  5、西天取經。

  ⑴、交代任務

  師(另一位老師扮成觀音菩薩):請孫悟空和徒弟們一起去西天取經,你們願意嗎?

  幼:願意

  師(觀音菩薩):要想取得真經,你們還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困難,你們怕不怕?要取回真經必須經過火焰山,通天河,盤絲洞,歷盡千辛萬苦,只要你們能戰勝困難,就能取回真經。那時,我一定在那迎接你們,小朋友一會兒見。

  師(孫悟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手中的金箍棒,想辦法,戰勝它。好,出發!

  ⑵、火焰山

  師:徒兒們,火焰山到了。哎呀,火焰山的火真旺呀,我們怎麼才能進去呢?

  幼:幼兒們討論〈最後商量為架索道)。

  師:好,讓我們動手架索道。

  (幼兒用紙棍連成一條索道)

  師:索道架好了,我們過火焰山吧。

  師:你們過了火焰山,是一群勇敢的孩子。

  ⑶、盤絲洞

  師:現在到了盤絲洞,盤絲洞裡有妖怪嗎?

  幼:有蜘蛛精

  師:你們怕不怕?你們怎樣戰勝它

  幼:不怕,我們可以用金箍棒打死蜘蛛精!

  師:徒兒們,開始進盤絲洞了!

  (幼兒鑽洞,並用金箍棒打“蜘蛛精”)

  ⑷、通天河

  師:孩子們你們看前面就是通天河了,通天河浪急、河寬。可以有什麼辦法過河呢?

  (幼兒商量)引導幼兒用架橋,劃獨木橋,劃大船的方法過河。

  6、取得真經(觀音由老師扮演,在山門口迎接)

  師(觀音菩薩):你們本領真大!累了吧?,能不能告訴我你們是怎麼走過來的?路上遇到什麼困難呀?你們是怎麼克服和解決的?

  (幼兒自由講述)

  7、結束活動

  師(觀音菩薩):你們真勇敢,為了獎勵你們,我決定送你們每人一個小貼畫。

  變出各種貼畫,分別獎給孫悟空和他的徒兒們。

  師(孫悟空):徒兒們我們已經順利的完成任務,我也要獎勵你們,走跟我回花果山,我請你們吃鮮桃。

  播放音樂《猴哥》回花果山,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完整、最精彩,也是最成功的長篇神話小說,其中孫悟空的角色是非常令孩子們崇拜的。在設計這個主題性遊戲時我以“孫悟空收徒”,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逐步過渡到看地圖“尋找花果山”,然後深入到“西天取經”的故事情節,給幼兒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因此孩子參與這個遊戲的積極性非常高漲,連平時不太聲響的幼兒也活躍起來了,幼兒在這個活動中大展拳腳,不僅提高了他們動手的能力、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讓他們更進一步瞭解了“孫悟空”這一形象的精神所在。整個活動透過熟悉而有趣的故事情節,帶領幼兒做運動,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幼兒的跳、爬、鑽、平衡等能力都得到發展,同時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合作意識及勇敢的品質,較好的達到活動目的。

  總之,這樣的主題性遊戲教學模式,使我們的老師跟幼兒的距離拉的更近了真正成為他們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整個活動師生之間互動性強,幼兒與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積極合作,充分體現了他們的自主性。活動中孩子們是快樂的、自然的。

  不足之處:

  1、金箍棒的玩法在架索道這一環節有點欠強。

  2、遊戲的難度還要加強(如走平衡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