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奇妙的伴奏》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奇妙的伴奏》含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奇妙的伴奏》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設想】

  音樂活動:節奏朗誦《我愛祖國的臺灣島》中,我把自己的電子琴帶到課堂上,為幼兒也準備了各縱隔樣的打擊樂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興趣非常濃厚,氣氛很好,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孩子們對奇妙的樂器充滿了好奇,所以我希望透過這個音樂活動來讓幼兒學習節奏演奏,讓幼兒學會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有趣的樂器來演奏。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受力和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核心】

  1、讓幼兒學會基本的擊拍方法和強弱變化,能聽節奏變換。

  2、幼兒能自己動手動腦製作或尋找伴奏樂器。

  【活動準備】

  電子琴1臺,打擊樂器1套,各種瓶罐,沙子,石頭,種子,水,筷子等等供幼兒操作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律動進活動室,創設活動情境。

  二、練習擊拍。

  1、練習基本的擊拍方法,並注意強弱變化。

  2、聽教師的節奏擊拍。

  三、幼兒練習用各種方式為歌曲伴奏。

  1、教師用電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兩遍,第一遍帶伴奏,第二遍不帶伴奏,請幼兒聽。提問:那一遍好聽?為什麼?如果要你來為一首歌曲伴奏,你會用什麼方法?

  2、引導幼兒試著用身體的某些部位發出聲音,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腳,彈舌頭等,並試著用這些方式為歌曲伴奏。

  3、請幼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教師為幼兒提供各種廢舊材料,幼兒自己從中發現或尋找製作能發出聲響的物品,作成伴奏樂器。

  1、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情況。

  2、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伴奏器具為歌曲伴奏。

  五、總結,結束。

  【活動延伸】

  開闢新的區角“小小音樂會”(音樂角)

  活動反思:

  為了激發孩子的活動熱情,老師啟發幼兒大膽地表達內心感受,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讓孩子們與同伴一起尋找客人老師的遊戲,是孩子們盡情分享、交流的時刻,滿足了幼兒與老師近距離接觸的心理需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