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有絲分裂,而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抽象的、微觀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藉助多媒體課件先是播放完整的有絲分裂影片,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然後逐步演示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讓學生根據教材和課件自行總結歸納各個時期的特點,然後筆者再對學生的歸納進行評講,並做完整的歸納。這樣即加深了學生對各個時期的特點認識,也提高了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描述的能力,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單個時期播放和完整的影片播放,很好地讓學生感受了細胞分裂過程的動態性和連續性。而黑板板圖的應用又克服了多媒體手段轉瞬即逝的弊端,比較好地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隨後,筆者也播放了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並製作一個表格展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異同,讓學生根據所看到的影片,對照植物有絲分裂填表。透過對錶格的評講,再一次加深了學生相關的知識。

  本節內容包括後面的描繪dna和染色體變化曲線圖中,筆者一直強調整、注重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探討,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學不再是從知識到知識,而是變成學生從自我的經驗出發,藉助交流等方式,實現知識的構建。這樣的課堂重視了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倡導了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透過聯絡實際,講練結合,使學生順利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符合新課標理念和課改精神。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的很多的不足,如在講模擬實驗時,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總結與歸納,如何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還是略顯生澀。再講解有絲分裂分裂期的各個時期時,對學生的引導還不是很嫻熟。以後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2

  今天在xx二中上了一節高三一輪複習課《細胞的增殖》。本節課在高考中考查的頻率不高,但其中的有絲分裂內容是學習減數分裂的基礎,而減數分裂又是學習遺傳變異的基礎,所以本節課在高中生物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學內容包括

  1、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2、細胞增殖的週期性。

  3、有絲分裂過程。

  4、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考慮到一節課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本節課我只複習第2、3點內容。該部分內容的重點內容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細胞增殖的週期性和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我先複習細胞週期的概念,對哪些細胞具有細胞週期、細胞週期的起始點利用圖解進行了解讀與分析,再分析了細胞週期的幾種表達方式:扇形圖、直線圖、曲線圖和柱形圖。接下來,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引導學生分析有絲分裂幾個時期的染色體行為變化過程:

  1、利用有絲分裂完整的分裂過程圖,引導學生看書歸納各個時期的變化。

  2、利用間期染色體的複製結果先做了一個畫圖演示、並分析了染色體、DNA、單體的數量判斷方法。

  3、接著我佈置了一個任務,以一個細胞有4條染色體為例,讓學生畫細胞分裂過程。

  4、進行變式,一個細胞有2N個染色體為例,染色體、DNA、單體的數量變化。

  5、畫曲線圖。這樣,透過多種模型的建構,目的是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有絲分裂的過程。接著,我用一個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動畫,引導學生分析對比歸納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最後,進行課題練習。

  一節課下來,我基本完成了教學內容,但對應的練習沒有完成,特別是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題目一題都沒有練上。透過課後的評課,我得到了很好的教學建議:課堂時間有限,對應的核心練習必須要及時,必須要有針對性。

  這節課也暴露了我很多的問題與不足:

  1、生物學素養不夠嚴謹。如畫細胞分裂影象時間期沒有畫核仁、末期沒有畫核膜、沒注意動植物細胞的區別。

  2、對某些非重點內容耗時過長。如細胞週期、連續增殖或永不增殖細胞等內容。

  3、課堂走動範圍侷限,沒有注意到後排學生的練習錯誤。

  4、練習題型的設定注意與新高考接軌,不設多選題。

  5、存在知識性錯誤。對著絲點的分裂,我講成了由於紡錘絲的牽引。

  所以這次上課真的反映出我了我很多的問題,隨著教學時間的增加,我對生物學知識和教學技巧的研究已經逐漸放鬆,這一點透過這次上課真的給我很大的觸動。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3

  《細胞的增殖》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有探究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有絲分裂的過程及各時期的特點尤其是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特點,還有動植物有絲分裂過程的比較和無絲分裂過程,內容比較多。我透過生物體有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引出組成生物體的細胞也要經歷這樣的生命歷程,引出章課題,而細胞的“生”就是細胞增殖,引入本節的學習。之後再透過創設情境:單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簡單,所以一個細胞就可完成,而多細胞生物生命活動複雜需多個細胞配合完成,那麼能不能只用一個細胞透過無限長大來完成複雜的生命活動呢?

  我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利用課件展示了模擬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並引導學生分析結果得出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再透過提問讓學生明白細胞增殖的意義,找出細胞增殖的方式,進入真核生物細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絲分裂的學習。這個環節我讓學生代表拿著我準備的染色體模型邊在黑板上講解邊演示染色體的變化,與此同時其他同學邊聽邊找她的錯誤,講完之後同學們紛紛發言,找出了很多不足,還有的同學提出來他在自學時的困惑,然後我組織學生透過討論糾錯並釋疑;再後來我透過課件重點強調了對細胞週期的概念的理解,動畫演示了植物和動物的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以及無絲分裂的過程,使學生直觀的感受細胞分裂的過程特點,並強調了動植物有絲分裂的不同。最後讓學生獨自完成細胞各期的示意圖的繪畫,只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沒來的及展示學生的畫圖結果。我根據《細胞增殖》一節的授課情況進行分析並總結如下:

  一、教師是教學的主導

  整體來說本節課在教學實踐中取得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我在教學設計中根據教學過程中各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不同,精心設計了多種師生互動模式: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自學,展示成果;學生觀察動畫展示,描述特點;教師講述等,使課堂形式多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整個教學環節上教師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釋疑者的作用。另外,我適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評價,更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生透過導學案的完成和教師的引導,或回答問題、或思考討論、或上講臺講解、或動手畫圖,將

  課堂交給學生,課堂效率很高。尤其在學生展示環節中,一個知識點的說法錯誤、教具使用的錯誤都可以引來很多學生的質疑、討論,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一目瞭然,。由此說明學生在課前的預習,小組合作完成導學案的環節中實施的很好。

  三、成功的課件設計

  由於本節課教學內容十分抽象、微觀,學生學起來覺得比較困難。因此,我很注重課程資源的選擇、整合和最佳化,設計了一個較成功的課件。尤其是透過課件演示動植物的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很好地讓學生感受到了細胞分裂過程的動態性和連續性,較好地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從而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使新知識有效地整合進學生原有的知識網路中,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發展和鞏固。

  四、存在的不足

  1、由於課時的限制和實驗條件的不足不能讓學生動手做探究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模擬實驗,效果不是太好。

  2、學案的設計不夠完善,比如沒有設定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之間關係的問題,在自學中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這將在下一個課時學習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時有了困難。

  3、有些學生在展示環節中或回答問題時習慣於從書上讀,缺乏自己的加工。 4、學生的畫圖結果因時間的關係沒有展示並糾錯,只能留在下一課時完成了。

  總之,本節課基本上是一節能體現課改理念、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能力培養的生物課。但學案設計還需激發全組成員的智慧對教材進一步的挖掘整合設計一些有深度的問題,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4

  名詞:

  1、染色質:在細胞核中分佈著一些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這些物質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在細胞x間期,這些物質成為細長的絲,交織成網狀,這些絲狀物質就是染色質。

  2、染色體:在細胞x期,細胞核內長絲狀的染色質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就形成了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見的染色體。

  3、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在細胞有絲x(包括減數x)的間期進行自我複製,形成由一個著絲點連線著的兩條完全相同的染色單體。(若著絲點x,則就各自成為一條染色體了)。每條姐妹染色單體含1個DNA,每個DNA一般含有2條脫氧核苷酸鏈。

  4、有絲x:大多數植物和動物的體細胞,以有絲x的方式增加數目。有絲x是細胞x的主要方式。親代細胞的染色體複製一次,細胞x兩次。

  5、細胞週期:連續x的細胞,從一次x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x完成時為止,這是一個細胞週期。一個細胞週期包括兩個階段:x間期和x期。x間期:從細胞在一次x結束之後到下一次x之前,叫x間期。x期:在x間期結束之後,就進入x期。x間期的時間比x期長。

  6、紡錘體:是在有絲x中期細胞質中出現的結構,它和染色體的運動有密切關係。

  7、赤道板:細胞有絲x中期,染色體的著絲粒準確地排列在紡錘體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無絲x:x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的變化。例如,蛙的紅細胞。

  公式:

  1)染色體的數目=著絲點的數目。2)DNA數目的計算分兩種情況:

  ①當染色體不含姐妹染色單體時,一個染色體上只含有一個DNA分子;

  ②當染色體含有姐妹染色單體時,一個染色體上含有兩個DNA分子。

  語句:

  1、染色質、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的關係:第一,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細胞中的兩種不同形態。第二,染色單體是染色體經過複製(染色體數量並沒有增加)後仍連線在同一個著點的兩個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當著絲點x後,兩染色單體就成為獨立的染色體(姐妹染色體)。

  2、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分子數的關係和變化規律: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以染色體著絲點的數目來確定的,無論一個著絲點上是否含有染色單體。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染色體上含有一個DNA分子,但當染色體(染色質)複製後且兩染色單體仍連在同一著絲點上時,每個染色體上則含有兩個DNA分子。

  3、植物細胞有絲x過程:

  (1)x間期:完成DNA分子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結果:每個染色體都形成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呈染色質形態。

  (2)細胞x期:

  A、x前期:

  ①出現染色體、出現紡錘體

  ②核膜、核仁消失;記憶口訣:膜仁消失兩體現(說明是染色體出現和紡錘體形成)

  B、x中期:

  ①所有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在x中期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清晰,觀察染色體形態數目的時期;記憶口訣:著絲點在赤道板。

  C、x後期:

  ①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並分別向兩極移動

  ②染色單體消失,染色體數目加倍;記憶口訣:著絲點裂體平分。

  D、x末期:

  ①染色體變成染色質,紡錘體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現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現細胞板。記憶口訣:膜仁重現新壁成。

  4、動、植物細胞有絲x的異同:

  ①相同點是染色體的行為特徵相同,染色體複製後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②區別:前期(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細胞由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動物細胞由細胞的兩組中心粒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末期(細胞質的x方式不同):植物細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現細胞板形成細胞壁將細胞質x為二;動物細胞:細胞膜從中部向內凹陷將細胞質縊裂為二。

  5、DNA分子數目的加倍在間期,數目的恢復在末期;染色體數目的加倍在後期,數目的恢復在末期;染色單體的產生在間期,出現在前期,消失在後期。

  6、有絲x中染色體、DNA分子數各期的變化:

  ①染色體(後期暫時加倍):間期2N,前期2N,中期2N,後期4N,末期2N;

  ②染色單體(染色體複製後,著絲點x前才有):間期0-4N,前期4N,中期4N,後期0,末期0。

  ③DNA數目(染色體複製後加倍,x後恢復):間期2a-4a,前期4a,中期4a,後期4a,末期2a;

  ④同源染色體(對)(後期暫時加倍):間期N前期N中期N後期2N末期N。

  7、細胞以x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細胞有絲x的重要意義(特徵),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製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5

  “細胞增殖”第一課時主要有兩個學習目標:說出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具有周期性;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說出細胞各時期的主要特徵。針對這兩個學習目標,設定了三個供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如何識別細胞週期的示意圖和正確判斷完整的細胞週期?以動物細胞為例,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主要特徵是什麼?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和dna數目的變化規律如何?

  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透過閱讀教材,針對第一個問題的.討論、展示比較成功,達成了學習目標;但是在第二個問題的展示中,學生基本上是照著課本念出了各時期的特徵,並且對一些新名詞存在很多疑問;而在第三個問題的展示中,所繪製的曲線完全是數學意義上的曲線,而非具有生物學意義的曲線。

  從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和效果來看,有限的課堂成為了人人參與、個個探究的無限空間,很多學生已經能初步發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到合作、思考和探究中,並且能獲得了一定的語言概括和總結能力;大部分學生也培養了一定的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當本組同學回答不夠全面時,能夠積極地進行補充和完善,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展示過程中,相當多的學生還學會了與人交往,學會了欣賞別人,不吝嗇於對同學的肯定和讚揚,同時也在其他同學的讚賞和鼓勵中獲得了成功感,建立了自信心,從而能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到日後的學習中。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6

  本節課中優點:

  1、課程資源的選擇、整合和最佳化,讓學生感受到細胞分裂的動態性和連續性。

  2、把課堂還給學生,重點知識讓學生多觀察圖片嘗試描述特點後教師再引導學生注意被忽略的知識。

  尚存不足之處:

  教學容量過大,對教學難點的處理不夠深入。另外教師的引導還需進一步改進。

《細胞的增殖》教學反思7

  滴刮塗蓋染。再透過實驗觀察,完成過程式教學的全過程。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把"還學生以主體地位"真正落實在生物教學中。學生在這種過程式學習過程中,既學到了生物科學知識,學會了基本技能,又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科學精神。優點:知識目標明確,教學過程簡潔。不足:1、正確理解教材體現不夠突出,教學目標中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價值目標有體現但不夠明確2、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效追問,以達到強化目的。二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大膽質疑解疑。例如:動物細胞為什麼沒有細胞壁?討論的形式靈活多樣,同桌互幫、小組研討,為學生充分表現、合作、競爭搭建舞臺,使學生思維碰撞,閃現思維火花,激發表現欲,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在作業的設計佈置上,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興趣,針對課的特點,讓作業開放性,拓展性的作業可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同時也為課堂所學的知識能更好地運用於實際做了很好的遷移。有限的課堂需要我們教師深究教學目標、吃透教材、借用網路,圖書合理運用課堂探究教學來激發學生無限的潛能,發揮出生物課堂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課堂教學設計體現以學生的發

  展為本的精神和"根植生活,讓生物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鮮活起來"的理念。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問題的解決,都有意識地營造一個較為自由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地去觀察、分析、發現,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本節課中我對課堂的時間的安排考慮不全面,時間分配不當,對課堂上學生的提問層次估計不足,以至於回答時沒有顧及學生的感受。三關於請學生站著操作,一方面,初一的學生個子本身比較矮,站著操作比較方便,另一方面,根據站著的人數,教師可以及時瞭解全班已經成功完成觀察的學生人數,更好地掌握上課的進度。當然,這個階段不能時間太長。雖然已經學習過使用顯微鏡的有關內容,也親自操作過顯微鏡,但由於遺忘和不熟練,學生在觀察時常常遇到各種困難,因此,實驗報告的作用在這裡尤其突出。它的使用便於學生條文清晰地發現自己實驗中的問題所在,也便於教師、其他成功學生的指導和幫助,而教師、成功學生的鼓勵、幫助、學生之間的合作對全體學生都順利完成實驗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課後把該實驗報告上交,可以很好地讓老師瞭解所有學生的掌握情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