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對稱性》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對稱性》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在圓內的相關概念以及按要求畫圓,在起初的教學設計上我主要分成3塊,第一層是認識圓,透過說說生活中的圓,到自己創作一個圓,最後總結出圓這種圖形的最大特性就是曲線圖形。第二層是,透過教師介紹,瞭解圓內的相關概念,半徑和直徑,然後透過畫圓感受半徑和直徑的關係,最後瞭解圓的`其他特性,如:對稱性等。

  但上下來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最後的探索圓的特性沒有時間上,第二學生對於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並沒有很深的感悟,第三,學生動手操作上還有許多的問題。針對這三方面,在徵求師傅意見後,我又重新修改了教案。

  一、。可以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學生很自然的說出是圓。接著生活實際引入,並在進行新知的探究活動中密切聯絡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圓形的物體,課前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圓形的物體。提出問題: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圓和我們以前研究過的平面圖形比一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讓學生先獨立思考,讓後交流後彙報。學生的第一感受是圓沒有角,這樣的感知讓學生摸的時候就很容易體會,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實際上只要最後總結出圓的線條不是直的而是彎的,那麼,老師就可以總結出圓是曲線圖形。接下來讓學生自己創作圓,只要學生有一種即可,讓後讓學生介紹。有些學生畫出的圓不是很標準,那麼老師就可以自然過度到,下一部分畫圓的最一般工具是圓規。

  二、然後介紹圓內的相關概念,介紹完半徑和直徑後,可讓學生完成練一練的第一小題,判斷哪條是直徑哪條是半徑?並量出他們的長度,你發現什麼?判斷可以同桌相互說,量完後可以讓學生思考你發現什麼?在這道題中,學生會發現在同一個圓內,直徑是半徑的兩倍。這樣學生有自身的感知後,再得出直徑和半徑的關係才足夠深刻,然後出示兩道畫圖題:1、畫一個半徑為3釐米的圓,2、畫一個直徑為3釐米的圓。再讓學生在畫圓中感知,直徑和半徑的關係,同時指出,圓規兩腳間的舉例是圓的半徑。

  三、最後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對圓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包括對稱軸,以及回到生活中的事例,如:學校要建一個圓形的水池,沒有這麼大的圓規怎麼辦?等等。

  善於思考和發現比較才有收穫,就和圓一樣,只有始終如一,才能把事情做完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