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結構》教學反思範文

《DNA分子的結構》教學反思範文

  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要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採取多種教學形式,重視“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使學生達成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調一致。

  基於這個理念,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並沒有按照教材中的順序:先介紹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的研究歷程,再概述DNA分子結構的特點,最後讓學生動手嘗試建構DNA雙螺旋結構,加深對DNA分子結構特點的理解。而是讓學生先帶著問題了解DNA雙螺旋模型構建的`過程,接下來透過模擬構建DNA雙螺旋結構,逐步探究如何構建脫氧核苷酸、單鏈、平面雙鏈、立體空間結構,從而一步一步地構建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透過探究構建模型的過程,學生就會自然地瞭解DNA雙螺旋結構的基本內容,同時還體驗了科學家的研究歷程,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善於捕獲分析資訊和嚴謹的思維品質及持之以恆的科研精神。然後以構建好的DNA模型為依託,讓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分析模型、主動探究得出DNA結構的有關知識,再由學生總結出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由於考慮到這個模型可以很好的解答遺傳資訊多樣性,所以讓學生比較不同組構建的DNA模型,分析探究得出DNA分子多樣性的原因。最後讓學生對本節課進行小結。

  在此基礎上一步步構建DNA分子的結構模型,學生主要以探究的思想針對DNA進行模型構建,同時教師用問題加以引導,讓學生一步步構建出模型,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順利達到本節的教學目標:

  1、概述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2、製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

  3、討論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歷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