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通用5篇)

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1

  《小青蛙》是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內容,它是一首兒歌形式的字族文識字,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課文中“清、情、請、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體字“青”作為聲旁的形聲字,充分展示了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同時體現了漢字的趣味性,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為此,我設計本課時本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採用歸類識字、組詞識字、隨文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講完課我感受頗深,反思如下:

  一、激趣匯入,已猜謎語的形式進入文中

  上課前與學生進行談話並引出謎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緊接著我又讓學生觀察,並說出你發現了什麼?之後我總結書寫方法,並讓學生書寫而後再讓學生來評價,來鼓勵學生愛上寫字。

  二、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記“青”字家族的生字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自讀兒歌圈出文中帶有“青”的生字。

  2.出示這些字:“清、情、請、晴、睛”,引導學生認讀,後隨文進行識記這些字的意思引導學生觀察,找出異同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初步識記;再引導學生透過各種的方法加強鞏固。如:讀文中的句子隨文識記,聯絡句子的意思識記,組個詞再造個句識記,初步讓學生明白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此時如果我能及時引導學生給生字作自我介紹去識記,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點水,照老師這樣把生字介紹給同桌聽,用不同方法反覆與這些字打交道,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三、遊戲鞏固檢測生字

  採用挑戰過關(認讀生字)如:送字寶寶回家、編問答歌,同時本課我先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用“遊戲”加以檢測,更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動力和興趣。此時如果我能讓學生到黑板上操作,相信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動手環節,同時創設了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四、反思中改進

  1、教學思路還需進一步規劃明確,教學設計需進一步完善。如:在講述青的好朋友時,我若能採用“自我介紹”的遊戲及時引導學生給生字作自我介紹去識記,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點水,照老師這樣把生字介紹給同桌聽,用不同方法反覆與這些字打交道,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2、對文字解讀不夠深入,備課沒有精備,沒有充分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只一味想著讓課堂有趣,一味追求多樣化遊戲來吸引學生,使課堂變得空洞。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認真備課,做到不僅備教材還更要備學生,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明確理清教學思路,課堂上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力求讓自己儘快進入優秀教師的行列。

  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2

  《小青蛙》課文有兩個自然段,第一段是說小青蛙一會兒在水中游泳,一會兒在田裡跳來跳去。第二段是說小青蛙白天忙著捉害蟲,夜裡呱呱地叫著,唱著。根據智力落後學生學習能力較差,過多的內容學生接受不了並容易導致資訊的堆積和干擾。所以我在講析時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分段講解分析,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課文。下面重點講講第二課時,課文第二段的講解和分析中課堂的幾點做法和理論依據。

  一、教學活動中注重置學生於課文情境中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小青蛙》的教學過程中我十分重視學生的情景體驗感受。利用多媒體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的形式,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瞭解小青蛙的特點及生活習性,為學生理解課文做了兩好的鋪墊。同時,利用flash動畫再現了小青蛙在水中和田裡兩個家的生活情景,讓學生置身於課文情景中去感悟和體會小青蛙的自由和快樂,再讓學生帶著自由快樂的心情進入到老師創設的音樂情境中進行表演加深快樂體驗,把學生的這種快樂自由的體驗和心情推向高潮,然後再一次讓學生朗讀文字,這時學生的朗讀進入了更深的層次。這種情境體驗和感悟到的比老師單純的口頭講解帶給學生的更深刻更具體,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也更全面和到位。

  二、注重趣味性和個體差異性

  要我學和我要學是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在《小青蛙》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讓學生達到後者的心理需求。所以整堂課以“趣”字貫穿始終。先以請客人的形式趣味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在摘下生字果的遊戲中複習生字詞,變枯燥的生字複習為生動活潑的摘果子游戲,讓學生在玩中識字學詞,讓學生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然後激趣讀文,深入文字體驗快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我向學生丟擲了以下幾個問題:

  1.你們有幾個家?小青蛙有幾個家?在哪裡?

  2.小青蛙在家裡會幹什麼等問題來激起學生主動讀文的慾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也是個體。特別是智力落後孩子,因其智力水平不同,干預訓練介入的早晚等等,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也各不相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缺陷,多元智慧理論提倡教學的多樣化原則、人人成功原則、個性化原則,讓智障孩子自由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可以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提高自信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當中進行學科整合,讓學生“多種才藝話理解”:唱歌、讀課文、畫畫、學青蛙叫或青蛙跳等,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自由選擇一種來送給小青蛙,發揮所長進行個別指導。

  三、注重學法的指導和培養

  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我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僅為了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注重的是學法的指導。智障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都比較差,我讓學生帶著:“小青蛙有幾個家?”等問題讀課文,在文中找答案,教他們要學會帶著問題有目的的讀課文,同時讀的時候找出每句話的重點字詞如“兩個、游來游去、跳來跳去”等等來理解課文,把握課文重點,並透過課文配的插圖或課件來幫助學習理解課文,教給他們如何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反思中改進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文字挖截的深度不夠,拓展不夠,如重點詞語“游來游去”可以讓學生模仿次形式說詞語,同時朗讀的量不夠,可加強朗讀的訓練和指導,作為新教師對文字的解讀和把握畢竟比較粗淺還有待進一步的學習和提高。

  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3

  託班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往往以具體形象為主,一些鮮明的畫面,可愛的動物形象都會提高他們的注意力。

  本次活動為託班語言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熟悉《小青蛙》這首兒歌,並能跟著兒歌進行動作表演,讓他們在玩玩、動動中獲得樂趣。 在這節課過程中,我將兒歌中的內容畫成了圖畫,並編成了故事,孩子們對圖畫的形象特別感興趣,在講述故事中讓幼兒學習兒歌中的句式,幼兒的興致非常高,有的幼兒不由自主地跟我邊做動作邊學念兒歌,我認為這樣充分調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

  在這首兒歌中主要是教幼兒學說:“小青蛙,呱呱呱,蹲在荷葉下,鼓眼睛,大嘴巴,身穿祿馬褂。”兒歌中的語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利於託班幼兒的語言學習,另外配合形象的動作,對幼兒記憶兒歌的內容有很好的幫助,也能更好的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

  但整個活動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活動中,我有些地方使用的語言不夠幼兒化,孩子理解不了,而且在組織活動時教師的語言應豐富、多變,這樣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不然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會下降;在表演兒歌時我的動作幅度還應加大,這樣對孩子的示範作用也會更好,因為孩子年齡小,生動、形象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吸引力比較大,所以教師的肢體動作必須到位,對孩子的吸引力才會更大。

  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4

  《小青蛙》是一首生動有趣的'兒歌,透過兒歌創設的實際情境,讓學生認識到識字情景與不同偏旁組合能夠形成新的漢字。讓學生初步感受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透過文獻學習、研讀課標、諮詢優秀教師,我對形聲字部分的教學有了新的構思,制定了以下策略來進行本課的教學:

  (1)自主預習,培養習慣

  新課標提出要求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預習過程就是培養孩子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過程。在預習中我們要做到“一畫段,二畫圈,三畫需認字,四畫翹舌音”。本節課中我們主要進行“二畫圈”的預習工作,即對照課後生字表中需要“學會”的生字,在課文中用“O”畫出,這樣用“O”一畫就使學生明確了哪是要求“學會”的,哪是要求“會認”的。透過課前預習,讓孩子先接觸生字,降低集體識字時的畏難情緒。而作為老師一定要在課堂上給孩子自我展示的空間,並給予具體的評價,激發孩子的自豪感,增強孩子學習生字時的自信心。

  (2)以舊帶新,音形義結合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透過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連結新知識,降低學習難度,比如從學生熟悉的“青”字帶入,透過換偏旁的方式來讓孩子初步識記字形,再根據孩子兒童時期對影象敏感的心理特點,在“青”字族漢字出現時可搭配圖片,將漢字的圖義相結合,透過老師的描述性語言,幫助孩子將圖,字義和形聲字相結合,初步體會形聲字偏旁表字義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青”字族漢字的音和形,透過直觀比較,體會形聲字在音和形上的特點,初步瞭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3)自主識字,體會樂趣

  語文的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有層層遞進的引導教學,還要讓孩子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去識記生字。當孩子講述自己識記“青”字族漢字的方法時,這些字也在孩子的腦海中復現,這一次次的交流,無形中給學生提供了與生字反覆見面的機會,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引導孩子進一步鞏固生字偏旁和字義的關係,幫助孩子建立形聲字“音形義”的聯絡。

  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教學反思5

  《小青蛙》是一篇特別有童真童趣的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在教學前,我預設孩子們應該是很感興趣的。課上的效果基本上還是滿意的。只是我發覺,大了一歲的孩子們和去年不一樣了。去年對他們而言新奇有趣的顯然已經不能刺激到他們了,創設情境更需要技巧了。而圖片、影片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十足的。與此同時,這學期我更關注自學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的體現之一就是,注重預習作業的反饋。預習作業不僅要完成、要檢查,在課堂上,我也會抽出來時間和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彙報預習的結果,錯的及時糾正,對的及時表揚,正面強化。期望在持之以恆的努力下,孩子們的自學能力能夠有顯著的提高,學習的主動效能夠被調動起來。

  在寫字教學上,本學期的生字突飛猛進到一課七個生字,很擔心孩子們接受起來會吃力。所以我在講生字時採取了慢工出細活的做法。我講一個,學生書空一個,待他們描紅書寫時,我會大致把孩子們的書寫過一遍,做到及時糾錯,及時表揚。從這幾次的作業來看,書寫的質量比上學期有所提高。平穩渡過了過渡期後,我想,生字教學可以僅做有重點的突破,對於簡單的生字,給孩子動腦動手,自己發揮的機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