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反思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反思1

  本週,八年級化學將進行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學習,繼前幾單元我們生活周圍物質空氣、水的學習後,又以碳單質為出發點,瞭解更多的其他物質的學習。

  結合新的化學課程標準提出的科學探究作為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的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本單元學習要積極運用科學探究教學模式,以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學生透過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與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與討論等科學探究方法得出幾種物質的性質,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三者之間的關係,透過討論,運用比較的方法得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這兩種碳的氧化物在性質、用途等方面區別與聯絡。

  本單元內容中分佈較多的演示實驗,且有幾個操作較繁瑣實驗,並且某幾個實驗效果不明顯,改為課件演示較好。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多角度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有效地實現建構知識的目的。

  課堂的學習是重要的,課後的自主學習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涉及一些有關化學的領域的新知識,這就可以佈置學生回家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上網查詢,親身體會,親自感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化學知識。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反思2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九年級上冊的第六單元。本單元內容較複雜,是上冊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標,突出育人為本的理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學科、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動手,動口,動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課後對這一節課進行深入的思考,由於課前準備比較充分,整個教學過程比較順利,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這一堂課準備充足,上完課後覺得收穫不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整節課的容量稍過大,使得複習的每一個知識點時間過緊。有些問題提得不夠深入,學生未經過思考就可以答出等。這些問題有待在以後教學中改進,努力摸索複習課的基本教學模式,把複習課的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斐斐,課件園提高一個層次。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反思3

  今天上了一節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複習課,一節課下來,感覺還存在一些問題,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改進和進一步推敲,也讓我對複習課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真正覺得複習課的重要,上好一節複習課意義真的不小,學生也能從中獲益很多。

  整節課,我的設計思路很常規,主要是對知識點的梳理,小結,應用,以及提高,按部就班,平平穩穩,沒有什麼大錯,但是缺少了創新和亮點,一味的講解知識點、做相應練習,顯得有點古板,沒有生氣,一堂課下來,比較枯燥,一部分學生收穫不大。

  以下就來談談本節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整節課,我以一道推斷題入手,這道推斷題將本單元所涉及到的物質幾乎包括進來,大部分方程式也都涵蓋在內,所以,這道題目作為引入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我沒能更進一步的去利用這個題目,回過頭想想,如果能夠就著這條題目,對本單元的知識做出一個框架,效果會大大提高。所以我的改進思路是,將推斷題中所有的箭頭去掉,然後讓學生自己來完成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讓學生自己將箭頭補上,那麼,在補齊轉化關係的同時,學生就相當於把所有的轉化關係都過了一遍,並且沒有了條件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散,能夠相處更多不同的轉化方法。

  二、本節課,我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按照書本順序進行歸納和講解,沒有能夠跳出書本的束縛,所以顯得比較死板,在講解的過程中我也發現敘述的太多了,學生的積極性有所下降,下課之後,思考了這個問題,突然發現,在本單元的知識點當中,完全可以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和歸納,例如,可以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放在一起講解,都具有可燃性還原性;金剛石和石墨放在一起講解;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與實驗室製取氧氣進行對比;木炭、氫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三個實驗裝置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這樣採用對比的方法,學生能夠清晰的比較出其中的異同點,而且記憶起來也比較方便,同時,也可以降低學生的厭倦感。

  三、這節課裡,在我的教學設計裡沒有兼顧全體學生的學習能力,所選取的一些練習難度較大,基本為中考題,這樣的難度對於基礎不紮實的學生來說有點力不從心,從而使他們散失信心,一節課下來幾乎沒有收穫,這對我也敲了一個警鐘,在每一節課上,教師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當然不是面面俱到,但是要能夠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後進生。所以,我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將部分題目的難度降低,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收穫。

  四、在複習課上,我自己說的太多了,沒有把時間教給學生,實際上,一部分學生完全可以自己對知識進行很好的梳理,所以,在以後的複習課上,我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主講,然後我進行補充小結,這樣學生更願意去聽身邊的同學是怎樣講的,發言的同學也會對這一單元的內容更加熟悉,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學習和推敲,如善於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作為一名教師,要多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工作中竭力提倡創新,善於接受學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議,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慾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才能使他們產生創新慾望。從這個角度出發,教師可以集色、態、味、光、聲於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但這種好奇與興趣是本能的、不穩定的認識傾向,還應激發實際聯絡理論,使學生搞清楚這些現象的本質特徵,不能任其看熱鬧,讓其主動學習,方才會產生持久、穩定、強有力的動力並長期維持下去,能對知識進行熟練的調控運用。

  例如理論聯絡實際,講解化學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和有效改造,它在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侯德榜制鹼法的化學故事能強化他們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從而產生富強而發奮學習的社會性動機等。另外,教師自身良好的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熱情真誠的關心鼓勵,嚴肅認真的責任心,幽默大方的舉止等因素在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也起著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

  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我覺得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尤為重要,在複習課上亦是如此,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徵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另外,還要做到以學生為主。複習過程是一個資訊交流過程,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複習中切忌喧賓奪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學生有被動變為主動,由配角變為主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這一點我還需要多磨練磨練,我在課上自己說的比較多,這點做的不是很好。

  同時也要以課本為主。複習時既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因此,我們要紮紮實實地抓好課本知識點,把課本與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透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是我認識到:

  1、學生中存在著巨大的潛能

  課堂是一個創造奇蹟的神奇地方,學生在學習,教師也在學習,二者是互動的,透過上面的教學使我充分認識到了學生的力量,他們在無形中促使我進步。使我真正領悟到了“教學相長”的內涵。在這堂課中,我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直接給學生想要的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癥結。對這種做法我也僅僅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做的,還有一種隱憂:會不會找不到答案?會不會這節課的任務完不成?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種嘗試讓我更加相信學生中潛藏的巨大潛能。我會把這種做法繼續堅持下去。相信學生一定能行的!

  2、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但興趣的調動和強化都離不開教師的培養和激發,因此,適時的給學生以鼓勵和引導,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使他們不斷髮現、不斷探索、不斷進步的動力。

  3、對教學中不足的改進措施

  進一步專研教材、理解教材,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使教學設計更符合“綱要”的要求,符合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對於教學時間的控制:主要從自身上突破,課堂上控制不必要的教學重複環節,精簡教學語言,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訓練中去體驗、感悟和消化知識。 同時,增加提高訓練的內容讓“吃不飽”的學生能夠“吃飽”,努力尋找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適當、適量的給基礎好的學生進行提高訓練,還要在增強學習趣味性上下功夫。

  有待反思的問題

  “初中化學探究學習”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這棵“老樹”中“開出了新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同時發現了一些其它問題有待解決:

  ①如何讓學生在開始學習化學時,儘快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

  ②學生學習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實驗越來越多,非課堂內做探究實驗,在沒有教師在場的情況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

  ③學生對探究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由於時間概念淡,易影響其它學科學習。引起家長的反對這一矛盾如何解決。相信,經過更全面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會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反思4

  複習課是一種重要的課型,尤其對初三而言。複習課也是自己平時較少去研究的課型,就是想利用這個機會給自己設定目標,好好靜下心來去打磨一下。我對複習課有一個想法:複習課不是“炒冷飯”,而是要用高質量的新問題去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溫故重在知新。複習課一定要把舊知識重新打造、包裝,以全新的面貌引領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而樂於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這次確定上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單元複習,還主要考慮到第六單元是初中化學的核心知識點,書中知識點多、雜,特別是書中涉及到很多化學反應方程式,而方程式的書寫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與分化點。利用複習課再進一步錘鍊一下學生的化學方程式。

  我確定的複習目標是:

  (1)掌握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互聯絡及轉化途徑,學會知識整合與遷移。

  課後進行了評課活動,結合評課與自己課後反思感覺這節課主要有如下不足之處:

  (1)時間把握不夠精準,沒有進一步完善含碳物質的相互轉化關係圖,也就沒有完全完成既定教學目標。課後細想,在教學環節三“聽故事(“父女奪寶”),鞏固舊知”,用時過多。自己在講述故事時不夠精煉,讓學生分析問題時,學生思考的時間偏多。其實完全可以壓縮時間,因為一些學生在聽完故事後,就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啦。時間少點完全可以搞定的。

  (2)在找學生到黑板上書寫有CO2生成的化學方程式時,學生只寫出了一個,此時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總結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進一步完善碳物質的相互轉化關係圖。可惜,我沒有這樣去做。

  (3)在處理練習:如何區分CO2與CO,這一問題時,很不到位。也許快臨近下課,時間顯得匆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