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有朋自遠方來》教學反思

綜合性學習《有朋自遠方來》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性學習《有朋自遠方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平心,靜氣。沉澱下來的東西,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思考,總結。實踐下來的東西,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一、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是老師執教課堂的內在的邏輯起點,雖然不全然外顯出來,但卻是一節課成敗的根本和關鍵。反思我在課前對這次教學的思考,現在看來存在的主要不足有以下兩點:

  一是對教學課題缺乏宏觀的總體的把握,對《有朋自遠方來》綜合性學習所屬的中國傳統文化板塊沒有充分的關注,比較注重了對學生交友現實問題的關注。這就使得這堂課似乎有些“思品”的感覺,而“語文”的.味道卻“淡”了些。

  二是教學環節的推進設計,比較注重了知識本身的邏輯和層次,而對學生的學情,特別是七年級學生“尚未成熟”的年齡心理特點關照不足。這是課堂氛圍較為僵化而不夠活躍的根本原因。

  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思路的外化和顯現。內容上,它是教學思路的具體表現,形式上,它是教學理念的具體構成。我這次教學的設計,主要有兩個方面改進:

  一是教學目標的呈現形式,沒有按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形式目標呈現。雖然表達的內容本質上也體現了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提高,但是缺乏“三維”表現形式的規範。(更能表現教學的維度之寬和程度之深)

  二是一定程度地受到了“學教練”教學模式的束縛。誠如光田校長所言,任何模式都是正確理念指導下的方法和技術,模式本身並不是神秘的,運用模式所帶來的教學效果才是應該關注的根本。就語文學科而言,機械照搬套用“學教練”的模式,可能並不符合語文學科的具體實際。

  三、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呈現形式和最終結果,既是課前“預設”的',也是當堂“生成”的。反思我的教學,預設“有餘”,生成“不足”。師生的教學嚴格地按照此前的“設計”路線推進,缺乏對課堂中學生和內容“接觸反應”的足夠關照。現在看來,有些內容還可以有進一步“深化”的餘地,而也有些內容則可“淺嘗輒止”。根本上,還是近年來比較疏於課堂駕馭的深度實踐和思考,駕馭課堂的能力和自信明顯不足。正所謂“流光容易把人拋”。

  四、觀課議課

  感謝所有來到我的課堂觀課的老師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老師們都發表的自己的觀課感言,但是他們一定都有自己對這一堂課的判斷和評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沒有你們的參與,我就不會有課後深刻的體會和收穫。綜合老師們的觀感發言,我的主要體會有:

  對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深度把握還要加強,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只注重“點”上的挖掘,忽略了“面”上的拓展。這堂課的“語文”味不足和“思品”氣較重,我認為這是主要原因。

  不能以“知識體系”覆蓋“學生體系”。雖說知識本身的嚴密邏輯也是“美”的,但是我們不能不顧及七年級學生的具體現實。只有“教”,沒有“樂”,不能“寓教於樂”,不自覺地用成人的眼光“高估”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教學的效果實際上就會有所損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