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通用5篇)

《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1

  排列與組合這一數學思想將一直影響到學生的後繼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考慮學生思維方法的新穎性與獨特性,學習時要遵循“不重複不遺漏”的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本課教學中我在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做了些嘗試,同時注重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排列組合》時,我沒有按知識結構為主線,而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情感與體驗來組織教學。創設小紅一天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點—上學(數字搭配)—系列的情境。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生樂意學,主動學,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2、動手實踐體驗,探究解決問題。

  問題空間有多大,探究的空間就有多大。在本節課一開始,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去探究衣服的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透過“猜想——討論——實踐——彙報——比較——歸納”等環節,充分展開探究過程。逐漸理解在搭配時如何做到不重複不遺漏,而且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搭配。

  3、關注合作交流,引發數學思考

  本節課我運用了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比如9、3、7這三個數字可以組合成多少個三位數,這個問題不是學生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它需要認真觀察、思考。因此安排了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小組合作交流選擇最佳方案再彙報。目的是透過給學生一個比較寬泛的問題,留出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的空間,再透過小組交流,讓所有的學生獲得表現自我的機會,也可以實現資訊在群體間的多向交流。

  同時我也思考:在這節課中,很多同學表現非常出色,對這部分同學該怎麼處理?在孩子起點高時是否可以讓學生透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夠進行整合分類?對於有的同學能用簡單符號代替實物的又是否進一步深化理解?這些都是在課堂上沒有深入研究的,希望各位同仁解疑解惑。

  《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2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

  《排列與組合》就是體現數學生活化的一個很好例子。說實話,對怎麼把握好“排列與組合”這個內容,課前我總是猶豫不決。《標準》中指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因此我試圖在本節課中把數學思想方法透過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並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思想方法,並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一、突出活動,讓學生中實踐中學習和感受數學知識。

  透過多次的實踐活動,學生對排列與組合有了比較具體的感受,在多種實踐活動中加深理解排列與組合的思想。

  二、給學生充足的探究空間。

  在諸多的想法中找出最佳的排列方法,我讓學生小組觀察、比較、分析,說說你認為哪種擺法比較好,可以不重複、不遺漏,即使學生有不同的方法也不急於下結論,而是讓學生體會哪種是最佳擺法。

  三、將實踐活動數學化。

  比如握手問題。透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已掌握三個人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可以握三次,那麼如何內化為數學知識是一個重點。因此,我讓學生想“假如在考試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和你握手,該怎麼辦?”引導學生想出用符號來表示,其實這就是數學化的過程。

  總之,我想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理解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然而,本節課也發現不少問題。比如最後的路線問題,這是一道拔高題,學生明顯感到了困難,這是備課中我沒有預想到的,今後在“備學生”方面還要下功夫。

  《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3

  一、創設情境,生活取材。

  新課程提出,教師是一個決策者。在尊重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和加工,創設了一個主題式的情境“喜洋洋參加體育運動”,來組織學生參與多層次的多種遊戲活動。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把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滲透進去,透過玩一玩、想一想、比一比,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去感知了何謂排列,何謂組合。

  二、親歷過程,主動建構。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一個再創造過程,他們帶著自己原有的知識背景、活動經驗和理解走進學習活動並透過自己的主動活動,包括獨立思考,與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構建對數學的理解。

  在這節課中,努力地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猜測、驗證,留有充分的時空去嘗試、討論、研究,調動學生全員參與、自主探究,讓他們充分展示其思維過程,而不是將學生的思維納入老師的思維軌道,因為只有自己發現並學會的知識才是記得最牢固的。如:學生獨立排由1,2,3組成的數之後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情況,學生在彙報交流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學到了別人的長處,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有序排列。這樣,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主動建構新知,就像在水中學會游泳一樣,才能真正掌握本領。

  《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4

  11月5日我在界湖小學東校區多媒體教室觀看了張京菊老師執教的《簡單的排列組合》,感觸頗深。這節課中,張老師以小學生熟知的遊戲樂園為題材,創設了買票、猜密碼的情境。這樣的教學設計比較新穎,符合二年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切合了本節課的教學主題。

  整堂課張老師堅持從低年級兒童的實際與認知出發,以感受生活化的數學和“體驗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理念,結合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課堂上張老師沒有明確告訴學生什麼是排列,什麼是組合?而是透過具體的活動來加深理解排列與組合的思想。先讓學生用小圓片代表三位同學擺一擺,感受擺的過程。再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出來,透過彙報交流總結塗的方法,體會排列的規律,學會有序思考,然後學以致用利用規律重新塗色,體會有序排列的優越性。緊接著透過握手活動,感知組合,然後透過比較總結出排列與順序有關,組合與順序無關。這樣使理性的學習內容與學生所熟悉的現實背景密切相連,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因而問題的解決便具有了現實的價值取向,同時也豐富了他們解決問題的經驗和策略。

  作為發展性的教學,加強對操作進行反思,引導學生概括3個元素排列的計算方法。這樣的數學課堂需要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比如分類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符號化意識的培養。

  我相信這節課對張老師的感觸是最多的。不斷反思,在反思中創新。大家對張老師授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透過交流研討,使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反思5

  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不但是後面學習機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表面上看教材對於這些知識的呈現似乎比較零亂,實質上數學廣角猶如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它重在培養學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並且經歷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為此,我在本堂課中創設了一個探索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圍繞“去數學廣角遊玩”這樣一個主題事件情境,透過智力考試猜老師的年齡,猜老師的手機號碼後2位,智力過關握手慶賀,幫老師搭配衣服,排隊留影,找回家路線等活動,由淺入深,開展學習探究,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生活知識數學化、探究過程趣味化。

  一堂課下來,雖然同伴們說我教學設計新穎有趣、教態自然、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教學過程流暢,似乎上得挺不錯。而我自己心裡卻很明白,這堂課有許多地方是失敗的。因為這一篇“散文”的“神”我開始沒滲透好,後來沒把握好,到最後學生很難在頭腦中有效建模,所以本堂課如果我給自己打分,肯定不合格。細細反思如下:

  第一,要充分利用好學生生成的素材,大做文章。《數學廣角》的內容本來就像萬花筒,不需要額外找大量素材,否則只會讓我們的課堂華而不實。如本堂課中,在讓學生思考用1、8、3三張數字卡片能排列出幾個兩位數時,我在學生獨立思考、同桌討論的基礎上,安排了同桌操作、驗證,即一位學生擺數學卡片,一位學生做記錄(用記號筆)。在巡視的過程中,我有意蒐集了3種不同方案,並給它們編上號:

  ① 13、18、31、38、81、83

  ② 13、31、38、83、18、81

  ③ 13、83、31、81、18、38

  我讓學生比較上面三種方法,說說你最欣賞哪種方法,讓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在這裡,當學生說出 “有順序”三個字時,我沒有細細品下去,而是用“是啊,這樣有順序地去思考問題,就可以做到不遺漏、不重複。”這麼一句粗糙的話語把難點遮住,把亮點給錯過了。假如當時,我繼續追問:“哦,那你來說說,是怎樣一種順序呢?”學生邊回答,老師邊在學生的方法上做文章,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提煉出“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等不同的順序,這樣就會很自然地突破難點。

  第二,要用心關注課堂上的細節問題。在四人小組進行握手操作時,後面的很多孩子其實都沒看清,就不可能數出來有幾次。如果能讓孩子們在握手時把手舉高點,這樣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有的時候就是如此,一個小小的細節往往關乎成敗。

  第三,要巧妙設計每一道練習。在本堂課最後,我安排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麗、小芳、小美三人想站成一排拍照留念,她們有幾種站法?一下子出現三個人的排列,對學生的挑戰可能有些大,也可能是我前面的有序滲透地不好,學生半天都沒拉扯清楚。打算做如下修改:把老師也加進去,每兩人合影一次,共合影幾張?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為常常會有遺憾,所以需要我們不停地反思。相信每一次反思總會帶來些許進步,些許收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