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負荊請罪》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

  這節課中,我透過緊扣戲劇衝突,揣摩“潛臺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繼而挖掘文字資源,認識中國的“和”文化。課前重視學生的預習作業,讓學生讀通、讀準、讀懂,為上課打好基礎。課中啟發誘導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思、樂想、樂說。

  第一幕的教學主要抓戲劇衝突,這是閱讀劇本的關鍵。我丟擲一個問題:“藺相如與韓勃在討論什麼問題?”學生很容易就瞭解到一個資訊,即“韓勃認為藺相如怕廉頗,而藺相如自己卻堅持說不怕”,這就是戲劇衝突。我帶領學生緊扣這個衝突,深入文字,揣摩臺詞,引出“和為貴”這一個中心。

  第二幕的教學透過研究廉頗是怎樣請罪的,抓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描寫,體會到廉頗請罪是誠心誠意的,藺相如也是真心原諒廉頗的,彼此的真,彼此的誠,才有了負荊請罪這樣好的結局。

  整堂課上下來,雖然是流暢的,學生也是投入的,但朗讀不夠,如果能指導朗讀,借朗讀來體會品質、昇華情感,學生的心與課堂就更融洽了!我本來計劃學完後分組表演,覺得在排練時學生就會再讀,讀中、演中品味人物內涵,可學生確是笑聲不斷,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注課堂,反思課堂,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課堂。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負荊請罪》教學反思2

  ①《負荊請罪》這篇文章故事人物性格鮮明,文字旨在透過對劇本語言的閱讀品位,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風貌。在課前反覆的閱讀中,我發現:“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這句話是本課的難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它,同時針對學生喜歡故事的特點,我找來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聽了之後,對負荊請罪的起因一目瞭然。於是在分析課文藺相如說的那句話時,我指導學生結合“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的理解,學生果然明白: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歸趙是因為廉頗的大軍壓陣;澠池之會藺相如和趙王能平安無事地返回趙國,也是由於秦王知道廉頗已在邊境做好預防秦兵進攻的準備,所以“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頗功不可沒。如果藺相如與廉頗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勢力,秦王會趁虛而入攻打趙國。

  ②教學設想成功: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個歷史人物,能夠千古流傳,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感人,不僅僅是因為司馬遷藝術創作的水平高,更主要的是因為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在吸引著我們,活在我們心中的是廉頗的異乎尋常的真誠和藺相如的異乎尋常的大度……我想這篇課文的教學應該從人物形象入手是比較恰當的',因為劇本本身就是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根據劇本表演最重要的也是要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根據這樣的設想,課堂教學效果很好。

  引導學生品讀人物的臺詞:一是抓住人物的臺詞、小括號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號背景的提示來品讀好人物的臺詞;二是聯絡人物的職位、身份、經歷等等屬於人物個人的東西來品悟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品讀好人物的臺詞。

  課外延伸,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教學中我適時地讓學生邊演邊學,並在學後用一節活動課讓學生再演課本劇。學生們透過課本劇的表演,不但體驗了劇本的情趣,對人物鮮明的個性也更進一步地瞭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