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1

  今天上完這節課,得到與會專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評。仔細回想這節課,自我感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亮點:

  1、目標設定有根據有條理有層次,可達成程度較高。對於不同基礎的學生而言,學完本節課,都有相應的收穫。

  2、教學過程流暢自然,精心設計的六個問題作為本節課教學的主線,逐層推進。學生在生活經驗和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觀察演示實驗和老師點撥,增長了化學知識,培養了觀察、思考和交流表達的能力。特別是師生共同歸納出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四種方式,層層深入,更是本節課的點睛之筆。

  ①能否反應;

  ②在什麼條件下會反應;

  ③在相同條件下,反應的劇烈程度;

  ④金屬置換。為此我特地將其增加為板書內容。縱觀全程,有渠成水自到之感。

  3、課堂氣氛活躍,讓我和學生感受到,這堂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心靈的互動與交流,很有那麼幾次心有靈犀的感覺。我給學生的鼓勵、指點和幫助,得到了回應,體現新課程改革中“以生為本”的理念。

  當然,這堂課也還有其不足之處。比方說,做演示實驗,我比平時要緊張,傾倒溶液時,手有點發抖,幸好有學生的支援和鼓勵,沒有造成溶液潑灑。

  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2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是一邊學知識,一邊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在總結得出結論後,插入生活實踐問題,讓學生邊學邊用,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還利用多媒體模擬微觀反應的實質,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的理解置換反應的定義,加深印象,同時在學生探究實驗結束後,再利用微機進行分析總結,效果顯著。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既學習了知識,又觀看了動畫,還加深了理解,突破了教材的難點和重點。

  本節課既有學生探究活動,又有動畫模擬,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還穿插著問題的解決,使得本節課的課堂容量有些過大,有一些知識完成的比較倉促,不透徹。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嘗試將其分成兩節課來完成,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學生在探究活動時,課堂的秩序顯得有些亂,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學生活動探究實驗時的課堂秩序。

  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3

  從初中教師到高中教師的跨越不只是一個校門的差別,知識的難度變大,學生的心理成熟,再加上以前知識的構架比起高中遠遠不夠,等等難題,擺在面前,而慶幸的是,開學第一天,便感受到了這個學校制度的規範與成熟,辦公室同事的熱情與友好,無一不感慨,或許這就是我要來的地方。

  開學初第一節課,並未有適應的時間,便開始著手準備新任教師彙報課,上班三年,駕馭課堂的能力已經練就,但知識的把握卻已成為最大的問題,幸好辦公室老師的傾囊相助,上課較為成功。總結反思如下:

  1、繼續保持集體備課:由於教研組所有老師的幫組,本次上得還算馬馬虎虎,因此最大的感慨為必須及時向老教師學習。雖然只有半天的準備時間,但教研組老師幫忙給課件,給自學稿,指導重難點,列印東西,指導實驗等本該自己艱難突破的事情,都在教研組老師無私的幫助下順利完成,因此,如果這節課成功了,那將歸功於所有老師。

  2、加強重難點把握:雖然以前帶過三年九年級學生,但到高中之後知識拓展面的增加不是一星半點兒,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壓力,因此一定要快速的找到每節課的重難點,以最快的速度突破重難點。

  3、為學生構建知識引橋:九年級學生在化學知識上的掌握還尚在特別淺顯的地步,第一要教會他們從現在開始開啟學習化學的視野,第二要結合以前九年級知識的優勢,提前告知學生現在必須另外掌握的知識。尤為重要的是,學生很多知識在初中並沒有學習過,而在高中並不細講,就要求掌握,如水的微弱電離,個人認為,如果有條件,必須增強初高中老師的交流與合作,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引橋。因此,3年的初中化學教學或許更好的教會我了要適時沉積,學會沉澱自己。

  4、鈉與水反應實驗的反思:必須把鈉上邊的煤油擦乾淨,否則有可能會引起小爆炸。

  5、知識構架上缺少分類和比較法的學習:由於時間問題,重點放在觀察和實驗法,並得出本節課的重點鈉與水、氧氣的反應,對分類和比較鈉與鐵的性質並未涉及。但在第二課時已就鈉與鐵的`性質比較,包括氧化鈉和過氧化鈉性質的比較進行了詳細講解。

  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4

  在這節課的實施過程中,我能夠很好地完成了複習與歸納、體驗生活與化學、活動與探究、知識規律與應用四大板塊的教學設計,抓住了金屬的兩大化學性質和金屬活動性強弱兩條主線,學生能夠從中獲得知識並加以應用。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有:

  1、我在設計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上,進行了實驗改進:把表面皿隔成四塊,先倒入酸後按順序放入銅、鐵、鋅、鎂。透過改進後的實驗不但節省時間避免操作的重複,而且是在同一個容器裡發生反應,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比較,更利於實驗現象的觀察比較,更能說明問題。

  2、聯絡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對新知識的渴望,並能應用掌握的知識解釋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如:在講完金屬的化學性質一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現在新人結婚流行送黃金飾品,但市場上的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目前社會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銅、鋅合金(金黃色,俗稱黃銅,銅和鋅保持各自單質的化學性質)假冒黃金,進行詐騙活動。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某金黃色金屬塊是真金還是黃銅,要求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這道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絡,學生個個都躍躍欲試,透過自己設計方案,討論與交流,在教師的點撥下得出了一些驗證方法。課後再讓學生拿來家裡的黃金飾品進行驗證是否是真金。那一刻,同學們積極參與,高潮迭起,真正體會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體現了“生活中有化學”,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3、學生在實驗中,感受了分工與合作的實踐樂趣,提高實驗技能,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

  教學中教師能夠創設問題情境,學生能夠暢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氛圍熱烈、和諧。如:“有一組的同學在做銅絲放火上加熱時看到的不是銅絲變黑而是變成綠色,就及時的提出,說明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態度逐漸形成”。

  4、以提問的方式開始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懸念引發後面的教學內容,學生容易接受。

  5、結合本校實際,強調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6、本節有很多實驗,學生學習有勁,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把現象與結論進行很好的引導,結論很容易得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的能力。

  7、有關金屬活動順序表的學習運用諧音的方法,容易記憶,降低了學生的記憶難度。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

  1、 在引導學生方面做得不夠好,以後要從這方面去學習實踐。

  2、對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突發問題處理的不夠好。

  3、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沒有注意按照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去完成,以後要注意改正。

  4、由於思維能力關係等因素,造成了課堂節奏,不夠緊湊,引導和表達還不夠精準,造成懸念力度不強。如:學生對金屬發生變化時的現象、激烈程度進行比較和分析不夠明顯。

  可能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沒有發現,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指點,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過來爭取做得更好。

  金屬化學性質教學反思5

  第一次使用新教材,對於多年採用舊的教學方法的我還有些不適應。透過參加上級部門的培訓、自學、實踐,漸漸地喜歡上新教材了。新穎的圖片、最新的科技動態、有趣的化學與生產生活、探究實驗,使師生耳目一新。教與學處於平等地位,教師的教學方法大大改善。

  在“金屬的化學性質”一課的教學中,我從問題入手,恰倒好處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課開始時,我提出了“不法分子常以黃銅當黃金,進行欺騙活動,你會不會上當受騙?你有多少種辦法區別黃金和黃銅?”這樣的問題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就連平時不願意學習的學生,也參與了討論。

  學習使用新教材,教師必需有新的教學觀念、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不能仍用老的一套教學方法,那樣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教學中要儘量設計問題情景,學生在收集資料獲取資訊、處理資訊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擴充套件知識佔有量,教師與學生同步成長。

  1.對教師知識的要求

  課改3年來,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鑑於此,為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往往花更多的時間用來上網、跑圖書室、請教有經驗的老教師或到所有能找到資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駕御課堂、上課方式上更有創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產生共鳴,結出思維和知識的火花。

  2.師生地位的變化。

  課改3年來,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教師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者、合作者。走近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一同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學生心靈的舒展和靈性的飛揚、想象力的生髮,也就有了學生的敢想、敢說、敢爭論,敢於將自己的意見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這也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