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散文

世事洞明皆學問散文

  從城裡回鄉下,走到公交停靠點,發現有兩輛車在等,想當然的我便準備坐前面的一輛,卻聽到聊天聲是從後面車上傳來的,而前面車上一個人都還沒有,看來又是先開的車反而停在後面了。

  我隨即也上了後面的車,聊天聲有片刻的停頓,齊刷刷看向我,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我仍然微微一笑以示招呼,她們隨即便恢復了正常狀態。司機不在,通常情況下等車要開的時候才會看到他們的身影。

  時間還不到上午十點,第一次這麼早回程,也是第一次在公交車上聽到這麼熱鬧的聊天。我細看了一下,也就四五個人,都是挑菜進城來賣的大媽,應該六七十歲的樣子,座位邊上的一排竹籃裡放著各種袋子和比較老舊的桿秤。

  不一會上來一小姑娘,問車什麼時候開,我見沒有人吭聲,就示意她,車前駕駛室頂上寫有司機的電話號碼,可以打電話問問看。畢竟跑鄉下線路的車,又不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多,發車時間多半是沒個準的,我最久的等過近兩小時。所以我一般難得進趟城,雖說到我們那兒只有十幾二十分鐘的'車程,這來回等的時間卻得花上N倍。

  小姑娘打完電話就下車再去買東西了,說是十點半發車,時間還充足。

  實在無聊,我不自覺的便開始專心聽起那群大媽的閒侃來。

  “你今天板栗賣的多少錢一斤啊?我看你賣的挺快的。”

  “六塊呢,最後被挑剩下的一斤八兩,我見有人要,一起算六塊也給賣了。”

  “你今兒還挑了紅薯,也賣完了?”

  “家裡一些烤好的花生吃不完,我就挑來賣,不是很多,我就順帶挑了些紅薯出來,太重,也就挑了一點。剛開始賣一塊五一斤,不好賣,後來就只賣一塊錢一斤了。”

  “我這絲瓜和芋仔一會就賣完了,只是這幹筍,十一塊一斤,總共就一斤多,還給剩下一斤,才賣了幾兩。這拿回去自己吃又吃不完,好在可以放很久。”

  “你今天賣了不少錢吧?”

  又停了一會兒,我一看,各自把各自包裡的零錢拿出來,在數錢了。

  “也沒賣多少呢,自己帶了一百多在裡面,總要多備點零錢來找呢。”

  “你家板栗應該賣了兩三千塊了吧?”

  “快沒得賣了呢?最多再明後賣個一兩天,我都是晚上撿了清早趕來賣的,不多了。”

  也沒聽到有人正面回答賣了多少錢,看來雖然是自家產的小本買賣,也還是有所保留的哩。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裡不只三個了,而且還是上了年紀的那就更加了。真的是直到開車,然後到我下車,她們都不帶停的,甚至後面連偶爾的停頓也省了。

  對於我這個認真的聽眾來說,還是小有收穫的。

  先來說說板栗,她們聊到了一個儲存的方法可以一試。

  先曬個一到兩天,晚上也別收,淋一下露水,然後放鍋裡蒸,熟透後再稍微曬乾水份,最後放冰箱裡冷凍,想吃時就拿點出來吃。

  特點是:易剝,香甜,儲存時間長。

  再來講講他們這邊特有的烘花生。

  從地裡收回來,洗乾淨後直接放鍋上煮,也最好用蒸的(會更原汁原味),如果比較多的話中間翻動一兩次,不用等到熟透即裝出來,最後再直接用煤火烘乾就可以了(他們這邊都是燒煤做飯的,做完飯把爐門蓋上,再把專門用來烘東西的竹籃擱上要烘的東西,直接放煤爐上就可以了,像什麼幹豆角幹茄子什麼的基本上都是這樣烘乾的)。

  這種我試過,因為我沒有燒煤,蒸出來後便直接放外面用太陽曬的,正好趕上好天氣,曬了兩天就差不多了。

  特點是:原汁原味,清香而有嚼勁,不膩。不像我們常德的炒花生香味那麼濃,吃起來也沒有那麼膩,兩種完全不同的享受。

  再有一個就有點意思了,她們還說到了桿秤的一點小秘密,至少對於我來說,原來是不知道的。桿秤下面不是有一個秤盤嗎?學問在系秤盤的繩子上,如果稱秤的時候,賣家黑心一點,把那繩子貌似不經意的在稱秤上繞個一兩圈,那你所稱的東西就會變重不少。

  這件事她們還起了爭議,最後不顧車上的顛簸,直接拿起桿秤和其中一人買來的幾個胡蘿蔔來確認。

  看著這些個媽媽級的這份認真樣,還真是覺著出了她們的可愛來。

  世事洞明皆學問啊!看來隨著我這個外地媳婦慢慢的融入,也越發覺得這座小城隨處可見可愛而會生活的人了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