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綠色植物試題

生物圈中綠色植物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描寫的景色主要是因為水中大量繁殖了()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綠色水生小昆蟲

  2.下列植物中屬於藻類植物的是()

  A.小麥B.大豆C.海帶D.玉米

  3.水綿和衣藻同屬藻類的主要原因是()

  A.都有細胞壁和細胞核B.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C.無根、莖、葉分化的植物D.都有細胞膜和細胞核

  4.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徵是()

  A.細胞含有葉綠體B.有假根

  C.有莖葉分化,能夠產生孢子D.有花和果實的綠色植物

  5.蕨類植物比苔蘚植物高大的原因是()

  A.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B.有根、莖、葉的變化

  C.有營養組織和保護組織D.生活在潮溼肥沃的土壤中

  6.下列各項中,容易有苔蘚植物生適的地方是()

  A.釋放濃煙工業區B.乾旱沙漠地帶C.江南水多D.針葉林地

  7.下列植物中有真正根的是()

  A.海帶B.苔蘚C.紫菜D.蕨

  8.藻類植物用途廣泛,下列不是藻類植物用途的是()

  A.能為魚類提供餌料B.海帶、紫菜可食用

  C.瓊脂可藥用D.藻類呼吸會消耗大量氧氣使大氣中氧氣含量

  9.一九四五年夏,一架橫渡太平洋的客機不幸中途失事,乘客紛紛跳傘降落在一荒蕪人跡的孤島上,從淺海中撈取藻類植物充飢而得以生還,想想他們在島上時吃的應該是()

  A.小球藻和髮菜B.小球藻和金魚藻C.海帶和髮菜D.海帶和紫菜

  10.下列不屬於苔蘚植物的特徵是()

  A.受精離不開水B.一般具有莖、葉C.生活在陰溼環境中D.可開花產生種子

  11.在公園或花卉市場,常見的蕨類植物是()

  A.水仙B.蘇鐵C.卷柏D.君子蘭

  12.下列植物中能作為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一類指示植物是()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藻類植物和蕨類植物

  13.“海帶燉排骨”和“紫菜蛋湯”是人們喜愛的佳餚,你知道海帶和紫菜與下列哪種植物同屬一類嗎?()

  A.衣藻B.蕨C.白菜D.葫蘆蘚

  14.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共同特徵是()

  A.植株矮小,沒有真正的根、莖、葉B.體內無輸導組織

  C.植株都特別矮小D.不能開花、結果

  15.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溼的環境中,但在工業汙染嚴重地區的陰溼地帶也不容易找到苔蘚植物,這是因為()

  A.苔蘚植物不適應工廠的噪聲B.苔蘚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質的侵害而死亡

  C.城市的環境比森林乾旱D.工業區內溫度太高

  16.關於苔蘚植物與藻類植物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有莖、葉B.都只有假根

  C.都不開花,沒有果實和種子D.都適於生活在水中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種子植物

  一、單項選擇題:

  1.有的同學將水稻、西瓜、松樹歸為一類,把海帶、地錢和蕨歸為另一類。它分類的依據是()

  A.有根或無根B.有種子或無種子C.水生或陸生D.有果實或無果實

  2.在解剖和觀察種子的結構時,胚根連線在哪個部位上()

  A.胚軸B.胚芽C.子葉D.胚根

  3.在種子結構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子葉B.胚根、胚軸、胚芽 C.胚D.胚乳

  4.小麥和花生的種子都具有的結構是()

  A.胚和胚乳B.胚芽和胚乳C.子葉和胚乳D.種皮和胚

  5.從種子的結構看,我們食用的麵粉主要是由小麥種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

  A.胚B.子葉C.果實和種皮D.胚乳

  6.豆油是從大豆種子的哪一部分榨出來的.()

  A.胚B子葉C.胚乳D.種皮

  七年級生物同步練習:生物圈中的人

  一、單項選擇題:

  1、古人類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於()

  A、火的使用B、語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D、直立行走

  2、森林古猿從樹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

  A、為了換環境B、由於流星撞擊

  C、由於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D、為了擴張領地

  3、森林古猿過的是()

  A、樹棲生活B、洞穴生活C、陸棲生活D、水棲生活

  4、出現較早的古人類化石是()

  A、北京猿人B、“東非人”C、“露西”少女D、山頂洞人

  5、在森林古猿進化到人的歷程中,最關鍵的是()

  A、使用工具B、使用火C、產生語言D、製造工具

  6、在距今1200萬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佈在()

  A、非洲B、亞洲C、歐洲D、澳洲

  7、人在進化過程中,身體的形態和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其中與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關係的變化是()

  A、牙齒變小,分工更細B、下肢粗壯,腳板變寬

  C、身材高大,體質好D、體毛減少,胎生哺乳

  8、由猿進化到人關鍵的第一步是()

  A、製造工具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產生語言

  9、人類與類人猿共同的祖先是()

  A、猴B、黑猩猩C、長臂猿D、森林古猿

  10、1000萬—2000萬年前,地殼運動劇烈,氣候發生劇烈變化,大量森林消失,對古人類的出現的影響是()

  A、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自身形態結構發生變化

  B、森林古猿開始會用火了

  C、古靈長類都滅絕消失了

  D、語言已經發展成熟

  12、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

  A、將果實從樹上摘下來B、將前肢解放出來,使用工具

  C、擴大行動範圍D、保護環境

  13、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是()

  A、黑猩猩B、長臂猿C、獼猴D、大猩猩

  14、下列與人體的直立行走有關的是()

  A、下肢骨粗長B、長骨為管狀結構

  C、骨中空D、上、下肢基本一樣長

  7.松樹和桃樹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在於()

  A.松樹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B.松樹沒有果實,種子裸露著

  C.松樹的球果包被著果實D.松樹雌球花由胚珠和子房壁組成

  8.柏樹、銀杏屬於裸子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莖高大,根系發達B.有種子形成

  C.都形成球狀果實D.種子外面無果皮包被

  9.下列植物中,屬於裸子植物的是()

  A.水杉B.卷柏C.金魚藻D.地錢

  10.一粒種子能夠萌發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在於種子的()

  A.胚根B.胚芽C.胚軸D.胚

  11.大豆種子的結構包括()

  A.胚芽、胚根、胚軸、子葉B.胚和種皮

  C.胚、胚乳、種皮D.胚根、胚軸、胚芽和胚乳

  12.種子的胚包括()

  A.胚根、胚軸和胚芽B.胚根、胚芽和子葉

  C.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D.胚根、胚軸、胚芽和胚乳

  13.小麥、玉米的營養物質主要貯存在()

  A.胚B.子葉C.胚乳D.種皮

  14.蠶豆的種子中,貯藏營養物質的結構是()

  A.胚B.胚芽C.子葉D.種皮

  15.在玉米種子縱切面上,滴加碘酒後,切面上遇碘酒變藍的物質及結構是()

  ①澱粉②蛋白質③脂肪④子葉⑤胚乳⑥胚芽

  A.②④B.①⑤C.①④D.③⑥

  16.“麻屋子,紅帳子,裡頭住著白胖子。”這句謎語依次描述的是花生的()

  A.果皮、種皮、胚B.果皮、種皮、子葉

  C.果皮、種皮、種子D.種皮、果皮、胚乳

  17.現在地球上分佈最廣、種類最多的植物類群是()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8.被子植物區別於裸子植物的主要特點是:

  A.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B.有種子

  C.種子外有果皮包被D.種子外無果皮包被

  19.下列植物類群中,能產生種子的是()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裸子植物

  20.下列哪種植物是裸子植物?()

  A.蘋果B.西瓜C.核桃D.銀杏

  21.小明在山間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時間,他很喜歡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銀杏,他想要這些植物的種子帶回家去種。他不可能要到哪種植物的種子?()

  A.板栗B.玉米C.蕨菜D.銀杏

  被子植物的一生:種子的萌發

  一、單項選擇題:

  1.種子萌發時必要的外界條件包括()

  ①適宜的溫度②水③光④土壤⑤空氣⑥肥料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種子萌發除了必要的外界條件外,還需要種子的()

  A.結構完整B.胚是活的C.胚芽是完整的D.子葉完整

  3.早春播種後鋪蓋地膜,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日光照射B.防止風沙影響種子發芽

  C.防止鳥獸掘食種子D.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促進種子萌發,植珠生長

  4.種子萌發後,將來發育成地上部位的是()

  A.胚芽B.胚根C.胚軸D.子葉

  5.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影響的實驗:在①、②兩個花盆中種了大豆,並對陽光、溫度、水加以控制(如右表所示)。其他同學看了設計後提出下列意見,其中正確的是()

  花盆陽光溫度水

  ①向陽處20℃充足

  ②暗室28℃充足

  A.兩個花盆都應放在向陽處B.兩個花盆的溫度都應維持在20℃

  C.①花盆應在28℃,②花盆應在20℃D.兩個花盆都應放在暗室中

  6.在適宜的條件下,下列種子能夠萌發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種子B.蟲蛀空了的水稻

  C.切去胚的小麥種子D.籽粒飽滿的菜豆種子

  7.將籽粒飽滿的種子分為甲、乙兩組,在25℃~30℃下播種,甲組種在潮溼貧瘠的土壤裡,乙組種在潮溼肥沃的土壤裡,這兩組種子的發芽情況是()

  A.甲先發芽B.乙先發芽C.同時發芽D.都不發芽

  8.將大米播到地裡,長不出幼苗,原因是()

  A.胚被破壞B.除掉了種皮C.胚乳被損傷D.除去了穀殼

  9.為了儘快得到某種植物的幼苗,在選種時一般選()

  A.剛採下的幼嫩種子B.已經度過休眠期的種子

  C.正在進行休眠的種子D.剛採下的即將成熟的種子

  10.下表是某同學四次測得小麥的發芽率,結果都不相同,你認為他測得的小麥種子的發芽率應是()

  組別1234

  發芽率92%90%95%91%

  A.92%B.90%C.95%D.91%

  被子植物的一生:植株的生長

  一、單項選擇題:

  1.在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的結構,由頂端依次向上是()

  A.根冠、分生區、成熟區、伸長區B.分生區、根冠、成熟區、伸長區

  C.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D.分生區、根冠、伸長區、成熟區

  2.一條根能夠不斷長長的原因是()

  A.根冠不斷增加新細胞B.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C.分生區不斷增加新的細胞D.分生區細胞數量增加和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3.一棵大樹的枝條是由( )發育成的.

  A.莖B.根C.葉D.芽

  4.種莊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給植物的生長提供()

  A.有機物B.水C.無機鹽D.氧氣

  5.植物生長中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

  A.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B.含氮的、含磷的、含鐵的無機鹽

  C.含磷的、含鉀的,含硼的無機鹽D.含氮的、含磷的、含鋅的無機鹽

  6.無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糞尿中B.直接將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給植物施無機鹽的栽培模式

  D.把植物栽培在將植物需要無機鹽按比例配製好的營養液中

  7.發育成莖和葉的是種子的()

  A.胚軸B.胚芽C.子葉D.胚根

  初一生物同步練習:消化和吸收課堂練習

  ()1、我們在吃饅頭時,越嚼感覺越甜,這是因為

  A、澱粉在口腔內被分解成了葡萄糖B、唾液變成了葡萄糖

  C、澱粉在口腔內被分解成了麥芽糖D、口腔內產生了葡萄糖

  ()2、唾液澱粉酶對澱粉消化作用實驗的水浴溫度是37℃,這是因為37℃

  A、接近人體體內溫度,酶的消化能力最強B、隨意溫度,無特殊意義

  C、接近室溫,易保持恆定D、各種生物體的酶維持活性的最適宜溫度

  ()3、下列物質在消化道內,不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A、維生素B、氨基酸C、含鈣的無機鹽D、麥芽糖

  ()4、經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傷害的消化器官是

  A、胃B、小腸C、大腸D、口腔

  ()5、下列液體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胃液B、膽汁C、胰液D、腸液

  ()6、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腸D、大腸

  ()7、消化脂肪的主要器官是

  A、胃B、小腸C、大腸D、肝臟

  ()8、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

  A、胰腺B、腸腺C、肝臟D、胃腺

  ()9、下列結構與小腸的吸收功能無適應關係的是

  A、小腸內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酶B、小腸黏膜有皺襞和絨毛

  C、小腸絨毛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D、小腸絨毛內有毛細管和毛細淋巴管

  ()10、蛋白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最終產物是

  A、氨基酸B、葡萄糖C、脂肪酸D、甘油

  參考答案:1——5:CDDAB6——10:CBCAA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