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說課稿

編鐘說課稿

  我說課從以下五方面說起:一.說教材;二.說目標;三.說教法;四.說學法;五.說設計、過程。

  一.說教材

  《編鐘》一課是語文出版社S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課。第五單元的主題是中華文化,展現了一座輝煌的藝術殿堂,編鐘是中華民族祖先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創造出的最初的音樂,神奇又美妙。本課用明顯淺顯的文字為我們介紹了曾侯乙編鐘這一中國音樂史上的珍貴文物,讚美了我們的先人制作樂器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技藝。在知識能力方面,訓練重點是:要求學生抓住特點,並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理解內容,加深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認識。

  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簡要講述了編鐘的歷史由來。它是全文的總起段,由此引出下面對最為著名的曾侯乙編鐘的介紹。2—6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從三方面詳細介紹了曾侯乙編鐘的基本情況:重要價值、主要特點和演奏效果。

  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結構特點,全文主要部分按照介紹事物的各個方面的敘述順序展開,二是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話與後面的二、三、四句話是先總說後分述的關係。

  二.說目標

  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還要培養他們聽說讀寫思的能力,所以我從三個維度定位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獨立默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詞。

  (2)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思路,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3.佈置作業嘗試設計曾侯乙編鐘演奏音樂會節目單。

  (二)過程與方法

  1.首先獨立掃清字詞障礙,然後疏通句子,最後小組合作交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提出問題與要求,把課文交給學生,獨立解決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逐步理清課文思路。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同伴合作能力、在嘗試中進行知識遷移與創造。從課文內容感受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並引以為豪。

  三.說教法

  從傳授知識技能與培養學生能力出發,本節課我主要運用瞭如下教法:

  1.設疑匯入法。從“鍾”字入手,區別古今含義不同,知道編鐘是一種舉行儀式時的重要樂器,把題目補充完整“編鐘”。從而引入課文內容,留下深刻印象。

  2.提出問題層層深入,讓學生從文字表面逐步走向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如:“整體感知”環節的三個小題四個問題,從課文的表面大範圍的內容,圈定到曾侯乙編鐘,再圈定到曾侯乙編鐘的特點與價值,範圍逐漸縮小到核心問題,由淺入深地走向主題的重點。

  3.讓學生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培養合作學習能力。

  4.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學習生字讓學生說出多種記憶法、評價其他同學讀書注意從哪些方面來評、學習課文之前要先標出自然段。這些不僅是從細節處培養學生習慣,更重要的是一種方法與能力,是從點滴之處慢慢培養學習語文的素養。

  四.說學法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多個環節多道題都有所體現。

  “認識生字”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彙報時注音組詞並講自己的記憶方法。填完同桌互改,從別人的答案中發現自己,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是鞏固記憶。

  2.分組討論學習要求每個小組長負責,全組每個學生都要說出自己的意見,然後歸納彙總由本組代表彙報。給學生以寬鬆與自由,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協作形成本組意見,專人彙報。

  五.說設計和過程

  基本思路是由激發學習興趣引入,先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讀順課文,在此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其中我要談談其中的兩點:

  1.精心設定匯入環節,爭取達到“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1)由“鍾”這一個字古今不同的含義入手,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從而在課始產生興趣,對課文所要介紹的.物件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2)展示編鐘不同側面的多幅圖片,從外觀上直觀地對編鐘產生一個“龐大、笨重”的表象,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疑問:這也是樂器?這樣的樂器怎樣演奏?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自然對應了文字中對特點的介紹。

  (3)播放香港迴歸編鐘演奏音樂會的影片,此環節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曾侯乙編鐘氣勢的恢宏,抓住學生的心,這樣能有助於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分組討論學習,把時間和問題放手教給學生,加以適當的引導和指導,發揮“以生帶生”的優勢,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還易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按照語文新課標的理念,傳授知識技能與培養學生能力並重,在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交流中積累解決問題和協作經驗,並注重語文素養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聽說讀寫思能力在一次次的積累與鍛鍊中得到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