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陣中的規律說課稿

點陣中的規律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課《點陣中的規律》。我將這次說課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作用

  嘗試與猜測這部分內容是《標準》中的數形結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體體現,它從“中國古代名題”延伸到“普遍聯絡找規律”,其中內容廣,想法深,理念新是教材的一大特色。《點陣中的規律》看起來似乎對學生很陌生,與其他知識沒有必然的聯絡,是一節相對獨立的數學活動課,其實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過一些,如:一年級的找規律填數,二年級的按規律接著畫,以及四年級探索圖形的規律,都是逐步將數形結合在一起,將知識進行進一步提升。使學生透過觀察、推理等活動,在生動的情景中找出圖形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與歸納概括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的意識。

  2、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認識和新課標對第一學段的數學學科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觀察、尋找圖形的特點,從而探索出點陣中的規律,並體會到圖形與數的聯絡;

  (2)、透過活動教學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和邏輯抽象思維的能力,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增強學生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3、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髮現和概括點陣中的規律。

  4、教學難點: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圖形與數的聯絡。

  第二部分:教法學法設計

  教法安排

  本節課我運用了活動教學形式,透過創設找朋友的遊戲情境,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思維空間,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新知,引導他們透過獨立思考、組內合作學習,以及組間相互彙報、交流、提問、評價等方式,歸納總結出中的規律,充分體會圖形與數的聯絡。

  學法體現

  五年級學生善於動手操作、探究能力較強,根據這一年齡特點,將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進行綜合運用,讓學生透過想一想,說一說,粘一粘等形式,體驗自主學習,探究新知,嚐到發現數學的滋味。

  第三部分:設計思路

  為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針對瞬息萬變的'課堂教學實際,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理性的重組:首先利用常見的五子棋、跳棋讓學生理解什麼是點陣,再透過生動有趣的找朋友活動,為學生呈現了形似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部分點陣圖,讓學生髮現概括點陣中的規律,從而計算出後面圖形點的數量。

  其次,為學生演示了點陣的劃分方法,引導學生髮現新的規律,並列出算式,讓他們體會到點陣研究數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並透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完成練習,最後為學生呈現了生活中的點陣。

  第四部分:教學程式

  (一) 課始激趣,興趣盎然

  出示學生熟悉的五子棋、跳棋,讓他們直觀地看到:象這樣有規律排列的點子圖在數學中可稱之為 “點陣”,從而引出課題:點陣中的規律。(二) 課中參與,興趣正濃

  1、師貼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點陣圖中的部分圖形,將其餘圖形發給小組內的學生,請他們玩找朋友遊戲,將手中的圖形在黑板上對號入座。(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2、請小組派代表按點陣中的規律貼圖,並說一說想法。

  3、讓學生進一步觀察思考,透過互評將規律補充完整的同時,教師適時引導:“想計算每個點陣中有多少個點子該怎麼辦呢?”“如果每個點陣中點的個數再多一些,該怎樣快速求出點陣中點的個數呢?”

  4、以正方形點陣為例,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計算的同時,引導學生將總結的規律抽象成算式。

  5、請學生運用發現的這一規律說出第五個正方形點陣有多少點,試著畫出圖形,並說一說想法。

  6、同理,請學生總結出長方形點陣的規律,並列式計算。

  7、請學生繼續尋找三角形點陣的規律,並寫出算式。適時引入劃分法,讓他們說說三角形點陣有沒有其它的劃分方法。

  8、讓學生用劃分法將第五個正方形點陣圖進行劃分,並根據學生的課堂生成情況靈活的出示“折線劃分法”,使學生體會到透過點陣研究數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

  (三) 課末設疑,興趣猶存

  1、按下面的方法劃分點陣中的點,並填寫算式。

  (請學生獨立完成,,透過圖中的劃分可以輕鬆列出算式。)

  2、觀察下列圖形的規律並填空。

  (此題是總複習中練習,讓學生尋找規律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3、觀察下圖中已有的幾個圖形,按規律畫出一個圖形。

  (為了使有困難的學生生動地理解圖形變化的規律,我採用了不同顏色標出了每次的變化情況。)

  第五部分:拓展應用

  為了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設計了拓展應用,運用課件為學生展示了點陣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收穫?它對我有什麼幫助?這節課表現的怎樣?”或者反思探究過程中的問題,達到思想共享的目的。

  (這種開放式的總結,給學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評與互評的時間和空間,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這節課我本著“充分預設,關注生成”的態度,讓學生自主的探究,解決數學問題,獲取數學經驗”。 在現實情境中,有意識地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規律、歸納概括的全過程,同時,為學生提供了輕鬆愉悅的教學環境,讓他們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