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說課稿

《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說課稿

各位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內容選自於新課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節,課時安排為一個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分析、教學過程分析等四大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分析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我們用自然語言或程式框圖描述的演算法,但是計算機是無法“看得懂,聽得見”的。因此還需要將演算法用計算機能夠理解的程式設計語言翻譯成計算機程式。程式設計語言有很多種。為了實現演算法中的三種基本的`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和迴圈結構,各種程式設計語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演算法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和迴圈語句.。而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是前三種演算法語句,它們基本上是對應於演算法中的順序結構的。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理解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的作用。

  難點:準確寫出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理解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的結構。

  (2)會寫一些簡單的程式。

  (3)掌握賦值語句中的“=”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讓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應用計算機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並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透過模仿,操作,探索的過程,體會演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語句的用途,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軟體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 透過對三種語句的瞭解和實現,發展有條理的思考,表達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2) 學習演算法語句,幫助學生利用計算機軟體實現演算法,活躍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3) 結合計算機軟體的應用, 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在計算機上實現演算法讓學生體會成功喜悅.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分析

  1.教學方法:引導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學生在體會三種語句結構格式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充分挖掘三種演算法語句的格式特點及意義,在分析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總結三種演算法語句的思想與特徵.

  2.教學手段:運用計算機、圖形計算器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分析

  創設情境(約5分鐘)

  在課的開始,我要求學生們舉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所應用到的有關計算機的例子,如:聽MP3,看電影,玩遊戲,打字排版,畫卡通畫,處理資料等等,並告訴他們在現代社會里,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然後接著問他們知不知道計算機到底是怎樣工作的?透過這個問題引出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板出課題)

  在這個過程中,我讓學生們將課本學習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絡在了一起,這樣能夠激起他們對接下來的所要學習內容的興趣,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