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說課稿

《青銅器》說課稿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小學美術教材第七冊第18課《青銅器》一課。接下來,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為“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初步學會從銅色、銅型、銅紋、銘文等方面欣賞中國青銅器作品。青銅器豐富多彩的圖案是我國最為古老的繪畫寶庫。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饕餮紋、獸紋類紋樣,各種造型稚拙、富有意象氣息的造型和紋樣,展現人類早期繪畫的質樸美。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古代青銅器的藝術特點。

  難點:透過青銅器的藝術與文化,領略其魅力。

  三、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青銅實物、欣賞合作表等。

  學生:水彩筆、美術課本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進行視覺感官的認識和體驗,側重引導學生欣賞的體現過程,針對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般繪畫作品欣賞的初步知識和發表自我欣賞感受的能力,但對於陶藝作品這種立體造型作品的欣賞較為陌生,這就需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才能引起學生欣賞的興趣。激勵他們學習對青銅器的銅色、銅型和銅紋的欣賞,並引伸進行中外對比學習,更要激勵他們用自己的觀察、自己的體驗、自己判斷大膽地進行欣賞,發表自己經過欣賞對話之後的直觀感受。並採用表格式的方法,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感受進行分類記錄,透過評價激勵,引導生生互動,讓學生展開想象力,提高學生對美的事物能進行簡單評述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 激趣匯入,合作探“寶”

  首先我設計了情境創設,遊戲互動這一環節,教師播放編鐘彈奏樂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開始,讓每位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中找老師帶來的禮物,當個考古專家把手中的青銅器挖掘出來,引出課題引導學生透過遊戲互動,體現新課標中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理念。

  (二) 欣賞感受美,瞭解青銅

  首先,出示餘姚博物館本土出土的青銅圖片,引導學生自主欣賞。

  讓學生賞後探究總結:青銅器用途宮殿:出示最早的青銅器——鼎(用於煮食物)→祭祀、宴請賓客、隆重儀式→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欣賞不同用途的青銅器:酒器、食器、兵器、水器、樂器、雜器。讓學生直觀感受其造型的多樣性。

  青銅器——銅色宮殿① 欣賞青銅圖片,青銅器是用紅銅加入錫、鉛等其他化學元素,成為新的一種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後,其銅鏽呈青綠色而得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感受

  青銅器——造型宮殿① 四羊方尊: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鬼斧神工,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範鑄法)

  蓮鶴方壺:我國春秋時期青銅禮器,蓮上之鶴,歸納了春秋時代青銅禮器總的風格與趨向,被譽為“時代精神之象徵”。(失蠟法)

  ② 欣賞代表性青銅器後母戊鼎(範鑄法)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其結構,耳、腹、足各部分的用途特徵。

  ③ 欣賞鳳鳥青銅器,讓學生觀察並與畫中和生活中的鳥作比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回答。

  ④ 出示動物造型青銅器圖片,師:為什麼要用這些動物做造型?有什麼寓意?學生猜一猜祖先當時的想法。學生小組討論欣賞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青銅飲酒器圖片。

  青銅器——紋樣宮殿① 小遊戲:看一看,紋樣連一連?動物紋佔中國青銅器的主題,統治了1500多年的歷史,一開始就以動物紋為主要內容。更是延續了早期石器時代的特色,加以創新改造。② 把龍、鳳、虎的紋樣和影象作比較特徵,瞭解不同紋樣內含的意義。引導學生自由回答,是把生活中想象中的形象進行誇張變形。再欣賞青

  引導學生探究紋樣意義,崇拜神獸,權力的象徵並表達美好願望。欣賞不同種類紋樣的青銅器,波紋、幾何紋、火紋,感受其豐富的紋飾,引導學生髮現重複對稱,排列組合之美。③ 再欣賞龍虎紋、獸羊紋兩種不同動物相結合的紋樣。

  青銅器——銘文宮殿

  ①青銅器銘文也稱金文,記事、詔令等作用,商代到春秋時期的銘文是鑄造出來的,為我們後代人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② 引導學生欣賞代表青銅器後母戊方鼎,據考古專家認為:是商王為了祭祀他那已經去世的名叫戊的母親而鑄造的鼎。其他不同位置(器物底部、器物腹壁內側、器物腹壁外側)刻有銘文的青銅器。

  (三)發現探究美,小組合作

  首先出示實物青銅器,小組合作填寫欣賞表格(從用途、造型、紋樣三方面進行觀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請學生代表上臺總結小組欣賞探究後的成果。

  (四)創造展示美,動手實踐

  首先教師示範修補青銅器,當個小小修補專家:出示圖片,出土的青銅器大多都是殘破的,根據你手中已有的青銅器造型和紋樣,把殘缺的部分修補完整。

  (五)師生展評,課堂拓展

  ① 作品展評,教師請學生代表上臺從銅型、銅紋等方面說說你想收藏哪一個青銅器?

  再欣賞圖片,敬佩古人的智慧,學習古人創新的精神,將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進行傳承和創新,運用到現代青銅藝術品的鑄造中來。 ②代人古為今用,把青銅器作為中國元素運用到現代平面裝飾上來,美化生活。③ 欣賞印章、篆書書法作品,銘文不僅是研究中國歷史的重要材料,也為研究中國漢字,直接促進書法藝術發展提供了珍貴資料。著名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在生活中發揚學習古人不斷創新的精神,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板書設計

  青銅器

  用途 廣泛 煮食→祭祀→權力

  銅色 莊嚴

  銅型 精緻

  銅紋 獨特

  銘文 記事、詔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