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通用6篇)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通用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執教的《電磁鐵》一課,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容。電磁鐵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磁化而產生磁力的裝置。電磁鐵是電生磁的最直接應用,電磁鐵又廣泛應用在各種用電器中。電磁鐵結構簡單、製作容易、呈現的現象有趣,可以開展適合學生水平的多種研究。本課屬於實驗探究課。教學內容有兩大部分組成:1、製作鐵釘電池鐵,2、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主要是引導學生透過製作電磁鐵的過程來尋找它的相關特性,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培養。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也為後續學習《電磁鐵的磁力》內容打下了基礎。

  二、設計思路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對本課內容做了如下設計:

  1、從移動大頭針的遊戲匯入,讓學生認識什麼是電磁鐵。

  2、在製作電磁鐵時,採用圖片與教師演示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電磁鐵的做法,並且讓每個組製作兩個線圈纏繞方向相反的電磁鐵,為第三個活動做鋪墊。

  3、讓學生用自己製作的電磁鐵去吸大頭針,透過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來感知電磁鐵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性質。

  4、從磁鐵有南北極引入到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呢?讓學生先猜測,再討論用什麼方法來驗證,然後統一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法,用小磁針來檢測,並讓學生明確:只有一端吸引還不能判斷南北極,要同時滿足相吸和相斥兩個條件才可以。

  5、讓學生看統計的結果,從中發現各個組的南北極不一致,再問:是什麼原因影響的呢?引入到電磁鐵的南北極與什麼因素有關這個探究活動中來。在活動中提醒學生實驗只能改變一個條件,然後讓各組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因素來進行探究。

  三、重、難點的處理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發現電磁鐵的基本性質,發現電磁鐵具有南北極並且可以改變的特點。教學難點探究電磁鐵的南北極改變與哪些因素有關。在處理重難點的問題上,我採用教師引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讓學生親歷探究的過程,透過猜測,驗證,並在活動中仔細觀察現象,分析得出結果。比如在探究電磁鐵的南北極與什麼因素有關這個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觀察各組的統計結果,發現各組的南北極不一致,再提問:為什麼它們的南北極會不一致呢?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後讓學生猜測原因,並提出驗證的方法。最後,在學生明確實驗方法的基礎上,選擇一個因素來進行驗證,得出結論。

  四、材料的選擇

  本課是實驗探究課,準備的材料也比較多,教師準備的材料有:電磁鐵、大頭針、磁鐵、導線、電池。為每組學生準備的材料有紅色和灰色的導線各一根,鐵釘2枚,大頭針一盒,裝有電池的電池盒一個,小磁針一個,記錄單2張不足:

  1、鐵釘的退磁效果不好,斷電後可能還有磁性,在確定電磁鐵的南北極時可能會影響結果。

  2、導線較硬,學生纏繞時會有困難。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第九章《電與磁》的第四節《電磁鐵》,本節內容是繼上節課“電生磁”之後的應用性學習,是電流磁效應的重要應用,透過電磁知識在生活生產中應用的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好的體現了課程標準“從生活走向物理,以物理服務於生活”的理念。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動腦完成電磁鐵的實驗,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歸納出電磁鐵的優點和怎樣使電磁鐵的磁性更強。本節課探究結論由學生自己得出,易於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電磁鐵,會製作簡單的電磁鐵,瞭解電磁鐵的工作原理。

  (2)正確理解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大小、線圈的匝數和有無鐵芯有關。

  (3)瞭解電磁鐵的優點,知道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電磁鐵。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同學們自己設計進行實驗,探究電磁鐵的優點和增強磁性的方法,體會“對比法”“控制變數法”“轉換法”等物理實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絡,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界的奧秘,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實態度,學生之間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實驗,培養合作意識。

  4、教學重點:

  電磁鐵的優點及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5、教學難點:

  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中“控制變數法”的應用。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以學生實驗為主,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學生觀察、實驗、分析、討論後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

  四、說學情分析

  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透過觀察、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後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歸納、總結出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學生已經做過通電螺線管的實驗,有一定的經驗,但本實驗不好做,效果可能不太明顯,需要老師的引導。

  五、說教學流程

  整個課堂分為兩大塊:一、探究電磁鐵的優點 二、探究怎樣使電磁鐵的磁性增強。

  一、探究電磁鐵的優點

  1.教師演示:桌子上有一堆廢銅爛鐵,怎樣把銅和鐵分開?3種方法讓同學們說出那種好。影片“電磁起重機”的工作。

  2、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目的。

  3、啟發思考:我們用了電磁鐵,電磁鐵相對於永久磁鐵有那些優點呢?

  利用對比的方法,完成表格中要探究的任務,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初步體驗探究過程,提高探究能力。

  二、怎樣使電磁鐵的磁性增強

  4、影片“磁懸浮列車” 引入怎樣增強電磁鐵的磁性的探究。

  提出問題: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

  器材:

  設計實驗:在設計實驗時候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數法”去進行實驗,在顯示磁性強弱的時候,引導學生透過看吸引大頭針的數量來感受磁性的強弱,體會“轉換法”的思想。

  動手操作: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操作,及時給予指導

  分析歸納:有多組同學說出他們的實驗現象

  得出結論:有多組同學說出他們的實驗結論

  討論交流:給同學們一定的時間討論實驗存在的不足的地方,交流怎樣才能讓實驗更完善。

  5、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穫與體會。

  6、鞏固練習,使學習的知識得以應用。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電磁鐵》是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九章第四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繼上節課“電生磁”之後的應用性學習,是電流磁效應的重要應用。本節課透過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怎樣使電磁鐵的磁性更強,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動腦完成電磁鐵的實驗,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歸納出電磁鐵的特點和磁性強弱的決定因素。本節課探究結論由學生自己得出,易於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關於電磁鐵的應用方面主要體現了“物理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瞭解什麼是電磁鐵,知道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②、瞭解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①、經歷探究電磁鐵的過程,體會控制變數的方法。

  ②、體會評估和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應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探索科學的樂趣,養成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4、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過程。

  5、教學難點:體會控制變數的方法。

  三、說教法和學法

  這一章的知識比較抽象、難理解,所以為了化難為易,本節課我以實驗為主,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

  四、說學情分析

  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透過觀察、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後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歸納、總結出說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學生已經做過多次實驗,有一定的經驗,但本實驗不好做,效果不太明顯,需要老師的引導。

  五、說教學過程

  1、複習舊知識,,注重知識的聯絡,以便更好的學習本節課的知識。

  2、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目的。

  3、啟發思考:若在螺線管中插入鐵芯,它的磁性會發生怎樣變化?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後,引出電磁鐵的定義。並提供器材給學生,自制電磁鐵。

  4、提問學生電磁鐵在什麼情況下有磁性,什麼情況下磁性消失?從而匯入實驗探究的目的。

  5、根據想要探究的目的,由學生說出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的目的、實驗方法,主要是想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體驗探究過程,提高探究能力。

  6、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並得出結論。

  7、引導學生根據以上實驗探究,總結電磁鐵的優點。

  8、透過學生的預習及查閱相關資料,由學生說出電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9、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穫與體會。

  10、鞏固練習,使學習的知識得以應用。

  11、佈置作業。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玩轉電磁鐵》這節課是大象版科學教材第三單元《玩具總動員》中的第二課。本單元是這本書中培養“表達與交流”能力的第二個綜合探究活動單元。在學習中學生將親手拆裝玩具,研究它們的構造;拆裝小電機,探究小電機轉動的秘密;製作電磁鐵,研究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奧秘;親手製作自己喜歡的玩具,體驗創新的快樂。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後,讓他們透過資訊釋出會的形式進行表達與交流,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相互促進提高。

  《玩轉電磁鐵》這節課從學生關注的焦點“小電機”入手,讓學生開啟小電機仔細觀察,弄明白其結構,從中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猜想的基礎上,寫出驗證方案,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後透過電磁鐵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拓展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說目標

  透過對教材的分析並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我為本課制定瞭如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能產生磁,並瞭解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2、瞭解電磁鐵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1、透過活動讓學生從觀察、體會中得出猜想,在操作實驗中,歸納總結出電磁鐵的磁性大小與線圈匝數、串聯電池節數等因素有關。

  2、體會控制變數和對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大膽想象、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養成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

  三、說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2、教學難點:設計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方案並進行實驗操作。

  四、說教學準備

  “釣魚”比賽裝備和電磁鐵實驗裝備若干套。

  五、說教法、學法

  透過對教材的分析並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我確實的本課重點是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學時決定採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透過“釣魚”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觀察、體會、發現問題、產生猜想,進而提出問題,在歸納電磁鐵磁性的大小是否與線圈匝數有關;電磁鐵磁性的大小是否與串聯電池節數有關的基礎上,小組合作選好要驗證的問題,擬定出實驗方案,然後進行操作實驗,總結得出結論。

  六、說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共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氛圍,激趣引入

  1、師: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段經典動畫片,請大家欣賞。誰知道在剛才的動畫片中,小老鼠用來打敗貓的裝置是什麼?對了,就是電磁鐵。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電磁鐵,知道電磁鐵通電後有磁性,斷電後磁性消失。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玩轉電磁鐵。

  2、下面我們要用電磁鐵分組進行一次“釣魚比賽”。請大家先來看比賽規則(杯蓋裡的小釘子是要釣的“魚”;空杯子是“漁簍”;纏著線圈的螺絲釘是“釣魚杆”;每組四個人分工合作,一個人負責拿“魚杆”,一個人負責拿“魚簍”,兩個人負責接線頭。比賽開始後,負責接線的兩個人把線圈的兩個線頭接到電池的正負極上(有兩節電池的串聯起來用),負責拿“魚杆”的從杯蓋裡釣“魚”。釣到“魚”後,負責“魚簍”的把“魚簍”伸過去,接線的人鬆開線頭,讓“魚”掉到“魚簍”裡。每個組只能釣1次,比賽看哪一組釣的“魚”多)。看明白後,先分好工實驗一次,然後我們再正式開始比賽。

  3、實驗後正式開始比賽。比賽結束後彙報結果。

  4、結果顯示有的組釣得多,有的組釣得少。有人說是個別負責拿“魚杆”的水平太差呢?我們換換分工再試試。

  5、怎麼還是他們那一組釣得多呢?再換換分工試試。

  6、換了三次人,都是這一組釣得多,什麼原因呢?有些同學已經猜到了,是“釣魚杆”的原因,那麼“釣魚杆”有什麼區別呢,請大家轉一轉看一看。我們知道,“釣魚杆”其實就是電磁鐵,釣魚多的電磁鐵磁性就大,釣魚少的電磁鐵磁性就小。透過剛才的比賽和觀察,你覺得電磁鐵磁性的大小可能與什麼有關?

  在學生積極的思考中,教學進入

  第二個環節:大膽猜想,提出問題

  1、同學們剛才提出的想法,歸納起來主要有這2個方面:

  電磁鐵磁性的大小可能與線圈匝數有關

  電磁鐵磁性的大小可能與串聯電池節數有關

  2、我們提出的想法只能算是猜想,怎樣才能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需要我們設計科學的實驗方案,透過實驗來證明。

  在學生躍躍欲試,熱情高漲中,教學進入

  第三個環節:設計方案,實驗驗證

  1、請各個小組自己選擇一個問題,然後制定實驗方案。

  2、互相交流,完善自己小組的實驗方案。

  3、根據方案各組進行實驗,並且及時記錄實驗的現象。

  4、彙報試驗結果和體會。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詳細的彙報,得出結論。

  5、引導小結。

  透過交流,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結論:電磁鐵的.磁性大小與線圈匝數、串連電池節數等因素有關。

  在學生得出結論,興奮不已時,教學進入

  第四個環節:聯絡實際,延伸拓展

  由於電磁鐵通電時產生磁性,斷電後磁性消失,而且磁性大小可以控制,因此,電磁鐵在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廣泛應用。請大家想想我們身邊哪些地方用到了電磁鐵。交流後完成荷花圖。

  在學生意猶未盡,不停的思考中,教學進入

  第五個環節:總結點評,引發思考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教師點評:小小電磁鐵,奧秘真不少,相信透過這節課,你對電動玩具的認識會更清楚,下節課我們就需要自己製作電動玩具了,希望同學們下去後多動腦筋,爭當小小發明家。這樣結束全課,學生一定會對下節課充滿期待。

  七、說板書

  這就是我設計的板書,重點突出,簡單明瞭。

  八、說設計特點和反思

  小學科學課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科學啟蒙課程,要讓孩子在快樂輕鬆的學習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對老師來說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這就要求老師不僅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同時還要掌握合適、合理的方法正確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在科學活動中的合作與交流能力,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的好習慣,為以後的科學學習打下基礎。

  《玩轉電磁鐵》是五年級科學課中的一個開放性課題,我大膽而創新地處理教材,並在教學過程中確立了“注重經歷、合作探究、體驗發現”的全新教學理念。課堂設計以探究為中心,注重三維目標有機整合。注重以人為本,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運用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去感受,去發現,去領悟,真正讓學生在“動手做”中體驗、成長。教學設計具有創新意識,引入部分創設有關電磁鐵的動畫片和“釣魚”遊戲情景,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在猜想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然後寫出實驗方案,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透過電磁鐵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拓展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設計很好地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科學,從科學走向社會”的理念。全課設計思路清晰,用有關電磁鐵的動畫片匯入,然後透過“釣魚”遊戲提出質疑——大膽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探究——彙報交流——拓展創新等一系列探究活動,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真正體現了《科學課程標準》中的“以探究為核心”的全新教學理念。課堂中,所有學生都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始終懷著興奮之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學習,探究。他們的動手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我努力讓這節課成為真正體現新課程標準理念的科學課。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5

  一、教材學情分析:

  學生的知識基礎是三年級“磁鐵”以及上一課時“電和磁”相關知識。電磁鐵是用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磁化而產生磁力的裝置。電磁鐵是電生磁的最直接應用,電磁鐵結構簡單、製作容易、呈現的現象有趣,可以開展適合學生水平的多種研究。

  主要有兩大活動:一、製作鐵釘電磁鐵;二、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這兩大活動之間是線型結構,後者以前者為基礎。“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又有兩個主題活動:1、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2、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兩個主題活動,也是線型結構。而 “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個主題活動中,“線圈繞線方向與電磁鐵南北極關係”、“電池連線方法與電磁鐵南北極關係”等探究活動,是輪型結構,更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但在電磁鐵南北極的探究活動中,要受到“線圈繞線方向”、“電池連線方法”變數的影響。因此,引導學生控制好變數進行實驗探究,是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磁鐵科學認識的關鍵。

  設計理念:

  以學生原有認知為基礎,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建構科學新概念。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改變電池正負極的連線方法或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2、過程與方法:製作鐵釘電磁鐵;做研究電磁鐵南北極的實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認真細緻、合作研究的品質。

  教學重點:

  製作鐵釘電磁鐵;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或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教學難點:

  控制一定變數,做研究電磁鐵南北極的實驗,透過分析推理,幫助學生建立“改變電池正負極的連線方法或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這一科學概念。

  二、教法分析

  1、透過複習創設情境,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將相關的舊知識進行整合,產生新的研究問題。任務自主驅動,指明探究方向。

  2、在有結構的探究活動中,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磁鐵”的科學概念:首先是學生動手製作,其次是描述通斷電流時看到的現象,本質上就是引導學生感知電磁鐵基本性質的過程,最後透過取名字,建立電磁鐵概念。透過組織學生製作電磁鐵,來驗證先前的設想,引導學生經歷一個“提出問題→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

  3、“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 的探究,再次體現鬱波老師所倡導的科學教學的主方向: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科學概念。組織學生用“指南針測試法”來驗證電磁鐵的南北極,從而建立電磁鐵也有南北極這個概念;從交流中學生會很自然地發現,有些組的鐵釘的南北極不一樣,從而過渡到“電磁鐵的南北極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又一次經歷一個“提出問題→計劃制定→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透過對比分析並依託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或改變線圈繞線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這個科學概念。

  4、對比,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學生在對比中,找到電磁鐵與普通磁鐵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從而認識到兩種事物之間的聯絡。以“對比梳理”之方式作總結,不僅僅達到加深對電磁鐵的認識之目的,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實現舊知與新知在頭腦中的重組與建構。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12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電磁鐵》。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 教學材料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來對本節課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電磁鐵》是小學科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課。本課是學習了電和磁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電磁鐵與電和磁的關係。電磁鐵實際上就是在通電狀態下產生磁性,斷電磁性消失的一個裝置。由於本課要探究的知識點比較多,所以我分兩個課時來完成,我設計的是第一個課時,這個課時主要教學內容有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組裝一個電磁鐵。

  第二部分,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第三部分,瞭解電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說學情

  透過兩年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已具備了初步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此基礎上我們還要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如: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等。

  3、說教學目標

  根據這一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什麼是電磁鐵以及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那些因素有關。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做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實驗,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要會學科學、用科學。意識到電磁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

  4、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組裝一個電磁鐵,應用自己組裝的電磁鐵去驗證電磁鐵磁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讓學生探究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實驗法、觀察法,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觀察分析等獲得知識和技能,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達到動口、動手、動眼、動腦,提高科學素養的目的。

  三、教學材料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導線、鐵釘、電池節數、大頭針

  四、說教學過程

  1、激趣匯入。

  我播放一個生動形象的影片來導課,讓學生觀看後會感受到

  電磁起重機的神奇。(這樣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為下面的知識做鋪墊)

  2、動手製作。

  電磁起重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磁力呢?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個電磁鐵吧。學生認真觀察電磁鐵的結構,說說你們組會做了嗎?從而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合作做電磁鐵。便用比一比的方式看看那組做的磁力大。(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小組分工是否合理、操作是否得當。對於他們的成果,要給足時間,讓他們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在交流中,學生會發現有的組的電磁鐵吸的鐵釘多,有的組吸的鐵釘少。

  3、動手實驗。

  探究電磁鐵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我放手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尋找證據——得出結論的過程。首先由學生對這個問題作出猜測,學生可能會說跟電池的節數、導線的粗細、和線圈的纏繞圈數有關。這時,我及時設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呢?學生就會建議用實驗來驗證。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選取兩種猜測來驗證。從而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老師提供的實驗器材,設計出實驗方案,然後分工協作,動手實驗,再根據實驗現象歸納總結出結論。(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瞭解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小組成員分工是否得當、實驗操作是否規範等,對存在問題的小組及時幫助、糾正。對於學習小組歸納的結論,要給以充分展示和討論交流的時間)。最後歸納出正確結論:電磁鐵大小與電池的節數和線圈的纏繞圈數有關。

  4. 實踐運用。

  我藉助一組圖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電磁鐵的應用非常廣泛。(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與科學有關的問題)

  5.自主小結。

  透過想一想本節課中你學到了什麼的方式來總結本文知識點。(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樂趣,又培養他們總結概括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電磁鐵

  電池的節數

  磁性的大小有關

  線圈纏繞的圈數

  我的板書設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總結概括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