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抒情的散文摘抄

寫景抒情的散文摘抄

  導語:如若和城裡的柏油馬路相比,故鄉的土路確實有太多的缺憾與不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寫景抒情的散文摘抄,歡迎借鑑!

  韻味北京

  北京這個陽光明媚的早上,特別想出去走一走,我喜歡在風景裡遊蕩,找尋創作的源泉。無論那些遠的、近的風景,我總習慣沉醉其中,慢慢體悟,慢慢發現,慢慢探索······

  走在筒子河的岸邊,用耳機隔絕了吵鬧的遊客呼喊和車水馬龍的喧囂,笑著面向陽光與水面,高高的宮牆投射在靜靜的水面,映紅了那一片河水。我知道,這是它在向我訴說歷史,我看得出神,好似已經穿越到了那個風起雲湧的朝代,看著那些身著官服的或清或貪的官員穿梭在這紫禁城內外,這個千年來就是國家政治中心的地方正悄悄見證著朝代的興衰。漫步水畔,我用這一次遐想把歷史定格在了腦中。

  信步走進景山公園,這裡是北京城的中心點,登高遠眺,紫禁城盡收眼底。宮牆內的建築鱗次櫛比。奢華,我腦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詞就是奢華。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那皇帝呢?皇帝的生活我們只能在現在的電視劇裡看到了,很難想象當一個泱泱大國的一切全部由一個人專治的樣子,至少我們在現代社會很難體會到。觸控著公園內的古蹟,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對於歷史來說,已然物是人非,誰能想到北京在千年之後的飛速發展,古老的北京一直在不斷的創新、發現。

  出了景山我漫無目的的閒逛,不知不覺走到了南鑼鼓巷,這個文藝青年們喜歡聚集的地方,老北京的衚衕文化在這裡被宣揚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在改造過的街巷裡,各種特色商店林立,我曾經幾次來過南鑼鼓巷,可是這次我想找一找不同的體驗,我拐進了蓑衣衚衕,看著那些沒有經過改造的古老四合院,好似走進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時值中午,想找些吃的,南鑼鼓巷不缺少特色小吃,而我只想找一找老北京的特色,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吸引了我的眼球,招牌不大,門口掛著的幌子上寫著滷煮火燒,這可是能足夠挑起我味蕾的一種食物,走進店裡,店面不大,但也擠滿了人,排著隊終於端起了一碗滷煮,一碗下去,大汗淋漓,好個暢快。

  由南向北我走出了南鑼鼓巷,向西一直慢慢的走著,不知不覺走到了菸袋斜街,可別小看這短短的200多米的小巷,菸袋斜街可是老北京歷史最悠久的斜街,街兩旁擠滿了各種特色商店,街道上也擠滿了國內外遊客,穿梭在人流如織的街巷裡,想象著百年前老北京人在這條街上的生活。走出斜街就是有名的銀錠橋了,在橋上若是晴天據說能看到遙遠的西山,也就是燕京八景中的“銀錠觀山”。過了銀錠橋,好好逛逛什剎海的衚衕,這時,耳機裡適時傳來了我非常喜歡的那首李健的《什剎海》,歌聲非常應景,讓我在過去與現實中慢慢體驗什剎海的美景。沿著什剎海迤邐的河岸四周,形成了不規則但密織如網的衚衕,這些衚衕依勢而建,自然天成。在這裡,隨便走過一家不起眼的院門,都可以發現歷史的蹤跡。

  衚衕、後海;紅牆、綠樹;悠閒地走在人來人往的衚衕裡,享受著下午的陽光,偶爾停在小橋流水人家的後海岸邊,那悠長濃厚的京味文化便融化在了空氣裡,浸潤著靈魂······

  老北京的韻味就這樣在衚衕裡、在心裡渲染開來,無需刻意找尋,經過歷史的洗禮,時光的沉澱,一座既古典又現代,既時尚又青春,既保守又開放的都市畫卷慢慢在眼前,在心田鋪展開來。

  正如著名音樂人小柯說的那樣:我認為,北京是世界上最好玩的地方。

  秋韻十里

  長堤十里,秋水一方,千畝荷。

  滿目碧綠在遼遠處,漸漸接入天際。

  夏日裡那溫婉又嬌豔的荷花,早已隨秋風凋零而去。荷葉依然亭亭如蓋,就像一群高傲不羈的調皮少年,一陣風吹過,滿塘擠擠挨挨搖曳舞動著,捲起一波又一波或雜亂、或富有節奏的長短綠浪。蓮蓬飽滿樸實而又挺拔壯碩,與荷葉的柔軟順從不同,它們高聳在荷塘裡,稜角分明、堅硬。

  荷塘邊的草叢中,幾隻野鴨慵懶的趴臥著,偶爾探出頭來,叼幾口青草,低嘎的叫個兩三聲,享受著獨屬於鴨的單純世界。

  與野鴨的慵懶與單純不同,蝴蝶們則要歡快活躍許多。

  不知是在尋覓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氣,還是在向遊人展示自己獨特的優美舞姿,蝴蝶一群群煽動著多彩的翅膀,在荷葉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變幻著舞姿,一會兒飛降到高高的蓮蓬上,一會兒又悠悠然飄落在荷葉端。它們和那些不知名的飛蟲交相舞動,活力四射,彷彿在認真表演一曲動人的樂章,明豔照人極了。

  這荷塘、野鴨、蝴蝶與飛蟲構成的美景,動與靜相得益彰,雖沒有大城市的繁花似錦,也沒有《西洲曲》裡姑娘採蓮的溫情暖人,卻另有一番原生態的韻味,獨特生動,讓人駐足,流連忘返。

  垂柳依依,陽光和煦,溫暖舒適。

  閒散的遊人,三三兩兩漫步在長堤上,迎面吹來幾縷風,垂柳飄搖依依,柔軟如姑娘的眼波。

  金秋十月,適值秋實累累,綴滿堤壩兩岸的各色果樹。果子們一串串,一簇簇,誘人招搖,驚豔了遊人們平素淺淡的眉眼,也撩撥起了孩童們頑皮淘氣的心。

  大人們四顧微笑著,不時被哪棵樹上的果子吸引,停下來按動相機拍照。在各色果樹中,山楂和柿子樹尤其搶眼,因到了成熟收穫的季節,紅彤彤、金燦燦的擺著各種令人垂涎的姿態,令遊人們驚喜連連,不時按動快門來幾張特寫,偶爾還摘下一兩顆加以品嚐。

  孩子們卻一刻也不肯安靜,他們歡笑著、打鬧著、奔跑著,嘰嘰喳喳的嬉鬧聲,響亮在碧空四野。偶有幾個孩子惡作劇,拿小石塊去撩撥塘邊休憩的野鴨,野鴨們一時間變得好靈活,驚叫著撲稜稜飛起,落入到荷塘更深處。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在城裡人優哉遊哉,滿腔小資情懷享受這秋韻美景時,農人們一派繁忙,卻也滿心愉悅。

  遠處荷塘裡的白蓮藕,在泥塘中已安睡了數月,此時片被農人吆喝著挖起,胖乎乎雖沾滿了黑黑的泥巴,卻依然如孩子的'嫩白小臉,惹人千般憐愛。

  大貨車沿著堤壩轟隆隆的開來了,離開荷塘的蓮藕們,彷彿還沒有睡醒,一片懶洋洋、慢騰騰,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將成為菜餚的命運。農人們把蓮藕一批批的裝到貨車上,司機哼著歡快的小曲,蓮藕們被快快樂樂的運走了。

  堤壩外面那新收的苞米和稻穀,雜亂的堆積在晾曬場上,農婦們扎著彩色頭巾,在不停翻曬著,望一眼,新米的香味彷彿已溢滿了唇齒之間。

  淺秋平淡少人語,暮秋寂寥多閒愁。

  而金秋,就是這麼喜洋洋,暖洋洋。這果實累累、長堤綠樹、藍天白雲交織在一起,是充實,是喜樂,是城裡人心頭對大自然的牽念,更是她們袖中指尖,想輕輕觸控的溫暖。

  而在農民的眼裡,這豐收與繁忙,這曬黑的粗糙肌膚,這額上的縷縷汗水,是滿足,是幸福,更是他們一年四季,對收穫美好的期盼。

  春風十里惹人醉,秋韻十里,溫暖了一季,溫暖了的心房,更是溫暖了我們遊蕩的靈魂與信仰。

  大瀲山水

  詩是美麗的,大瀲村是一首清澈幽遠而美麗的詩。

  如火的七月,我們驅車曲徑山路遠,放眼迷霧群山綠;村舍瓦屋緣溪散,蟬音鳥吟夏正濃的婺源縣大瀲村,宛如進入了一個世外桃園。

  大瀲村,村子不大,百來戶人家,星星點點、高高低低散落在山澗的兩旁,清清的流水跌宕而下,時而轟然作響,跌濺成珠花碎玉,時而蜿蜒匍匐而行,羞澀矜持宛如處子。

  沿著山澗行走,溪床上光怪陸離的卵石在陽光的照射下,晃漾著玄妙的光影。水深處,一群群小魚聚集在磐石的青苔邊,悠然自得,享受著大山的安寧與溪水的清澈。

  依著村旁的古樹,追尋著村民遼遠的腳印,村民告訴我們,大瀲村建村於南宋,村裡人大多姓詹。那時,村子的詹姓始祖,口中吟誦著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詩句,信步來到這個亂山深處,目睹這裡的大好山水,搭草棚,起炊煙,居住勞作,並將村子取名瀲川。

  走入村子,只見村子沿著溪水順著兩側山體鋪開,高低錯落。溪旁或院子裡的梨樹和桃樹,在陽光的照耀下,其葉片美得讓人有點眩暈,綠得有些讓人迷醉。行走於麻石鋪就的路面,佈滿青苔的石縫長滿了綠油油的雜草,雜草上開著星星點點的野花。

  折進村子逼仄的巷道,回頭而望,巷道在身後泛著暗淡的光澤......

  黃昏時分,回到村口,坐在石橋上休息,石橋下的溪水潺潺地流著,牧童裸露著胴體在小中嬉戲,路邊樹林中的野花靜靜地開著,小鳥喳喳地叫著,山間樹梢沉澱了幾分霧色,讓村子顯得更加寧靜、朦朧、嫵媚與神秘。

  朦朧中,村裡有人升起了炊煙,嫋嫋娜娜,絲絲縷縷,宛如一抹抹淡淡的鄉愁,更如一席席裏殿的輕紗,而那緩緩流過的溪水,卻像一首清澈幽遠的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