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引導語: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大家是否學習過呢?下面就是《書湖陰先生壁》的閱讀練習題,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王安石(1021-1086)

  《書湖陰先生壁》為七言絕句,是王安石住在金陵(現在江蘇南京市)時為友鄰而作。

  古人有在牆壁上題詩的習俗,有些題壁詩就眼前景物寄託詩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則直抒胸臆,這首詩屬於前一類,寫的是湖陰先生的住宅,卻寄託了詩人的閒適心情。湖陰先生是北宋隱士楊德逢的別號,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鐘山半山上,叫“半山園”;王安石罷相後也住在鐘山,跟他成了鄰居,時有往來。這首詩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其時詩人62歲。

  茅簷長掃靜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書湖陰先生壁》:選自《王荊文公詩箋》。

  ①“長掃”的`“長”,有“常”義,長掃即經常打掃。

  ②“靜”,通“淨”。

  ③畦(印),田園中的小區。

  ④護田,將田周邊的水寫成有情之物,彷彿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稻田,不使受到侵犯。

  ⑤排闥(伯),把人在門中可以看到兩座山,說成山不請而自將青色送人門中,山也成了有情之物。

  按:“護田”一語出自《漢書·西域傳》,指漢王朝派兵保護墾田事。“排闥”一語出自《漢書,樊噲傳》,大意是,漢高祖臥病,不接見任何人,樊噲卻不顧禁令,排闥而人。

  這首詩先寫庭院之內,後寫庭院之外。院內:簡樸的居室,異常潔淨,臺階上沒有苔蘚,顯得光潔可愛;院子裡花木成行,散發著清香。院外:有山有水有田,滿眼青綠,顯得恬靜、優美。

  從環境看,它遠離塵囂而風景優美,適合隱士的意願;從院內看,住宅簡樸,符合隱士的性格;從主人的生活狀況看,他與世無爭,以打掃庭院,手栽花木自娛,正是隱士的生活習慣。

  讀這首詩要注意兩點:一是詩人罷相後對世事的淡泊心情,對湖陰先生的隱居生活頗有豔羨之意;二是煉字好,特別是“護”“排”“送”諸字,把山和水都寫活了,值得品味。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選一)》閱讀答案

  茅簷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①送青來。

  【注】①排闥:闖進門來。闥,小門。

  19、“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0、結合全詩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http://www.ruiwen.com/wenxue/)

  19、該句使用了擬人的手法。寫開門見“山”,“兩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蒼翠的山色“送”進門來。或化靜為動,化無情為有情,賦予山以靈性,生動地寫出了田園風光的盎然生機。20、寫出了詩人身處其間的愉悅,表現了詩人對這種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2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