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理論教學課件

汽車理論教學課件

  導語:汽車是指由動力驅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下面小編分享汽車理論教學課件,歡迎參考!

  一、汽車發動機

  基本工作原理是將燃油在密封汽缸內燃燒,使氣體膨脹時的熱能推動活塞作功,轉變為機械能為汽車的行駛提供動力。

  ㈠發動機的分類。

  按燃料分:汽油、柴油、天然氣等發動機。

  按冷卻方式分:水冷式、風冷式發動機。

  按進氣方式分:自然吸氣式----空氣靠活塞的抽吸作用進入氣缸內。增壓式----在發動機上裝有增壓器,氣體預先經過壓縮後再進入氣缸。

  按點火方式分:壓燃式發動機----利用氣缸內空氣被壓縮後產生的高溫使燃油自燃,如柴油機。點燃式發動機----利用火花塞發出的電火花點燃混合氣,如汽油機、煤氣機。

  按實現迴圈的行程數分:四衝程發動機----活塞移動四個行程或曲軸轉兩圈氣缸內完成一個工作迴圈。二衝程發動機----活塞移動兩個行程或曲軸轉一圈氣缸內完成一個工作迴圈。

  按氣缸數目分:單缸發動機、多缸發動機。

  按凸輪軸位置數量劃分:SOHC與DOHC發動機。

  SOHC----單頂置凸輪軸發動機,適用於2氣門發動機;

  DOHC----雙頂置凸輪軸發動機,適用於多氣門發動機。

  ㈡發動機的引數:包括髮動機氣缸數、氣缸的排列形式、氣門、壓縮比、排氣量、最高輸出功率、最大扭矩等。

  1、發動機缸數 汽車都用多缸發動機。排量1L以下用3缸;1.3L-2.3L多采用4缸;2.5L以上採用6缸;4L為8缸,5.5L以上用12缸。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提升功率。

  2、氣缸的排列 有直列立式、直列臥式、V型。應用較少的還有對置式、H型、X型、星型等。

  直列排法(L) 發動機的氣缸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維修方便、製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缺點是功率較低。一般5缸以下采用直列排法,少數6缸發動機也有直列排法,直列6缸的動平衡較好,振動相對較小。L4:表示直列4缸發動機。

  V字形排列(V) 6到12缸採用V形排列。優點是佔用空間小,可降低震動和噪音。V8結構複雜,成本高,使用較少。V12高階轎車採用。V8:表示V型排列8缸發動機。

  3、氣門數 國產發動機多采用每缸2氣門,一個進氣門一個排氣門。國外轎車發動機採用每缸4氣門,2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有的採用5氣門結構,3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提高了進、排氣效率,使燃燒更加徹底。5氣門結構複雜加工困難。國產新捷達王發動機採用了五氣門。

  可變進氣門控制技術VETC:透過改變進氣門開度來改變進氣量,提高發動機扭矩,豐田擅長此技術。

  4、氣缸的壓縮比 氣缸的最大容積與最小容積(或氣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之比,用ε表示。汽油機在運轉時,吸進的是汽油與空氣混合氣,壓縮比越大,壓縮終了的混合氣的壓力和溫度就越高,混合氣中的汽油分子氣化得更完全,燃燒更迅速更充分,輸出的功率大。低壓縮比(10以下)的發動機燃燒時間相對延長,增加了能量消耗降低了動力輸出。壓縮比越大發動機工作時抖振增大,壓縮比過大會出現“爆燃”和“表面點火”現象。爆燃會引起發動機過熱,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甚至損毀發動機。表面點火會增加發動機的負荷,使其壽命降低。

  壓縮比與燃油 壓縮比越大,要求使用的汽油標號越高。壓縮比低於7.5用90號汽油;壓縮比7.5~8.0用90或93號汽油;壓縮比8.0~10用93或95號汽油;壓縮比在10以上用97號汽油。如果使用低於建議標號的汽油,可能會產生“敲缸”、發動機振動加劇、不勻速等問題,損害發動機效能,縮短使用壽命。也不是汽油標號越高越好,因為氣缸的壓縮比、點火提前角等引數在出廠時設定好了,並對抗爆性較差的汽油設定了微調節程式,而對高標號汽油則沒有設定程式。盲目使用高標號汽油不僅是浪費,還可能會因其高抗爆性的優勢無法發揮而產生加速無力的現象。最好按說明書或油箱蓋上標明的選擇油號,同時考慮燃油質量的因素。

  5、排氣量 氣缸內活塞從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容積稱單缸排量,單位用升(L)表示。發動機所有氣缸排量總和為該發動機排氣量。排氣量越大,輸出功率就越高,加速性越好。

  轎車按排氣量分級:微型車排量≤l升;普通轎車>l升≤1.6升;中級轎車>l.6升≤2.5升;高階轎車>2.5升≤4升;特級轎車>4升。

  6、最大功率 功率的單位是馬力(PS)或千瓦(kw)。輸出功率用每分鐘轉速(r/min)表示,如100PS/5000r/min表示發動機每分鐘5000轉時輸出功率為100馬力。馬力決定車輛可克服阻力的速度。功率表現在高轉速,它決定了車子能跑多快。發動機的轉速增加,功率也相應提高,但達到一定的轉速後,功率反而呈下降趨勢。

  7、最大扭矩 扭力是指曲軸迴轉所做的功,它決定車行駛時可克服阻力的限度,包括加速性。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引擎驅動車輛時,最大扭矩一般在發動機的中、低轉速的範圍。隨著轉速的提高,扭矩反而會下降。

  發動機引數不僅要看功率同時要看扭力引數,以發動機處於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時的轉速值稍低為好。若一臺車的最大馬力、扭力發生在引擎低轉速,該車適合於低速行駛;若發生於高轉速該車適合於高速加速性。兩部車的扭矩不同,同樣300馬力,跑車的速度可到250公里/小時,貨車可能只有150公里/小時,但它能拖動30-40噸重的貨箱。

  ㈢四衝程汽油發動機工作原理 由進氣、壓縮、燃燒膨脹、排氣四個行程組成。

  1、進氣行程 曲軸帶動活塞由上止點向下上止點移動,進氣門開啟,排氣門關閉。氣缸內的容積增大,氣體壓力下降,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燃料經化油器與空氣混合後被吸入氣缸。當活塞移動到下止點時,氣缸內充滿了新鮮混合氣以及上一個工作迴圈未排盡的廢氣。

  2、壓縮行程 曲軸在飛輪的慣性力作用下旋轉,透過連桿推動活塞向上移動,進、排氣門關閉,氣缸內容積逐漸減小,氣缸內的混合氣被壓縮溫度逐漸升高。

  3、燃燒膨脹行程 火花塞點火,混合氣劇烈燃燒,氣缸內的溫度、壓力急劇上升,高溫、高壓氣體推動活塞向下移動,透過連桿帶動曲軸旋轉。這個行程實現熱能轉化為機械能,又稱為作功行程。

  4、排氣行程 活塞從下止點移動到上止點,排氣門開啟,廢氣隨著活塞的上行排出氣缸。由於燃燒室佔有一定容積,不能將廢氣排盡,殘餘的廢氣不僅影響充氣,對燃燒也有不良影響。

  排氣行程結束時,活塞回到上止點,完成了一個工作迴圈。隨後,曲軸依靠飛輪轉動的慣性作用仍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迴圈,週而復始,發動機不斷地運轉起來。

  ㈣渦輪增壓器(T)Turbo即渦輪增壓,簡稱T,一般在車尾標有1.8T、2.8T等字樣。

  發動機靠燃料在汽缸內燃燒產生功率,輸入汽缸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內空氣量的限制。如果發動機的執行效能已處於最佳狀態,再增加輸出功率,只能透過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來增加燃料量,提高燃燒作功能力。

  渦輪增壓有單渦輪和雙渦輪增壓,是指廢氣渦輪增壓,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它利用發動機排出廢氣的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的渦輪,渦輪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進來的空氣進入汽缸,提高發動機的功率,降低發動機的燃油消耗。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和調整一下發動機的轉速,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渦輪增壓器可提高發動機輸出功率10%以上。缺點是“滯後響應”,由於葉輪的慣性作用對油門驟時變化反應遲緩(1.7秒以上),使發動機延遲增加或減少輸出功率。對要突然加速或超車而言,瞬間會有點提不上勁的感覺。

  ㈤柴油發動機 與汽油發動機一樣,每個工作迴圈經歷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燃料在臨近壓縮終了時才噴入氣缸,在氣缸內與空氣混合。柴油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發,自燃溫度較汽油低,柴油發動機無需點火。柴油發動機主要分SDI與TDI兩種:

  1、自然吸氣直噴式柴油發動機(SDI)。用壓縮使氣缸內空氣溫度超過柴油的自燃點,再噴入柴油與空氣混合氣而燃燒。自然吸氣的升功率不是很高,轉速比汽油發動機低。

  2、渦輪增壓直噴式柴油發動機(TDI) 在柴油機上加裝了渦輪增壓器,使進氣壓力增加,壓縮比達到10以上,燃燒更加充分,可在低轉速下輸出較大的扭矩。

  二、離合器。

  位於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的飛輪殼內,用螺釘將離合器總成固定在飛輪的後平面上。離合器的輸出軸就是變速箱的輸入軸。在行駛中駕駛員根據需要踩下或鬆開離合器踏板,使發動機與變速箱暫時分離或逐漸接合,切斷或傳遞向變速器輸入的動力。主要作用:

  ㈠保證汽車平穩起步。起步前汽車處於靜止狀態,如果發動機與變速箱是剛性連線的,一旦掛上檔,汽車將由於突然接上動力而前衝,不但會損傷機件,而且驅動力不能克服汽車前衝的巨大慣性力,使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而熄火。

  起步時,利用離合器將發動機與變速箱分離,掛上前進檔後,再使離合器逐漸接合,由於離合器的主動、從動部分之間存在滑磨現象,使離合器傳出的扭矩由零逐漸增大,汽車的驅動力也逐漸增大,汽車平穩地起步。

  ㈡便於換檔。汽車行駛中為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要換用不同的變速箱檔位。沒有離合器將發動機與變速箱暫時分離,變速箱中齧合的傳力齒輪因載荷沒有卸除,齧合齒面間的壓力很大而難於分開。另一對待齧合齒輪因圓周速度不等而難於齧合,強行齧合會產生很大的齒端衝擊損壞機件。

  換檔時,利用離合器使發動機與變速箱暫時分離,原來齧合的一對齒輪因載荷卸除,齧合面的壓力大大減小容易分開。另一對待齧合的齒輪由於主動輪與發動機分開後轉動慣性很小,合適的換檔動作能避免或減輕齒輪間的衝擊,順利進入齧合實現換檔。

  ㈢防止傳動系過載 。汽車緊急制動時車輪突然降速,與發動機相連的傳動系由於旋轉慣性,仍保持原有轉速,會在傳動系統中產生遠大於發動機轉矩的慣性力矩,使傳動系的零件容易損壞。離合器是靠磨擦力來傳遞轉矩的,當傳動系內載荷超過磨擦力所能傳遞的轉矩時,離合器的主、從動部分就會自動打滑,起到防止傳動系過載的作用。

  三、變速器

  由傳動機構和變速操縱機構組成。傳動機構是改變轉矩方向和轉速,操縱機構是控制傳動機構,實現變速器傳動比的變換,達到變速變矩。機械式變速箱應用齒輪傳動的原理,變速箱內有幾組傳動比不同的齒輪,透過操縱機構使變速箱內不同的齒輪工作,即換檔。低速時讓傳動比大的齒輪工作,高速時讓傳動比小的齒輪副工作。

  ㈠變速器的功用:

  1、改變汽車行駛速度和輸出扭矩的大小,使汽車行駛速度和驅動扭矩適合不同的行駛條件。

  2、實現倒車。發動機軸只能向一個方向轉動,利用變速箱中設定的倒檔,改變輸出軸轉動方向來實現倒車

  3、實現空檔。可以在發動機工作且離合器接合的狀態下,變速箱不輸出動力。

  ㈡變速器種類:分手動M、自動A變速器。 A4:四速自動變速器。

  自動擋變速器

  P檔:停車,在車子停放或完全靜止時採用。

  N檔:空檔,車輛暫停時使用,如等候紅燈放行。

  D檔:行車檔。

  L檔:低速檔,用於爬斜坡或易打滑路面。

  Z檔:中速檔,在雪地或市區等情況下使用。

  OD檔:超速檔,用於高速行駛情況。

  R檔:倒車,必須將車完全靜止才能入擋。嚴禁在運動中由前進擋換入倒車擋,以防損壞齒輪。

  四、分動器

  是一個固定在車架上的齒輪傳動系統,將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分配到各驅動橋,其輸入軸與變速器的輸出軸用萬向傳動裝置連線,輸出軸有幾根,分別經萬向傳動裝置與各驅動橋相連。分動器比變速箱的負荷大,分動器中的常齧齒輪均為斜齒輪,採用圓錐滾子軸承支承。例如,前輪驅動的汽車兩前輪都陷入溝中,汽車就無法繼續前進,如果這輛車的四個輪子都能產生驅動力的話,另外兩個沒陷入溝中的車輪工作則能使汽車繼續行駛。

  五、汽車行駛系 包括車橋、車輪、車架和懸架四部分。

  ㈠車橋(車軸) 透過懸架和車架(或承載式車身)相連,兩端安裝車輪。作用是傳遞車架與車輪之間各方向作用力。

  整體式車橋:兩端透過懸架系統支撐車身,通常與非獨立懸架配用。

  斷開式車橋:象兩把雨傘插在車身兩側,各自透過懸架系統支撐車身,與獨立懸架配用。

  車橋分轉向橋、驅動橋、轉向驅動橋和支援橋四種。其中轉向橋和支援橋為從動橋。前置後驅動的汽車,前橋為轉向橋,後橋為驅動橋。前置前驅動汽車前橋為轉向驅動橋,後橋為支援橋。

  1、轉向橋 由兩個轉向節(萬向節)和一根橫樑組成。轉向節透過主銷與橫樑連線,可左右搖晃,車輪裝在轉向節上,中間用軸承分隔開,行駛時車輪轉,轉向節不轉只作左右晃動。主銷是車輪轉動的軸心。

  萬向節 汽車上的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成萬向節傳動裝置。萬向節允許被連線的零件之間的夾角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有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準等速萬向節(雙聯軸式和三銷軸式)、等速萬向節(球叉式和球籠式),擾性萬向節。

  前置後驅的車輛,萬向節傳動裝置安裝在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前置前驅的車輛,萬向節裝在負責驅動和轉向的前橋半軸與車輪之間。

  單個萬向節不能使輸出軸與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相等,容易造成振動產生很大的噪音。因此,後輪驅動汽車都採用雙萬向節,傳動軸兩端各有一個萬向節,使傳動軸兩端的夾角相等,保證輸出軸與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相等。

  後驅動汽車應用最廣的萬向節由萬向節叉、十字軸等構成。十字軸裝配在萬向節叉上做連線,其軸頭上裝有滾針軸承,當軸頭接入萬向節叉時,十字軸與萬向節叉之間可以相對旋轉,能作多角度變化。萬向節叉用花鍵連線可軸向移動,以滿足夾角和距離同時變化。

  等速萬向節。前輪驅動汽車的驅動橋半軸與輪軸之間採用,每個半軸用兩個等速萬向節,靠近變速驅動橋的是半軸內側萬向節,靠近車軸的是半軸外側萬向節。在各種等速萬向節中,常見是球籠式萬向節,它用六個鋼球傳力,主動軸與從動軸在任何交角下鋼球都位於兩園的交點上,從而保證主、從動軸等角速度傳動。

  2、轉向驅動橋:橋殼中裝有差速器,驅動左右兩根半軸,兩個輪子與兩根半軸直接相連。汽車發動機的動力經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傳送到驅動橋再左右分配給半軸驅動車輪。驅動橋的主要部件是減速器和差速器。減速器的作用就是減速增矩,靠齒輪之間的齧合完成。

  3、差速器。是汽車驅動轎的主件。由行星齒輪、行星輪架(差速器殼)、半軸齒輪組成。發動機的動力經傳動軸進入差速器驅動行星輪架,再由行星輪帶動左右半軸分別驅動左右車輪。差速器的左半軸轉速+右半軸轉速=2倍行星輪架轉速。汽車直行時,左右車輪與行星輪架三者的轉速相等。汽車轉彎時,外側車輪有滑拖、內側車輪有滑轉的現象,兩個驅動輪產生兩個方向相反的附加力,由於“最小能耗原理”,導致兩邊車輪的轉速不同,並透過半軸反映到半軸齒輪上,迫使行星齒輪產生自轉,外側半軸轉速加快,內側半軸轉速減慢,使兩邊車輪儘可能以純滾動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駛,減少輪胎與地面的摩擦。

  汽車拐彎時車輪的軌線是圓弧,圓弧的中心點在內側,在相同時間裡外側輪子走的弧線比內側輪子長。為了平衡這個差異,就要內側輪子慢一點外邊輪子快一點來彌補距離的差異。如後輪軸做成一個整體,就無法調整兩側輪子的轉速差。法國人路易斯·雷諾設計出了差速器。

  “最小能耗原理” 地球上所有物體都傾向於耗能最小的狀態。如把一粒豆子放進碗內,豆子會停在碗底不會停在碗壁,碗底是能量最低位置(位能),它自動選擇靜止(動能最小)而不會運動。同理,車輪在轉彎時也會趨向能耗最低的狀態,自動按照轉彎半徑調整左右輪的轉速。

  ㈡車輪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合適的內壓是輪胎的生命。汽車行駛時輪胎被反覆的往地面按壓,輪胎橡膠材料受彎曲拉伸變形,如氣壓不正常,反覆交叉變形就不能保持在設計允許的範圍內,輪胎壽命縮短,耗油量增加,甚至有可能爆胎翻車。輪胎氣壓每月約減少0.7公斤/平方釐米。溫度每升/降10℃輪胎氣壓隨之升/降0.07-0.14公斤/平方釐米。一般轎車的油箱蓋和司機座旁標有該車輪胎標準氣壓值。

  輪胎選用。輪胎種類不同,其極限速度、負荷率不同。寬胎縱向穩定性、抗側風能力強,轉彎時輪胎變形度小,可以縮短制動距離。寬胎抓地力強,加速效能有所提升。有的人認為寬胎會加大路噪,有的認為輪胎的路噪主要與輪胎花紋有關,相同花紋不同寬度的輪胎路噪不會變化。寬胎比窄胎價格高,油耗有所增加。選購時要選擇耐熱性強、平衡性好的,輪胎圓度不夠或易變形,行車時上下顛簸。

  ㈢汽車懸架系統。 懸架是車架與車橋之間傳力連線裝置的總稱。由彈性元件、減震器和導向機構三部分組成。

  1、前懸架系統。採用獨立懸架系統,即左右兩個車輪獨立地透過懸掛裝置與車體相連,可以各自獨立地上下跳動。懸架系統由連桿機構和彈簧、減震器組成三角形或其它形狀的連線方式固定車輪與車身的位置,在彈簧的作用下使車輪可以相對車身上下運動。有雙橫臂式和滑柱擺臂式。

  雙橫臂式懸架 由上短下長兩根橫臂連線車輪與車身,兩根橫臂類似字母Y或C,這樣設計既增加強度,提高定位精度,也為減震器和彈簧留出了安裝位置。下橫臂與車輪中心大致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在車輪跳動導致下橫臂擺動時,不致產生太大的擺動角,保證了車輪的傾角不產生太大變化。

  滑柱擺臂式懸架 由下橫臂和減震器彈簧組連線車輪與車身,結構簡單重量輕,佔用空間小,上下行程長。由於減震器彈簧組充當了主銷的角色,它同時承受了地面作用於車輪上的橫向力,在上下運動時阻力較大,磨損增加。當急轉彎時,由於車身側傾,左右兩車輪也向外側傾斜,出現不足轉向,彈簧越軟這種傾向越大。

  2、後懸架系統。種類比前懸架多,驅動方式不同決定有無後車軸。多使用連桿式和擺臂式。

  連桿式:主要在FR驅動方式並且後車軸左右一體化(與中間的差速器剛性連線)的情況下使用。左右兩側各有一對連桿,分上拉桿和下拉桿,作為傳遞橫向力(汽車驅動力)的機構。通常再與一根橫向推力杆組成五連桿式,橫向推力杆一端連線車身一端連線車軸,目的是防止車軸(或車身)橫向竄動。當車軸因顛簸而上下運動時,橫向推力杆以與車身連線的接點為軸做圓弧運動,如果擺動角度過大會使車軸與車身之間產生明顯的橫向相對運動。橫向推力杆設計得比較長以減小擺動角。連桿式懸架與車軸形成一體,左右車輪不能獨立運動,顛簸路面對車身產生的衝擊較大,平順性差。

  擺臂式:由車軸中間的差速器固定,左右半軸在差速器與車輪之間設萬向節,並以其為中心擺動,車輪與車架之間用Y型下襬臂連線。“Y”的單獨一端與車輪剛性連線,另兩端與車架連線形成轉動軸,根據轉動軸是否與車軸平行,擺臂式懸架又分為全拖動和半拖動式擺臂,平行的是全拖動式,不平行的叫半拖動式。

  3、自動調平懸架(SLS) 越野車上裝有SLS,後螺旋彈簧為空氣彈簧,負載或空載時都能使車輛自動調平。高度感測器持續測量後懸架的高度,如果增載入荷使車輛的高度降低,電子控制系統控制氣泵增加對空氣彈簧的空氣供應量,保持車輛的平衡。如果車重減輕懸架升高,系統控制排放空氣彈簧中的空氣,將車輛降至平衡狀態。

  當汽車在崎嶇地面行駛時,電子控制系統檢測各種情況(如,零地面速度),控制向空氣彈簧充入空氣,彈簧延展至其最大位移,使車輛獲得牽引力並駛過路面障礙。如果檢測到地面速度,懸架會返回先前位置。汽車駛離崎嶇地面後SLS進入正常操作模式。

  手動操縱SLS 車速小於50公里/小時,允許駕駛員操作安裝在儀表板上的開關,將汽車後部升高到車橋上方的40毫米處(高出後保險槓)以提高車輛的離去角。超出50公里/小時速度,系統自動將懸架返回標準駕乘高度。也可用遙控器從車外操作。使用該裝置可以調節車後部的高度,使其與掛車的掛鉤高度相配,或方便裝貨卸貨。

  六、汽車的驅動形式。

  由發動機驅動轉動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行駛的輪子就是驅動輪。根據發動機在車上的位置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分: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四輪驅動等。民用轎車常用前置後驅、前置前驅形式。

  ㈠前置後驅(FR):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前輪負責轉向,後輪承擔驅動工作。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透過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輸送到後驅動橋驅動後輪“推”著汽車前進。優點:轉向和驅動分開,高速穩定性好,爬坡能力強,負荷分佈較均勻。缺點:傳動軸較長,增加了重量和動力損耗,轉彎時易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

  ㈡前置前驅(FF):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將變速器和驅動橋做成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將動力輸送到前輪“拉”著車前進。優點: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車內空間大,可降低車身高度,減輕重量,動力傳遞距離短,減少功率傳遞損耗。缺點:前橋同時承擔轉向和驅動任務,高速穩定性較差,上坡時驅動輪易打滑,高速下坡時易翻車。

  ㈢四輪驅動 用4X4或4WD表示。汽車前後輪都有動力,可根據行駛路面狀態不同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比例分配到前後輪子上,以提高汽車的行駛能力。

  越野車用4輪驅動,前後車軸各裝一個驅動橋。變速器後面裝有手動分力器,輸出的扭矩透過分力器和傳動軸分別傳遞到前後車軸的驅動橋,透過驅動橋將扭矩傳遞到車輪。

  轎車4輪驅動裝置是常齧合式,採用計算機控制省去了手動分力器,增加了粘性耦合器。車子隨時根據路面的反饋資訊,自動將扭矩分配在前後輪,正常路面將輸出扭矩的92%分配到前輪;滑溜路面至少將輸出扭矩的40%分配給後輪,當前輪打滑時,前後輪的轉速差使耦合器將扭矩傳遞至後輪,待前後輪的轉速差消失就自動回覆原有驅動形式。

  1、驅動模式:分全時驅動、兼時驅動、適時驅動、兼時/適時混和驅動模式。

  全時驅動 維持4輪驅動,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50/50設定在前後輪。駕駛操控性和行駛循跡性好。缺點是廢油。

  兼時驅動 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實現2輪或4輪驅動。

  適時驅動 由電腦控制驅動,如果路面不良或驅動輪打滑,電腦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分配給其它兩輪,切換到4輪驅動狀態。正常路面一般採用後輪驅動。

  2、粘性偶合器 又稱粘性聯軸器。由殼體、外板、內板、內軸等構成,裝在4輪驅動汽車的差速器上。殼體和外板為主動部分,內板和內軸為從動部分。內外板間隔排列在一起間隙很小,黏度很高的矽酮油液充入間隙中,利用液體的粘性或油膜的剪下作用來傳遞動力。在輸入與輸出端轉速差較少時,矽酮油和內、外板以同一轉速旋轉,油液內部不會產生剪下粘性阻力,偶合器不傳遞動力。當輸入與輸出端轉速差較大時,接近內板的油液與接近外板的油液之間有較大的轉速差產生剪下粘性阻力,迫使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減少轉速差,偶合器傳遞動力。車輛能根據路面狀態自動調節前後輪的動力分配,如果前輪出現打滑空轉,前後輪出現很大的轉速差,粘性偶合器開始工作並將動力分配給後輪驅動。正常行駛時,各輪沒有轉速差粘性偶合器不工作。

  七、汽車制動器

  分盤式和鼓式制動器,盤式有通風盤和實心盤兩種,前通風式帶滑動卡鉗制動效能好。中低檔車大多采用“前盤後鼓” 式,即前輪用盤式、後輪用鼓式制動。

  ㈠盤式制動 有一個圓碟片與車輪固定同速轉動,剎車時油壓推動剎車片夾緊圓碟產生接觸摩擦力來抑制車輪轉動實現剎車。反應快、穩定性、散熱性好,更換簡便。缺點:易磨耗。

  ㈡鼓式制動(塊式) 有一類似鈴鼓狀的鑄鐵件稱為剎車鼓,固定在車輪上同速轉動,制動塊(剎車蹄)位於制動輪內側,剎車時制動塊向外張開摩擦制動輪的內側實現剎車。制動性和散熱性比盤式差,在不同路面上制動力變化大不易掌控。制動塊和輪鼓在高溫下易發生變形,產生制動衰退和振抖現象。使用一段時間後,要調校剎車蹄的空隙,清理剎車鼓內累積的剎車粉。

  四輪轎車在制動過程中,前輪負荷佔70-80%,後輪起輔助制動作用。採用前盤後鼓的制動方式成本低。車速不高的重型車,剎車蹄的耐用度比盤式制動高,用四輪鼓式制動。

  ㈢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當剎車踩到底時ABS會防止車輪抱死,使車子具有轉向功能以便繞開障礙物。車輪“抱死”就是車輪相對於車靜止,在車輪抱死的情況下只能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才能讓車停下來。如果四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力不等或方向不同,車子就容易失控,如果前輪失控會發生跑偏,後輪失控會發生甩尾,四輪都失控後果難料。

  ㈣汽車手剎:專業稱呼是輔助制動器。用鋼絲連線到後製動蹄上,手剎有回覆彈簧,拉起手剎制動時彈簧被拉長;鬆開手剎時彈簧回覆原長。停車時,應儘量讓車子各個零部件在不受力的情況下進行手剎制動,以延長使用壽命。

  八、汽車照明及訊號裝置

  為保證汽車行駛安全和可靠,在汽車上裝有各種照明和訊號裝置,用以照明道路,標示車輛寬度,照明車廂內部及儀表指示和夜間檢修等。

  ㈠車身外部的照明裝置。前大燈、前小燈(示寬燈)、標高燈、霧燈、防空燈、後燈等。

  1、前大燈 汽車在夜間行駛時照明前方道路的燈具。前大燈是雙絲燈泡,能發出遠光和近光兩種光束。遠光燈絲位於反光罩的焦點,近光燈絲位於焦點上方,在近光燈絲下方加有金屬遮罩,下部分的光線被遮罩擋住,防止光線向上反射及直接照射對方駕駛員而引起眩目。反光罩的形狀是一旋轉拋物面,其作用是將遠光燈絲髮出的光線聚合成平行光束,使光度增大幾百倍。透光玻璃是許多透鏡和稜鏡的組合體,其上有皺紋和稜格,光線透過透鏡和稜鏡的折射作用使一部分光束折射並分散到汽車的兩側和車前路面上。

  遠光燈 能照到車前100m的路面,在夜間對面無來車、汽車以較高速度行駛時使用。

  近光燈 在夜間會車和市區明亮道路上行駛時使用。會車時,為避免使迎面來車的駕駛員目眩而發生危險,將遠光轉變成光度較弱且光束下傾的近光。

  前大燈分二燈式和四燈式。二燈式在汽車前端左右各裝一個大燈;四燈式在汽車前端左右各裝兩個大燈。

  2、前小燈(示寬燈) 在夜間行駛會車時,使對方能判斷本車的外廓寬度,也可供近距離照明用。

  3、標高燈 在公共汽車的車身頂部裝有一個或兩個標高燈,若有兩個則兼示寬燈作用。

  4、霧燈 裝在汽車的前部,光色為黃色。

  5、防空燈 燈上部有伸出的燈罩,被免在空中發現。越野車、軍車前部裝有防空燈。

  6、後燈 其玻璃是紅色的,便於後車駕駛員判斷前車的位置和動向。後燈兼作照明汽車牌照,應保證夜間在車後20m處能看清牌照號碼。有的汽車牌照燈是單裝的。

  ㈡車內照明裝置 包括駕駛室頂燈、車廂照明燈、車門燈和行李箱燈。駕駛室儀表板上有儀表照明燈。為便於夜間檢修發動機還裝有發動機罩下燈。為滿足夜間在路上檢修的.需要,車上應預備有足夠長電線的工作燈。

  ㈢汽車訊號裝置 訊號裝置在轉彎、制動、倒車等情況下發出亮光和音響訊號。有左右轉向、剎車訊號燈。

  1、轉向訊號燈 共4個分裝在車身前後左右兩側,駕駛員根據需要相應地開亮左側或右側的轉向燈,以告知交通警察、行人和其它車上的駕駛員。為引人注目,轉向訊號燈的亮度很強,並在訊號燈電路中裝有閃光器使燈光閃爍。閃爍式轉向訊號燈可以單獨設定,也可以與前小燈合成一體(用雙絲燈泡),有的後轉向訊號燈和後燈合成一體。

  左轉向燈。汽車左側前後各裝1個。汽車起步駛離停車場地、向左轉彎、向左變更車道、準備超車、掉頭、由匝道進入高速公路時,都應提前開啟。

  右轉向燈。汽車右側前後各裝1個。右轉彎、向右變更車道、超車完畢駛回原車道、駛離環島、靠路邊停車時都應當提前開啟。

  2、剎車燈:裝在車後面,踩剎車時自動接通電路,燈光為紅色,提醒後車注意。

  九、汽車儀表及報警裝置

  在汽車駕駛室裝有各種指示儀表及報警裝置,使駕駛員隨時掌握各系統的工作情況。

  ㈠車速里程錶 由車速表和里程計組成。二者裝在同一殼體中由同一根軸驅動。

  1、車速表 利用電磁互感作用,使錶盤上指標的讀數與汽車行駛速度對應。

  車速報警器 在車速表內裝設了音響報警系統。當汽車行駛速度達到或超過某一限定車速時,車速表內速度開關接通蜂鳴器電路,發出聲音報警。

  2、里程計 由若干個計數轉鼓及轉動裝置組成。有的車速里程錶分總里程計和單程里程計,分別記錄汽車累計行駛里程、單程行駛里程。單程里程計可以隨時復位至零。

  ㈡機油壓力錶 指示發動機潤滑系主油道中機油壓力大小的儀表。它包括油壓指示表和油壓感測器兩部分。

  機油低壓報警燈。由裝在儀表板上的機油低壓報警燈和裝在發動機主油道上的油壓感測器組成。發動機潤滑系主油道中的機油壓力低於正常值時,發出告警訊號。

  ㈢燃油表。由帶穩壓器的燃油麵指示表和油麵高度感測器組成,指示汽車燃油箱內的存油量。

  燃油低油麵報警燈。當燃油箱內的油量少於某一規定值時發亮報警。

  ㈣水溫表。指示發動機氣缸蓋水套內冷卻液的溫度。

  水溫報警燈 在冷卻液溫度接近沸點(95-98℃)時發亮。

  十、汽車安全保護裝置。

  汽車安全帶、氣囊。車輛發生事故時,安全帶對人身起主要保護作用。據統計,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車禍中,正確使用安全帶,可以挽救45%的生命。如果同時使用安全氣囊,比例將上升到60%。

  ㈠安全帶。繫上安全帶後,卷收器自動將其拉緊自鎖,當車輛出現緊急制動、正面碰撞或翻滾時,駕乘員使安全帶受到快速而猛烈的拉伸,卷收器的自鎖功能在瞬間卡住安全帶,使乘員身體緊貼座椅,避免摔出車外或碰撞受傷。安全帶是瑞典人發明的,由高強度合成纖維製成,採用對人體的肩部和腰部三點式約束。

  ㈡安全氣囊 由摺疊好的氣囊袋、充氣器、點火器和氮氣固態粒子組成。工作原理:當車輛發生碰撞時,幾組感應器感應車輛與外物的撞擊度,快速對訊號處理,確認發生碰撞的嚴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帶的保護能力時,迅速釋放氣囊,使乘員的頭、胸部直接與氣囊接觸,透過氣囊的緩衝作用減輕乘員的傷害。安全氣囊未引爆前可以保持10年。

  ㈢安全氣囊警告燈(SRS) 位於儀表盤上。當點火開關轉到“ACC”或“ON”位置時進行自檢,警告燈亮約6秒後熄滅,安全氣囊處於正常狀態。若警告燈一直亮,則表明安全氣囊系統有故障,可能出現誤彈出或氣囊不起作用的情況,應到正規修理廠檢測、排除故障。

  ㈣注意事項:

  ▲在不繫安全帶的狀況下,安全氣囊對乘員起不到保護作用,其爆發力還可能會對乘員有殺傷力。

  ▲不能撞擊或敲打氣囊裸露在外的標識部位。因為氣囊中含有一種易被電引爆的化學成分,如受到一定力的敲打容易被引爆。引爆後的安全氣囊必須更換。

  ▲擋風玻璃前不要懸掛小飾物,以免氣囊彈出時,掛件突然受撞像子彈一樣射向乘坐者。

  ▲8歲以下的小孩最好坐後排。因為氣囊是依照成人制作的,對小孩起不到保護作用,相反可能造成傷害。

  十一、高檔車的穩定系統

  ㈠四輪驅動力電子控制系統(ETC)。透過每個車輪上的齒形輪及感測器監視車輪相對於車速的轉速。如果系統檢測到某根軸上的一個或兩個車輪的轉速有所提高,即刻對出偏差的車輪施加制動力,同時允許在這些車輪上仍有牽引力以保持前進運動。該系統模擬粘液耦合器和防滑差速器,在抓地能力低的越野路面上行駛時受益良多。只要駕駛員未進行制動、車輛沒在轉彎狀態,該系統在車速50km/h時仍具可操作性,某些功能在100km/h時仍能執行。

  驗證ETC。在停車場地放置一些金屬棍、管子或圓木。將車輛的一側壓到圓棍上,或用千斤頂將車架起,並在其下方放置圓木,驗證電子控制系統的作用,顯示當車輪處於不同路面時,如何從靜態啟動。還可架起對角的兩個車輪,然後將車啟動,駛離架起位置。

  ㈡穩定循跡防側滑控制系統(STC):監控驅動輪轉動,減少牽引力喪失的危險。如果一個或兩個驅動輪在地面上打滑,STC能自動調整發動機轉速,防止發生側滑現象;還可使車在油滑地面輕鬆啟動;可保持車輛轉彎時的側穩定性。

  ㈢動態穩定和牽引控制系統(DSTC):可在行駛狀態下監控四個車輪與車輛的行駛方向是否一致,如果車輪跑偏,DSTC可提供必要的控制;如果在轉彎時車輛直行,DSTC會降低發動機轉速,或提供給車輪一定的剎車,校正行駛方向、提高轉向穩定性。

  ㈣自動校平系統(NIVD MAT) 可改善彈簧功能和轉彎穩定性。速感助力轉向系統可使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會因速度的增加而自動束緊,防止車輛飄動不定、難以操控。

  ㈤調控四輪剎車力分配防滑系統(EBD):可提高剎車效能和剎車時車身的穩定性。

  十二、汽車用油 汽油、機油(潤滑油)、變速箱油、剎車油、動力輔助液壓油。

  ㈠汽油:合理選油。如果車只需要92辛烷值的汽油,給它98辛烷值汽油也不會提高效率或動力。

  ㈡機油(潤滑油)分冬、夏、四季用機油。大部分汽車使用四季用機油。在未發動引擎之前機油液位應在機油標尺的上下限之間。

  1、選擇機油 根據車輛在不同環境溫度下行駛,選擇經過權威API(美國石油學會)和ACEA(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認證的。高檔車用SL和SJ級全合成5W/40潤滑油,中檔用SJ級10W/40半合成機油,一般用SG級15W/40機油。

  2、機油“識別碼”機油的黏度用SAE標識。API等級代表機油質量的分類,用程式碼描述機油的工作能力,從“SA”到“SL”字母越靠後質量等級越高,保護髮動機的新增劑就更多。如SAE5w-40或SAE15w-40,“W” 表示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機油的黏度越稀,流動性越好,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的數字是耐高溫效能指標,數值越大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效能越好。黏度高的機油對運動系的阻力也較高,耗費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機油容易氧化。

  十三、汽車防盜裝置。汽車轉向鎖和電子防盜裝置。

  ㈠轉向鎖。由鎖杆、凸輪軸、鎖止器擋塊、開鎖槓桿和開鎖按鈕組成。當拔出啟動鑰匙後,轉向柱便被鎖杆鎖住。即使偷竊者把發動機起動了汽車仍不能夠駕駛。但不能防止他人進入車內、開啟行李廂、發動機罩或起動發動機。

  ㈡電子防盜裝置。不僅能防止汽車被盜,還能防止他人偷入車內和拆卸某些汽車零件。

  十四、汽車新名稱含義

  零公里。自組裝後到使用者手中,汽車行駛里程幾乎為零。國際協會規定行駛不超過50英里的車才算新車。

  綠色汽車 少汙染、低噪音汽車。如電動汽車、太陽能汽車,使用天然氣、液化氣、甲醇、氫氣的汽車。

  迷你汽車。車身短、外殼小、百公里耗油3.5升以下的微型轎車。

  概念汽車。車展上體現超前設計思想和水平的樣車。

  多功能汽車。汽車上裝有生活、休閒、娛樂設施。

  智慧汽車。具有自動識別行駛道路、自動駕駛、自動調速等先進功能的汽車。

  安全汽車。以電腦控制、協調汽車各安全機構,保證最佳安全效能。裝有防抱死(ABS)、防滑(ARS)、乘員保護(SRS)等系統裝置。

  休閒車(RV) 是價廉質優、安全節油、小排量、少汙染的家庭用輕型轎車。

  多用途車(MPV) 集轎車、旅行車和廂式貨車的功能於一身,車內每個座椅都可調整,並有多種組合的方式。

  運動型多用途車(SUV) 在皮卡底盤上發展的廂體車,離地間隙較大,既有轎車的舒適性又有越野車的越野效能。

  十五、汽車的十種型別

  1、sedan 常見的四門三廂車,大陸稱轎車臺灣稱房車。

  2、coupe 兩門三廂車。富有時代感,年輕人寵愛。

  3、hatchback 揭背式兩廂車,車尾的門可向上掀起,外形小巧玲瓏。

  4、wagon 旅行車。將轎車的後備廂加高到與車頂齊平,增加行李空間,既有大的行李空間又有轎車的舒適

  5、VAN 客貨兩用車。也叫大面包、子彈頭,有7、8個座位,側面是滑行的車門。

  6、SUV 蘭德羅孚,蘭奇羅孚大切諾基,陸地巡洋艦,現在的凌志LX470,都是相當出色的SUV。

  7、pick-up truck 皮卡。

  8、Convertible 蓬可摺疊的敞篷車。

  9、ROADSTER 跑車。跑的快,飆,像ACURA NSX。

  10、小排量微型車。模樣千奇百怪,統稱大個摩托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