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危害大》教案教學課件設計

《噪聲危害大》教案教學課件設計

  教學目標:

  懂得噪聲是一種嚴重的環境汙染,初步瞭解噪聲的主要來源和噪聲的主要危害。初步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談一談生活上的典型細節、小遊戲和小細節或小問題。(關於噪聲)

  二、組織學生課堂小組活動並討論

  體驗說話時適度的聲音,懂得在不同的場所應該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逐步形成一種輕聲說話的良好習慣。

  三、組織開展控制物體發聲的小實驗。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學生製作“發聲罐”並想辦法使他的聲音變輕,知道我們可以採取一些辦法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讓學生在選擇不同材料和方法減輕他的聲音的過程中,去思考聲音是怎樣被控制的初步積累控制聲音的經驗,初步懂得怎樣保護自己的聽力。

  第6課我們的好朋友

  教學目標:

  1.瞭解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2.關愛小動物,熱愛自然,懂得尊重生命、珍愛生命。

  教學過程:

  一、播放多媒體

  1、世界動物日。

  “世界動物日”源自13世紀早期義大利修道士聖的倡議。他當年長期生活在阿西西島上的森林中,與動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關係,為人類與動物建立正常文明的關係做出了光輝的榜樣,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代表和人類深刻認識自然和宇宙的`先驅者之一。聖?弗蘭西斯一生的工作被證實由10月4日開始,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

  2、動物福利法。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把動物當作私人財產或商品,可以隨意虐待、捕殺,以致很多動物不斷地走向滅絕和天性扭曲。1822年,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動物的議案——“馬丁法令”獲得透過,這是首次以法律條文形式規定動物的利益,保護動物免受虐待,是動物保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11年,英國頒佈了動物保護法,並陸續出臺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園動物保護法、實驗動物保護法等很多專項法律。1980年以來,歐盟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先後在動物福利方面立法,WTO規則中也寫入了動物福利條款。我國已經出臺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檢疫法》等單行法,現在正在構建一部專門的、完整的動物保護總括性法律。

  3、製作。

  引導學生收集自己最喜愛動物的有關文字、圖片等資料,也可以是瀕臨滅絕的動物或已經滅絕的動物,給它製作一張“動物身份證”,如:

  動物身份證

  (圖片) 動物名稱 生活環境

  外形特點 生活習性

  保護動物宣傳標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