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闢地語文教學設計

開天闢地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詞語,指導書寫。理解有關詞語。

  3、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

  4、瞭解神話故事豐富想象力的特點,初步感受盤古的英雄形象。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混沌一團”。

  教學準備:按要求預習課文,蒐集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課文——(讀)12、《開天闢地》,你知道這是個什麼 故事?(神話)你還知道哪些神話故事?

  2、你知道這些神話故事與別的故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在遠古時候,科學不發達,一些簡單的自然現象,人們還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於是古人就用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與這些“神”有關的故事就成了神話故事。)

  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話世界,來認識這個開天闢地的神。看圖。

  看,這是個什麼樣的'神?(頂天立地、巨大、偉大、力大無窮。)

  讓我們一起呼喚他的名字——盤古。

  4、正是這個偉大的神開闢了天地,我們再讀課題——開天闢地。(闢的意思就是開,開天闢地也可以說成開闢天地。)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我們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出示詞語(拼音)自讀→詞語(去拼音)指名讀。

  你覺得哪個生字最難寫?我們一起來寫寫,跟老師書空。給這三個生字描紅。

  2、詞語讀得不錯了,那課文讀得怎麼樣了呢?老師請同學讀第2、7自然段。指名讀,相機正音。點評:你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誰來點評一下?(生評)對了,同學們預習的時候就要多讀幾遍,不認識的字查,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

  3、那麼盤古為什麼要開天闢地?他是怎樣開天闢地的?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出示:自讀課文,思考:盤古為什麼。。。後來又發生了什麼?

  指名答題,板書:混沌一團、開天闢地、化生萬物。

  現在你能按照這種順序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簡潔地說說嗎?指名交流。

  (點評:如果你能說得更簡潔些就更好了。)再指名。同桌互相說一遍。

  4、剛才我們按故事的先後順序簡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說得真好。其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有一種方法呢,有時候,文章中就有現成的句子可以用來概括,這篇文章就有這樣的句子,找一找,畫下來。齊讀

  出示: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闢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

  6、小結:同學們真棒!一下字就學會了兩種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出示: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順序簡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二、文章中現成的一句話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指名讀。

  三、學第一自然段

  1、師引讀: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

  2、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天地的樣子,在紙上畫下來。一生在小黑板上畫。師巡視。

  展示小黑板,問:你為什麼這樣畫?“混沌一團”的意思就是——

  要把這混沌一團分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盤古卻做到了,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3、齊讀。

  四、總結

  同學們,盤古是怎樣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闢天地的,又是怎樣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我們下節課再學。

  五、作業:《評價手冊》第1題

  六、板書設計:

  12、開天闢地

  混沌一團

  盤古 開天闢地

  化生萬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