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千里中國古代山水畫賞析》的課程教學設計

《咫尺千里中國古代山水畫賞析》的課程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透過作品欣賞,使學生深入瞭解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及其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發展和完善的。

  2、透過網上的討論和教師對作品的介紹,提高學生對作品的鑑賞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3、透過分析中國山水畫不同作品之間的藝術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藝術之美。

  教學重點

  中國山水畫在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

  領會蘊藏在畫中深刻的中國傳統人文思想。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去發掘中國古代山水畫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山水畫發展的影響。

  教學手段

  多媒體電腦網路教學

  教學過程

  教室裡響著古琴曲

  問:請大家靜下心來聽我們教室中迴響的悠揚的古琴聲,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嗎?

  答:高山流水。

  對,高山流水,這也是我國古代畫家的主要繪畫題材。大家坐在這樣一個現代化的教室裡,一定覺得古代山水畫離我們好遙遠,但現在我們就要藉助這些現代化的`裝置來和我們的傳統藝術作一次親密接觸。

  在親近傳統藝術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學的興趣。藝術論壇上有一個問題等待著大家 “現在還有人喜歡傳統繪畫嗎?”請發表自己的見解。

  投票:

  現在還有人喜歡傳統繪畫嗎?

  從同學們的投票中可見,大部分同學說喜歡,也有不少同學說不喜歡,更有同學說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現在我們就通過了解山水畫來了解自己為什麼喜歡或不喜歡古代繪畫。

  看我們周圍的環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邊的兩幅長卷。事實上,這是一幅長卷畫,很長的一幅畫。很想知道這幅畫的名字吧。這是中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長卷,被稱為畫中“蘭亭序”的《富春山居圖》。要了解它,同學們可以看的相應部分。看完後,請參與論壇的討論。看的過程中請大家注意結合瞭解此畫的作者。

  討論題:《富春山居圖》為什麼能夠畫那麼長?

  視線的移動。中國繪畫獨特的散點透視法。

  “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山水畫起因的一個思想——臥遊。(提示學生去了解畫家宗炳)當然在這兒還要特別提到黃公望是我們常熟人,這是我們的一個驕傲。

  以後同學們看畫時,一定要放鬆心情,體會古人臥遊的感覺。

  當了解了中國山水畫產生的原因後,我們就要來了解山水畫的發展了,看看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學可以進入“中國古代山水畫”這課的學習,先閱讀一下——山水畫簡史,然後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學習時注意先看每張頁面上的學習目標,學習中有任何問題,可進入討論區討論。

  在學習過程中注意要解決這幾個問題。

  討論一:

  1、瞭解中國山水畫的萌芽、發展、興盛時期?

  2、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畫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瞭解,然後進行討論。

  3、山水畫在唐代就分化為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要了解青綠山水看《千里江山圖》、《早春圖》等)

  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畫家生平的相結合。

  4、大自然是五彩斑斕的,但為什麼中國畫家筆下的山水大多數是黑白的?

  結論:畫傢俱有中國傳統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無為”,尤其在亂世之時,中國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為伴。 課堂小結:

  我們說喜歡的部分同學,一般多比較喜歡詩詞、文言文,說明你在漸移默化中早已深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所以在觀賞作品時,不自覺的就會和畫家產生了共鳴。反之,就不喜歡。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這些都是先人給我們遺留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起碼要學會欣賞它們。

  今天用一堂課的時間學習了一些山水畫的基礎知識,但大家發現只是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家可以利用課後的時間繼續深入學習。我給大家留了一些課後問題,大家可以繼續討論。

  討論題:

  1、 篆刻和書法是如何融入繪畫藝術的。

  2、 有些學者說“盛世出人物、花鳥畫名家,亂世出山水名家”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你如何看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