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教學設計

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青島版教材第9899頁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夠看懂簡單的平面圖。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推理與表達的能力。

  3、感受方向和位置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用數對確定位置我們要注意什麼問題?

  引導學生回答:必須成對出現,前一個數表示列,後一個數表示行。

  師:表示物體位置除了用數對錶示,還有什麼方法呢?你想了解嗎?

  師:暑假裡,大家有什麼活動?

  (學生自由發言)

  師:看來大家的暑假生活安排的豐富多彩,少年宮舉行了假期少年軍營行活動,大家有沒有興趣去看一看?

  師邊說邊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本主題圖:這是一幅軍事演習圖,圖上為我們展示軍事沙盤圖,大家看一看,圖上有什麼?(板書課題:軍事演習)

  生:有指揮部、藍軍陣地、紅軍陣地。

  【評析:軍事路線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新奇的事物,透過教師啟發性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便於本節課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探究新知

  (一)解讀情境圖

  師:觀察情境圖,能說說圖上有什麼?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重點講右下腳的圖例。10千米 表示這樣1釐米線段長10千米。

  師:你能說出從指揮部到藍軍陣地怎樣走?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

  給學生1分鐘的思考時間。

  師:看來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想法,先說給同組同學聽一聽。小組長注意做好總結。

  師: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學生進行交流,可能有以下幾種說法。

  想法一:從指揮部向東北走。

  想法二:從指揮部先向東走再向北走。

  想法三:從指揮部先向北走在向東走。

  想法四:從指揮部向東北走20千米。

  師:這幾種方法中大家認為哪種方法更好?為什麼?

  學生交流並對學生的交流進行互評。

  【評析:新的課程改革,倡導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獨立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讓學生透過評價,在評價的基礎上,達到方法最佳化。】

  師:東北方向怎樣確定?

  引導學生說出是東和北中間的方向。也就是東偏北45度或北偏東45度。

  師:趕緊請我們的量角器幫忙,量一量藍軍陣地在指揮部什麼方向上。

  學生進行測量並交流。

  可以呈現兩種答案:北偏東40度方向20千米處或東偏北50度方向20千米處。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更準確地描述行走路線?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標出方向和距離的軍事路線圖,找準信息,準確、完整地說出來。

  (二)師:根據上面的資訊,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從指揮部到紅軍陣地怎樣走?

  師:應該如何解決?

  學生在小組內展開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答案一:西偏北40度方向10千米處。

  答案二:北偏西50度方向10千米處。

  師生點評。

  師:看來大家對描述物體位置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咱們來做個練習,比比看誰掌握得最棒。

  【評析:教師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放手讓學生結合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讓學生交流、展示,在探究中發現要想確定物體的位置必須知道方向和距離,在討論中學習新知識,增長智慧。】

  三、自主練習

  做自主練習1、2、3題。

  自主練習第1題是一道鞏固新知識的基本練習題。練習時,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平面圖,獨立思考,填寫答案。完成後相互訂正、糾錯。

  第2題是解決顯示問題的練習題,練習時,應透過介紹泉城的風景,引起學生的興趣,再解題。解題過程中應先引導學生充分讀圖,把標示、方向、單位長度都弄明白,再進一步解決問題。

  第3題是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建築物位置的練習題,練習時,對大門和圖書館的位置,要讓學生弄清北偏西與北偏東的區別後再填寫;對於實驗樓和科技樓的位置,要弄懂東偏南、南偏西及含多少個單位長度,再填寫。

  四、走進生活。

  先一說你從家到學校的行走路線,然後再說一說你從學校到家的路線。

  【評析: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問題多來自於現實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舉一些現實事例,引導學生經理探索與思考、表達與交流的過程,感受方向與位置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

  五、小結 :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學生回顧,交流學習收穫。

  【評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知識,反思學習過程,領悟學習方法,獲得學習數學的經驗。但是應該引起教師注意的是,最後環節的梳理同新知識的教學同樣重要,不要流於形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