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第四節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七年級生物第四節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 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

  ②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③認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能力目標:表達交流能力,收集整理資料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教育。

  二、教學難點和重點

  ①生態系統的組成 ②食物鏈和食物網。③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情感.

  三、教學策略

  本節課本著體現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教學理念,力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改變以往由教師直接說出生態系統概念、組成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從更深的層次去思考影響生態系統的因素及其綜合作用的結果。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採用多邊互動的形式,即教師巧妙地結合課本及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下展開師生之間的共同討論,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觀察思考、分析討論交流從而自己得出結論,進而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及教學物件分析

  ①教學內容分析:“生態系統”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內容。在新課標中的位置屬於 一級主題:生物與環境下的二級主題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傳統的學科體系側重講述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重視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新課標的知識體系則突出人類活動的內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編排在第一單元,說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透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認識生物和生物圈與人類的關係,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透過人與生物圈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有利於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②學情分析:初一學生形象思維發達而抽象思維欠缺,生物知識有限,生態系統的知識學生雖有一些接觸,但缺乏深層次的理解,本節課的概念和食物鏈食物網的知識單靠老師講述,理解上是有困難的。另外學生由於受以前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的影響,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蒐集資料和分析資料能力差,但他們對生物知識很感興趣,熱情很高,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教師來說是項挑戰。

  五、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法:採用課件以增大教學容量,展示影象資料和學生蒐集的圖片。

  2.啟發式教學法:學生自學討論、搶答相結合,使課堂氣氛活躍,體現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透過教師點撥、指導、提問,實現一定的能力梯度,讓一般學生都能透過努力達到教學目的,而優生也有思考的餘地,體現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3.蒐集和整理資料:為解決教學難點,發動學生去搜集“生態系統被破壞的事例” ,讓學生在蒐集和整理的基礎上理解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4.角色扮演:安排幾位同學在講述食物鏈內容之前戴上頭飾,進行角色表演,這樣即生動有趣,激發了大家的參與熱情;同時又在複習了前面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作用,引出前兩者的關係——捕食關係,起到很好的承前起後的作用,學生印象深刻,從而突破難點。

  六、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

學生活動

>>>

教師活動

>>>

生態系統的概念

>>>

1、結合影片中旁白思考: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什麼關係。(在這一望無盡的森林中,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構成一個整體,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牽一髮而動全身”)

>>>

2、說出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

3.討論說出自己所知生態系統

>>>

1、結合同學們談旅遊時對大自然的感受和嚮往,引入影片(美麗的大森林)一起進入嚮往的大森林,優美的景色配合充滿詩情畫意的讀白,使學生感受自然的魅力,創造一個愉悅的氛圍。

>>>

2、引導:這張網就是“生命之網”,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態系統。

>>>

一片樹林,一塊農田,一片沙漠(出示圖片)等等,都可以看做一個生態系統,引導學生說出生態系統的概念。

>>>

3、與不同環境相適應,生物種類千差萬別,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生態系統?

>>>

提示、補充:校園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

>>>

生態系統的組成

>>>

食物鏈

>>>

1、說出森林裡的動植物(草、猴、鳥蜘蛛、爬行動物……)

>>>

生態系統是由動物、植物,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以及真菌和周圍的環境構成的。

>>>

2、討論、發言:植物自己製造有機物(光合)綠色植物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並且貯存在體內。動物自己不能製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需要植物提供營養來源。
答:細菌和真菌能使動物體和植物體分解。

>>>

3、看影片後說出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

4、做練習

>>>

1.看角色扮演(森林裡的故事):六名同學分別扮演生態系統中的草 兔子 狐狸 虎 細菌 真菌。

>>>

觀後回答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總是吃與被吃的關係。

>>>

例如,草被兔吃,兔被狐吃,老虎吃其他動物,等等。

>>>

2、做練習

>>>

1、看圖 引導:生態系統雖然千差萬別,但包括哪些基本成分?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例,一片森林裡除了樹木,還包括那些成分?

>>>

補充,例如還有真菌(蘑菇)和細菌。

>>>

2、引導:誰能說一下動物、植物、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他們是怎樣養活自己的?

>>>

問:在森林裡,每一天都有動植物死去、但他們的屍體並沒有堆積如山,這是誰的功勞?

>>>

3、播放與動物、植物、細菌和真菌一一對應的三段影片。

>>>

總結:生態系統中動物、植物,真菌、細菌屬於生物因素。而環境屬於非生物因素如陽光、空氣、水等。

>>>

4.我們已經瞭解了生態系統的組成,請大家做練習,說出圖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課件)

>>>

1、我們已經知道,生態系統中動物、植物,真菌、細菌這些生物因素依據其發揮的作用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怎樣的呢?相信看了下面的表演,大家就會找到答案。

>>>

2、如果我們把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用箭頭連線起來,注意箭頭要指向捕食者,這就叫做一條食物鏈。說明食物鏈的連線形式,注意事項。

>>>

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連線下面幾種生物。(課件)

>>>

食物網

>>>

3、(連圖)25頁。

>>>

生:老師,這麼多條食物鏈在一起彼此交錯,形成了一張網。

>>>

充分討論,結論:許多生物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受到影響。

>>>

3、我們剛才連線的兩條食物連,關係都很簡單,但在真正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多,關係複雜。請看書P25頁,用食物鏈把這些生物連起來。

>>>

大家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

引出食物網概念:在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線,就形成了食物網。

>>>

如果蛇的數量減少會怎樣?

>>>

總結:構成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數量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其他生物數量也發生變化

>>>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

1.討論結果:不會,當兔的數量增加時,食物就會缺乏,天敵也會增多,兔減少,草因兔的數量減少又繁茂起來,如此迴圈下去,兔的數量就不會無限制地增長。

>>>

回答: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

2.回答:草原會被破壞,再也長不出草來,最後變成一片沙漠。

>>>

(討論)這說明草原如果被過度利用,就會超出它的自我調節範圍,就會有負面影響。

>>>

1、提供資料:在某一地區,由於雨量充沛,氣候適宜,草木繁茂,使得兔的數量劇增。兔的數量是否會無限增加?

>>>

提問: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不斷在變化,但是一般情況下,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怎樣的特點?

>>>

2.師:同樣是一片草原,人們過度放牧牛羊,草原會有什麼變化呢?

>>>

這個例子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

總結:這個例子說明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

總結
知識

>>>


總結本節的四個知識點,板書

>>>

環保教育

>>>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各組蒐集的資料(水汙染、大氣汙染、沙塵暴……)

>>>

2、閱讀,回答:在食物鏈中,有毒物質會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安全。

>>>

生:工廠排放的廢水,廢電池隨手扔入水中,生活汙水排入水中……

>>>

3、把全班發言整理、落實成文字,向全校發出環保倡議。

>>>

例:儘量購買可以“回收”的商品,減少垃圾汙染;商店購物拒絕不必要的塑膠袋,把塑膠袋多次使用。

>>>

儘量用可充電電池,少用普通電池把舊電池回收,切勿丟在郊外、海里、街上……

>>>

1.人類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其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生態規律辦事,就會破壞生態平衡。

>>>

我們身邊有哪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例子?

>>>

2、下面我們來看一幅圖片(書中26頁的資料分析)透過分析,你們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

師:很好。那麼這些有毒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呢?繼續舉例:日本的水俁病 農藥DDT,4、50年後危害到南極企鵝

>>>

總結:這些例子都說明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最終威脅人類自身,所以為了我們自身的生存,珍惜環境吧!

>>>

3、引發討論: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的保護生態環境?

>>>

  七、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重點是食物鏈和食物網以及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情感價值觀教育。內容多,時間緊,需要課前充分準備,對一些術語講授時要注意準確性。總體來說本節課教學效果較好,按照事先設計意圖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能聯絡生活實際從身邊的小事談起,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並且突出了情感教育,透過具體事例分析,培養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的意識.但是,在細節的處理上還需改進。因為本節課資訊量很大,知識點又多,學生容易有應接不暇的感覺,如課本上畫食物鏈的知識點沒有落實到位,對於食鏈中不包括分解者,學生可能未完全理解,某些討論活動教師未完全放開。如果延長為兩個課時,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有更好的效果.透過本課學習充分證明學生有很強的創造能力,表演的惟妙惟肖,今後應給他們更多的機會發揮。

  八、個案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括 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組成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環保教育五個方面 ,其中生態系統的組成 和食物鏈、食物網側重於知識的掌握;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環保教育側重於分析能力的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①生態系統的組成是本節的教學重點,以初一學生的思維特點,如果直接讓他們用一句話說出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功能,是很困難的。反之讓學生閱讀教材,由於可以在書上直接找,學生的回答是令人滿意的,但又放棄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大好機會。我採取了折中的方法,先引導提問,之後播放與動物、植物、細菌和真菌一一對應的三段影片,之後學生對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功能脫口而出,並且有了形象的記憶,效果很好。

  ②食物鏈和食物網:該內容是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我仍然抓住初一學生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安排角色扮演(森林裡的故事):六名同學分別扮演生態系統中的草兔子 狐狸 虎 細菌 真菌。

  劇本:

  課前準備好幾種生物頭飾 ,包括樹、兔、狐狸、老虎、細菌、真菌(蘑菇),六位同學上場,每人扮演一個角色,

  旁白:在一片森林裡,生活著許多生物,有活潑的小兔子,狡猾的狐狸,兇猛的老虎……,你們看,他們來了。

  小草邊唱邊出場:“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充滿熱情)我是小草,我長大需要水,需要空氣,太陽公公每天照的我暖洋洋的,我可以自己製造營養,我所製造的營養物質,不僅能養活我自己,而且能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我是快樂的(面帶悲傷)但是我也有傷悲。

  兔子蹦跳出場:(快樂狀)我不能自己製造營養物質,但是我的嘴可讒了(面對草)這綠油油的小草正合我意,我要把你吃掉,我是草食動物。

  狐狸左顧右盼的出場(狡黠,悄聲)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可我要生存(面對兔子)正好這是一頓美餐,我要把你吃掉。

  老虎:別在那狐假虎威了,我才是森林之王,我要把你們統統吃掉。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充滿熱情)我是小草,我長大需要水,需要空氣,太陽公公每天照在我身上暖烘烘的,我能利用這些光自己製造營養,我所製造的有機物不僅能養活自己,而且為其他生物提供營養。

  (驚恐狀):不好了,老虎來了,快逃啊。

  真菌、細菌(攙扶出場)我是真菌,我是細菌。

  細菌:你們能看見我嗎?其實我很小,你們是看不見的,但是我無處不在。

  真菌、細菌:(得意狀):別看我們微不足道,但我們也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面對其他生物)我們能把你們的屍體分解,供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沒有我們,世界會是怎樣的?(搖頭嘆息)你們的屍體,將會堆積如山,你們還有生存空間嗎?

  透過角色扮演,並加以多媒體課件配合,使複雜性的內容演變的簡單易懂,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下掌握了知識。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而把課堂還給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觀後學生輕鬆的回答出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總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連線食物鏈的練習也做的很好。不足之處是由於時間緊張,沒有讓學生把食物鏈連成食物網,繼續鞏固食物網的概念,這是今後應該注意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