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時珍》的教學設計範文

關於《李時珍》的教學設計範文

  一、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二、檢查預習

  1、分節朗讀課文

  2、區別藥方、古方、良方

  三、學習單元提示

  1、明確這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學會給課文分段。

  2、指出給課文分段方法很多,我們先學習用自然段歸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講清這種方法的一般步驟:

  (1)、認真閱讀課文,瞭解全文講什麼。

  (2)、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幾個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自然段歸併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單獨講一個意思,那就獨立成為一段。

  四、閱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的一般步驟給課文分段。如下表:

  小節

  節意

  分段

  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願

  第一段

  立志

  2李時珍跟父親學醫

  第二段

  學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第三段

  編寫

  4李時珍去各地採藥、訪問群眾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五、重點學習課文第二大段

  1、誰能說說李時珍為什麼下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呢?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

  2、有哪些缺點?

  生:不全、不詳、不對。

  3、那麼,他是怎樣編寫的呢?

  生:注意積累經驗

  到各地去採藥

  訪問群眾

  4、你能用上一些關聯詞把他怎樣編寫的過程連起來說嗎?

  5、讀到這兒,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6、為什麼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時間長、字數多、內容豐富、流傳廣)

  六、總結

  教學反思

  過去的教學,我將這片老課文當成一篇初次閱讀的新課文去認識。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站在讀者、作者、編者、教者這四個不同的角度去鑽研教材,我重新設計了本課的教學。

  一、學生經驗為起點,豐富學習資源,拉近生本對話的距離。

  本課內容是真人真事,但是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比較遠。李時珍的不怕艱苦,不怕危險的精神難以激起學生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如果僅僅利用第一課時匯入的幾分鐘的時間為學生介紹時代背景、人物,學生不會有較深的體會。因此,課前,我利用中午語文閱讀時間,引導學生閱讀有關李時珍的書籍,上網查閱李時珍的資料。這樣的教學設計,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在補充教材、拓展教材、開發教材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了相關知識背景,拉近了學生與教材對話的距離,增強了教材的感染力。

  二、以自主置疑為切入點,捕捉學生興趣點和難點,以學以教。

  在以往的備課中,我們常常設計一連串的問題給學生。這些問題並非生活中的原始問題,也不是學生提出來的,是教師為了教學而精心設計、加工出來的,往往脫離學生實際,甚至還會扼殺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在本課的設計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外相關資料及初讀課文後,說說為什麼稱明朝的李時珍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而引出《本草綱目》一書。然後要求學生圍繞這本書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歸納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

  1、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2、為什麼要編這本書?

  3、他是怎樣編寫這本書的?

  最後學生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品讀課文,合作探究,從而實現個性化的閱讀,使教學走出教師煩瑣提問、學生被動應答的局面。

  三、深研讀、析其疑

  根據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教師要求學生選取其中的一個研讀專題進行自主閱讀。例:

  師:你解決了哪個問題?從哪些句子中得到啟發的?

  出示:他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藥性和藥效;還有一些記錯了藥性和藥效。

  師:用自己的話說說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說說一部比較完善的喲啊物書是怎樣的?再來看看這句話的標點,能不能調換次序?

  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強調了學生的自主閱讀實踐,又重視了學生言語實踐,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又如在解決學生提出的第三個問題時,我讓學生說說你從李時珍編書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找找令你感動的句子,並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為什麼令人感動。

  生:我感受到了李時珍編書的艱難。我是從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乾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中體會到的。

  生:我深深感受到了;甚至編書所經歷的危險。我是從許多藥材他都親自品嚐這兒體會到的。

  生:我感受到了李時珍的虛心,他本來就是醫術高明的醫生,還要訪問老農、漁民、獵人。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本設計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悟,讓他們帶暗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課文,讓他們在文字和自己內心中走了個來回,真正實現高質量的對話解決了問題,更深刻感悟到李時珍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定意志及刻苦鑽研、勤於實踐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最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然是學到渠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