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景點導遊詞範文

西安景點導遊詞範文

  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景點導遊詞範文,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安景點導遊詞範文1:大明宮遺址

  唐大明宮是東方園林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大明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佈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城市建設、大遺址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最重要的人文象徵,併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大明宮遺址作為盛唐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西安城市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文化符號,保護好大明宮遺址就是保護盛唐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大明宮的範圍很大,東西1.5千米,南北2.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門。大明宮正門名丹鳳門,正殿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館。此外,有別殿、亭、觀等30餘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後,大明宮成為朝政活動的中心。

  含元殿是當時唐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殿前東西兩側有翔鸞、棲鳳二閣和通往平地的龍尾道。實測殿夯土臺基高3米多,東西長75.9米,南北寬42.3米。在臺基東西兩旁各有一條廊道遺蹟,分別伸向東邊的`翔鸞和西邊的棲鳳二閣。

  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見貴族親信、接見外國使臣和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實測殿址南北長130多米,東西寬70餘米。

  西安景點導遊詞範文2: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繫。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蹟;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蹟。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 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 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