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導遊詞

最新上海導遊詞

  導語:上海是一座經濟發達的城市,它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令人眼花繚亂的科技進步無不彰顯出一座一線城市特有的魅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最新上海導遊詞,歡迎借鑑!

  上海導遊詞(一)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進入花橋收費站呢,就標誌著我們開始進入大上海了。很奇怪,為什麼我們總是在上海前面加一個“大”字呢?就因為這坐城市的規模、面積、人口世界之最,就連土爾其的伊斯坦布林也無法與上海相提並論。來到這座城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海派的風情,現代化的渲染,到處可見的車流人流,隨處可見的外國人。所以,美國著名旅行家馬克休斯都說“來到上海彷彿來到了西方”。的確,上海這座大都市給人們的印象就如同它是一個很西化的城市。

  那麼上海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從3個方面來剖析吧。第一是它的車多。上海的車輛估計是全世界最多的,光上海的計程車就有4萬8千多輛,全世界飽有量第一。這第二就是人多。上海常住人口有1千2百萬左右,當然不算外來人員。它的總數人口約為近3000萬左右的人口。人口的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萬人左右。這個數字是不是讓大家很吃驚?如果你趕上節假日來這裡,尤其是幾大商業區那就應了一句話“上看嘴下看腿了”。最後是樓多。來到上海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哇好高的樓啊!好像我們進入了水泥森林般的城市。上海這幾年的發展很快,高樓大廈像雨後的春筍一樣,光我們上海浦西的高樓30層以上的就有1026懂。看看,是不是很厲害?那麼上海的實際地域面積多大呢?有9000多平方公里。透過以上的幾組數字,大家是否感覺到,大呢?我想不用我多說了吧。

  如果說上海的發展速度用奇蹟來形容,我覺得一點不為過。但是如果來讓我們去讀一讀它的歷史,我想它是一個歷史的侏儒,連美國的歷史都比不上。為什麼會這樣講呢?因為上海的歷史是從1843年開始計算,在這之前沒有人去關注它。在中國的歷史程序當中,根本沒有它的一席之地。但是短短的一個半世紀,卻創造了一個神話,一個金子塔般的奇蹟。別急,聽我給你們娓娓道來。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國最強盛的一個歷史階段,宋朝的時候,我們上海還只是一座小漁村。當地的居民以打漁為主。後來開始有了貿易的發展,才使得小漁村變的熱鬧起來。在當時的地界上,有18大浦之稱,其中就有上海和下海浦。後來人們的貿易中心主要集中在上海浦著裡,所以人們越來越多的將這裡稱呼為上海。到了清道光年間,將華亭縣正式改名為上海,一直稱呼到今天。到了1840年的時候,英國人發動了第一次戰爭,一打就是2年。最後清朝政府與英政府在南京下關的靜海寺內,簽定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在條約當中規定了上海、廣州、等地強迫開闢為通商口岸,其中將香港本島割讓給英國。到了1843年6月的時候,上海的大門正式被迫開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條約,使得上海真正的擺脫了歷史的束縛,如同一坐機器的啟動,開始了它的傳奇的生涯。就這樣,上海走進了我們的視線。

  隨著上海的被動性的開發,使得這裡不在是一座被中國封建政府遺忘的小鎮,它卻變成了洋人的天下,變成了冒險者的樂園。很快,我們上海便被美、英、法三國瓜分,形成了世界歷史上特有的“租界”。其實就是國中之國。那麼當時的三個國家的租界都位於今天上海的什麼地方呢?英租界是整個上海最大的,而且也是最發達的地段。位置在當時蘇州河以南,靜安寺以東,洋金浜(今天的延安路)以北地區。洋金浜以南中國城(城隍廟)以北屬於法國租界,蘇州河北部東至楊樹浦都是美國人的地盤。工部局後來又設立了公共租界,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園地區。租界這個名詞,恐怕在全世界也找不到,它是中國落後捱打的體現。租界的存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開羅會議之後,國民政府才正式的取消了外國在華的一切特權。租界就此在中國的版圖上徹底的消失。但是它的遺留品卻成為了今天上海發展的見證,成為了我們今天上海留給後上海人寶貴的建築遺產,外灘建築群。

  上海導遊詞(二)

  翻翻中國每一座城市的發展期,它都有一個特定的年代,人們很習慣的把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與這座城市的性情結合起來。那麼透過這段歷史,能夠使我們更好的瞭解和提及這座城市。因此當歷史定格在某一瞬間的時候,很多的細節都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中浮現。簡單的說,我們一說到南宋,就會想起杭州,一想到杭州,我們同時就會想到西湖,就會想到動人的愛情故事。雖然在眾多的電視電影中,沒有一部能夠全面的展示杭州的歷史文化,總是很零散,但是杭州人透過另外一種途徑加深人們對杭州這座城市的瞭解,它就是宋城。這也是杭州在發展社會、人文等各方面最值得我們借鑑的東西。話在說到我們上海,我們都說上海是十里洋場,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是一個國際的開放口岸,形形色的人,外國的資本家不斷的泳入,對這座城市的發展,經濟的提升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30年代的時候,尤其是世界各國走出了經濟大蕭條低谷的時候,我們上海的經濟也開始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在30年代,我們有很多都能夠回憶起來的。我想說上海的30年代,其實用一部電視劇就能夠徹底反映30年代的上海真實的場景,這部電視就叫《上海灘》。對我說的是不是很贊同?30年代的上海到底是什麼樣呢?很明顯這部電視劇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就是因為它是十里洋場,所以它是黑與白,正義與邪惡,迷人的夜色與蒼白的白天鮮明的對比。正是因為上海,才有了許文強與馮程程相互依偎在燈紅酒綠,夜色撩人,霓虹燈影之下。它的背景是什麼?背景是夜晚。它是多彩的,是副有情義的,是帶有濃重外國情調的美好世界。說了這麼多,上海的性情是什麼?上海的文化又是什麼?我想歷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突出一個字,夜!周旋不會白天在百老匯裡唱歌吧?她唱的最著名的是什麼歌?《夜上海》。歸根結底,它是建立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上。為什麼我們不說50或者60年代的上海?大家自己去猜想吧。

  上海的故事有很多,這些故事都結合著一些人物來產生。如果說,許文強是條好漢的話,我會笑他只是大海當中的一個弄潮兒,真正的大魚又是誰呢?上海三大亨大家都耳熟能詳吧?大家先來猜猜是哪幾個。黃金榮可以說是三個大亨中最大佬級的人物,就連蔣主席也給他磕頭拜師。當然委員長要給他磕頭主要是快混不下去了,因為陳其美被殺了,沒有靠山了,怎麼辦?投靠了黃金榮。最後一位,對抗戰有功,老蔣還給他發了青天白日勳章,還和老蔣是拜把兄弟,這人真牛比,有8房太太,他就是在上海橫著走的杜月笙。怎麼樣,說了這麼多,你有沒有興趣來上海混啊?呵呵!

  剛才說的是30年代的上海和大佬,這些人已經入土了,已經成為了歷史書中的一頁。沒事的時候可以來聊一聊。今天我們國家都在學習上海的高度和上海的速度。不過,想在2個層面上趕超上海是不可能滴。我們上海的高度是啥?是年收入1億6千萬的姚明,高吧?高不可攀吧!就像上海的金茂一樣,要仰著看!有人會說了,那麼速度就是劉翔了吧?你真聰明!黃種人百年才出這麼一個人,難怪開奧運會,日本人他也哭呢!他就像上海的.慈浮列車一樣,唰唰就過去了!快!真的快!想不想去體驗一下上海的速度?就請掏100塊坐坐慈浮列車吧,保證去浦東機場能看到法蘭西航空公司的金絲貓!這2個人都是上海普駝區的,也算是有緣吧。

  好了,我說了這麼多,現在我們的大巴行使上了上海的A20外環線,過了外環線就是上海市區了。

  上海導遊詞(三)

  現在我們總算是開始進入大上海的市區地帶了,一進入了市區彷彿就讓我們置身與水泥森林當中。連呼吸的空氣都帶有強烈的渾濁味道。應該說上海是目前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現代化水平位居全國之首。這些都是透過10多年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其實也就是中央每年不斷的投入,簡單的說,上海就是一座金山堆積起來的。這裡遍地都是黃金,想不想挖?就看你的機遇了。這麼多年的發展,上海的成就世界矚目,就拿它的城市高架道路環網來說,公里數、密集度全國前列。就拿我們現在所走的延安高架來說,是東西走向,連線虹橋機場A9環線,一直到外灘的。其他還分佈著南北、滬閔、內環、中環等高架道路,使得今天的出行比過去要方便很多。而且高架道路的環網相當合理,最大可能的考慮到汽車流量的問題,因地制宜才是上海發展高架道路的主體思想。所以,當我們開啟上海地圖的時候,你會發現上海的高架道路是呈一個“申”字的佈局走向的。自從1991年內環高架打下第一根樁子開始,上海向世界宣佈了他的快速的成長。在這幾年當中,上海的交通不斷的完善,如今已經形成了空中、地面、地下等一系列的道路架構。當然大家也別認為既然上海道路發達,那麼也應該會好走,不會像過去的上海交通問題令人頭痛了吧?來我們上海不要認為交通便利,但是堵車對於這座城市來說,很普遍,有人就說了,不堵車它就不是上海。所以,大家來上海不要問我多長時間到什麼地方,在上海,尤其是交通。什麼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因此,每天早上上海人的出行總是行色匆匆。所以,很多外國人都說來到上海才感覺到它不是中國的城市。

  來到上海當我們走在高架道路上的時候,左右兩旁都是高樓大廈。這些高樓大廈卻幾乎沒有重複的。這也是上海城市建設的亮點。上海很大,但是我們上海的規劃部門對於城市規劃的節點掌握的相當好。給人一種雖然樓多,但是很有序,並不是很雜亂的感覺。不像我們國家的其他一些城市,盲目的開發,城市格局很亂。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鈔票的基礎上。上海人每年都會請美國波特曼設計事物所,以及一些國內國外建築頂尖人員來規劃一下上海的城市發展構造。所以,上海這點就大大領先於我們其他城市。等我們進入核心城區的時候,在拿幾座大樓著重的說一說。當然,上海樓多,土地少,所以地價也昂貴。那麼上海的房價是怎麼來劃分的呢?據我所知,上海的房屋價格是根據環線而定。一般來說分為外環到內環,內環到核心,以及浦東的房價。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房價大約為1800美元左右一個平方。為什麼會按美元算?因為上海外國人買樓的也比較多,所以,上海人都習慣的標房價的時候標一下國際貨幣的價格。大家也不要覺得價格高,更高的房價在浦東,創下了亞洲樓盤之最,有多貴?13萬均價一個平方米,那裡就是湯臣一品。那個老闆還是一個30多歲的女人噢!而且還有國際知名的世界5大高爾夫球場,湯臣。那麼你也許會說,這房子我住不起,我還能看一看呢?第一,這房子送給你住都住不起,為什麼?因為它每年的物業管理費將近24萬人民幣。第二,看房必須要有500萬的資產,人家才會給你看一看!所以,小張每次帶客人去浦東看夜景的時候,總會走到哪裡。那裡的保安都傲氣的一米多高,頭都昂到天上去了!人家就是牛比!

  好了,我們現在呢離上海市中心不遠了。先前呢也給大家講了不少上海的基本特點等等。那麼來到上海我們看過了高樓,走過了高架,也將會聽到“啊拉”的上海話。上海的方言與蘇州話同出一個語系。但是蘇州話說起來很軟,我個人認為還是上海話還算好聽些。如果我和大家說上海話,可能大家也聽不懂。教你們幾句。上海人說你,叫“儂”,管計程車叫“叉頭”,洗澡叫“打藥”,是不是有點意思?當然啦,大家可別當上海人面說上海話,如果你說了,人家會票你“洋金浜”。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講上海話四不像。這是有來歷的,想不想聽解析?想聽就給點掌聲!說到這個“洋金浜”我們現在就走在它上面,為什麼啊?因為20世紀初它是黃浦江的支流,隨著工業汙染的嚴重,變的又黑又臭。當時英法租界就是以“洋金浜”來劃分。後來工部局將“洋金浜”填河造路,最初叫維多利亞大道,後來抗戰勝利將這條路命為中正路,解放以後為了紀念延安,就將這條路命名為“延安路”了。那麼上海人為什麼說外地人講上海話叫“洋金浜”呢?因為上海人以前喜歡學外語,一會大規模的學英語,一會又大規模的學法語,學來學去,學到最後也學不來什麼,講的洋文外國人又聽不懂,後來老百姓就乾脆用“洋金浜”來諷刺說上海話或者說外文的人四不像了!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們現在的位置已經來到了人民廣場。大家現在都把視線往左側看。最先看到的是黃色的圓頂,方底,還有4個大耳朵這裡就是上海博物館所在地。背後正中是上海政府所在地,左右兩側分別是造價18億和12億的上海大劇院和上海城市規劃館。這個人民廣場以前是什麼地方?以前啊就是跑馬場。彙集眾多名流紳士的地方,供有錢人賭馬玩耍的地方,自然的是一塊風水寶地。所以這上海人倒也看中了這塊地的風水,因此人民廣場的建築造型很特殊。空中看這些建築都是包圍在一口大鐘之內,上海市府像一個官帽,博物館的頂上是一個銅錢,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口鼎,這些組合排列代表什麼?官道、金錢、權術!你看,上海人能不有錢嘛?能不風光嘛?官的位置越做越大。所以啊,南京人更聰明,修了滬寧高速公路,在在我們南京的中山門廣場這裡放一個超大的南京市徽貔貅,嘴巴對著滬寧高速,屁股對著鐘山,我們南京這幾年能不發展的快速嘛?因為我們會吸上海的鈔票!上海的鈔票就這樣不斷的被吸入到了南京。當然博物館內還有鎮館之寶,2只大銅獅子,是原來中山東一路交通銀行門口拆來的!一個是張著口的,一個是閉著口的,代表著“出”和“納”。頂上就是古代的鈔票。什麼意思啊?知道我在蘇州給你們說的嘛?什麼是“捨得”啊?來上海不花錢這是不可能的,鈔票要花的!花了鈔票是有搞頭的!上海人不會不賺你錢的!一會在告訴你們為什麼!可惜啊,上海外表風光,內部卻是風波雲湧。幾個月前,老chen同志被因為犯了大錯,被zhongyang抓了,那個真是可惜啊!我們在也看不到和普通市民一起坐公交的chen書記了。前天,前上海市長huangju也離我們而去,這中央在也沒有上海出來的進zhengzhiju了,歷史就到這裡要改寫嘍!哎,真是風水輪流轉啊!管他呢,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百姓天天醉,皇帝萬萬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