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賀龍釣魚》教學設計

語文課文《賀龍釣魚》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五年級語文下冊25課《賀龍釣魚》。

  教學目的: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講述故事的梗概。

  2. 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賀龍在艱苦歲月裡的樂觀、幽默、對戰友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熱愛之情和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講述故事的梗概。

  2. 理解課文內容,從關鍵詞句中體會賀龍在艱苦歲月裡的樂觀、幽默、對戰友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熱愛之情和崇敬之情。

  教學用具:幻燈片

  教法:啟發 引導 講授

  學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聽歌曲《長征》進入課堂。

  二、 匯入

  上一節課我們讀了《賀龍釣魚》這篇課文,這節課讓我們再來進一步瞭解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幻燈板書課題)過渡:一個堂堂的元帥為什麼不去寫他帶兵打仗卻要寫他釣魚呢?下面請同學們看大螢幕上的問題。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 透過我們上節課讀了課文後,請同學們思考:賀龍帶著軍隊進入草地後首先遇到些什麼困難?在這艱苦的日子裡他是怎麼做的呢?然後才去溪邊幹什麼?(幻燈出示問題)

  (1)、同桌交流學習,找出有關段落後讀讀,然後勾畫出相關詞語和句子。

  (2)、請舉手回答,在哪些段落,賀龍是怎樣做的?

  (3)、他說了哪些話?

  2.交流,重點點撥以下幾個地方:

  ⑴分角色朗讀第3~10段,抓住賀龍的語言和神態體會他的幽默和為戰友著想的精神。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理解賀龍的性格和戰士對他的愛戴以及糧食的來之不易。

  3.齊讀第11段。

  (1)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賀龍拔下馬尾毛做釣魚竿。)

  (2)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從“老夥計”“撫摸”“會意”體會賀龍與戰馬之間的深厚情意以及默契,也說明了釣魚補充糧食對賀龍來說是常事。)

  (3)勾畫出本段中表示動作的詞語,這些動詞的準確使用有什麼

  作用?

  (4)賀龍是當時的總指揮,為什麼單單寫他釣魚呢?引導學生讀第2段,體會紅軍部隊在進入草地後所遇到的困難。

  4. 出示最後一段話,抓住賀龍的語言、動作,體會他的幽默與樂觀。

  (1)從賀龍的`語言、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賀龍的樂觀精神)

  (2)這樣的精神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有什麼作用?(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重要因素,鼓舞著大家與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作鬥爭。)

  (3)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這段話。

  5. 齊讀第1段。文章開頭為什麼要描寫草地的美景?(學生說後教師幻燈出示引導回答)

  四、總結回憶課文,指名說說課文大概。(要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

  五、課後作業。

  1、透過讀了課文後,想想賀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自己總結體會,將你瞭解賀龍的印象寫成旁批。

  2、到圖書室借閱朗讀有關紅軍長征的故事。

  3. 讀了賀龍的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寫一個片段。

  六、聽歌曲《十送紅軍》下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