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第二冊《魚和潛水艇》的教學設計

滬教版第二冊《魚和潛水艇》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潛、艇、般、夠、脹、縮、啟、艙、密、櫃”等10個生字,認識部首“舟”(舟字旁),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漢字“航、艇、船、艙、櫃、夠”;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啟、艙、脹”等3個漢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長句子時,能注意適當的停頓。

  3、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課文內容,瞭解潛水艇的發明是受到魚的啟發。

  4、能仔細觀察圖畫,聯絡生活實際,用幾句話說說自己瞭解的人類模仿動物或植物進行的發明創造。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讀文、識字的基礎上,初步瞭解潛水艇的發明原理,並能開拓思路,瞭解生活當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模仿生物製造出來的。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魚和潛水艇),誰能用幾句話簡單說說圖上的內容。

  2、根據回答出示:一艘潛水艇

  (1)指名讀,讀準字音,齊讀。

  (2)學習“艇”的部首“舟字旁”,可結合理解“艇”的字意。

  板書,讓學生觀察“舟字旁”與“舟”字有什麼不同。

  (3)出示課文中另外幾個“舟字旁”的字:“般、艙。”認識並交流識字方法。

  (4)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是“舟字旁”的字。

  3、出示課題:50 魚和潛水艇指名讀,齊讀。

  4、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些什麼?(潛水艇是什麼樣子的?魚和潛水艇有什麼關係?)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課文邊藉助拼音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節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注意適當的.停頓。

  (2)評價朗讀,再指名讀,分組讀。

  (3)讀詞語(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發現的比較難讀的詞語)

  3、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魚和潛水艇有什麼關係?課文為什麼要把這兩樣東西聯絡在一起?

  三、朗讀課文,感受內容。

  過渡:到底魚和潛水艇有什麼關係呢?

  1、學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句子:人們受魚的啟發發明了潛水艇。

  3、讀這句句子。

  過渡:那人們到底是受了魚的什麼啟發呢?我們先從瞭解魚開始吧。

  1、板畫:一條魚在水裡遊動,一會兒上浮,一會兒下沉。(也可用多媒體演示)

  (1)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用上“一會兒……一會兒……”說說。

  (2)小魚為什麼能夠一會兒浮上來,一會兒沉下去呢?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的第一小節,看誰能讀懂課文,能自己解答問題?

  2、出示句子:原來這個小小的鰾,能夠幫助魚浮上來,也能夠幫助魚沉下去。

  (1)讀一讀句子。

  (2)理解什麼叫“鰾”。

  (3)師引讀:魚肚子裡的鰾,能夠……也能夠……。

  (4)指名讀,注意讀出適當的停頓。

  (5)用“能夠……能夠……”說話。

  (6)齊讀句子。

  過渡:魚鰾是怎麼幫助魚浮上來,沉下去的呢?讓我們去讀一讀下面的幾句話就知道了。

  1、學生讀後面的幾句話。

  2、教師板書幫助理解。(同時配以板畫)

  鰾(脹大,裝滿了氣)——浮上來

  鰾(縮小,氣放出來)——沉下去

  3、學生看著板畫自己說說魚的上浮和下沉的原理,並配上動作。

  4、師小結:原來魚是靠鰾的脹大與縮小浮上、沉下的,於是,這個道理——引讀第二節。

  5、讀第三小節,找一找潛水艇哪些地方和魚有關係?

  6、彙報學習結果。

  (1)樣子像魚,櫃子像是魚的鰾。

  (2)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師生配合讀句子。

  四、課外拓展。

  其實,人類模仿動物或植物造出來的東西不止是潛水艇,還有許多許多的東西呢!你知道哪些東西也是根據動物或植物模仿造出來的嗎?(學生自由說說)

  1、看課後的圖片,知道飛機是模仿小鳥製造出來的,照相機是模仿人類的眼睛製造出來的。

  2、教師補充相關的內容。

  五、描一描,寫一寫。

  1、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養成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習慣。

  2、學生描,寫,教師指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