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

一年級《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青島版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2-15頁資訊窗3 第1、2個紅點和一個綠點

  教材分析:

  學生在前面剛剛認識了1-10各數,這部分內容是在數數的基礎上學習數的大小比較。教材呈現的是拔河比賽的場面,圖中提供了豐富的資訊,有拔河的人數、啦啦隊的人數、觀看的人數及男女生的人數等。首先利用兩邊拔河人數不相等,引導學生學習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接著利用跑過來的同學加入到比賽中,使兩邊人數相等,學習兩數相等的關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比較方法,最終要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的大小。

  學情分析:

  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學生在幼兒園已有初步的接觸,接受起來不是很困難。但學生大多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為此,教學的重點就要落在“為什麼是這樣的”,要讓學生透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弄清比較大小的方法,真正會比較數的大小。另外,大於號、小於號的運用也是個難點,學生容易混淆,所以要採用學生樂於接受的兒歌形式教學,便於學生記憶,從而降低難度,正確應用。

  教學目標:.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透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會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要點分析:

  教學重點: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

  教學難點:會用“〉”、“〈” 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學關鍵: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小圓片、1-10數字卡片

  教師:課件、小圓片、1-10數字卡片

  過程設計:

  活動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參加過拔河比賽嗎?誰能說說應該怎樣進行這個比賽?今天一(1)班的同學正在進行拔河比賽,咱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情境圖)

  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問題要問?

  [設計意圖:由拔河的談話引入,啟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交談中明確拔河時兩邊的人數要相等,從而為本節課的教學埋下伏筆。]

  活動二:認識大於號、小於號

  1、比賽怎麼還沒開始呢?怎樣才能知道哪邊人數多,哪邊人數少?你有什麼好辦法?快動腦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說說,比比看誰的辦法好!

  (學生思考後交流)

  2、彙報展示:誰能說說你的好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學生可能會出現用數的方法、擺小圓片的方法等)

  3、討論:哪種方法能讓人一眼就看出誰多誰少?(引導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

  4、9比10小,10比9大。在數學上有一對符號可以表示數的大小關係。你們看,他們來了:(課件演示兩個符號的自我介紹)

  聽了它們的介紹,你知道了什麼?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關注它們的形狀很相像,開口相反等)

  5、9比10小可以寫成:9〈 10,讀作:9小於10

  10比9大可以寫成:10 〉9,讀作:10大於9

  仔細觀察這兩個式子,你有什麼好辦法區分大於號和小於號呢?

  (引導學生交流,可以用兒歌如:大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大口朝左大於號,大口朝右小於號;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撐開,形成一個小於號,“大口朝右小於號” ,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撐開,形成一個大於號,“大口朝左大於號”,等等。)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注意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圍繞同一個問題,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想出多種多樣的解決方法,樹立這種意識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很關鍵的。同時還注意了引導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方式。教師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給學生思考、探索與表達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再次,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張開想象的翅膀,用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活動三:認識等於號

  1、現在我們再回到拔河的場地看看,現在可以比賽了嗎?為什麼?同桌相互說說。

  2、你能像剛才那樣用圓片擺一擺,使別人一眼就看出兩邊的人數同樣多嗎?

  3、同樣多用哪個符號表示呢?你知道嗎?

  10等於10可以寫成10=10,讀作:10等於10

  [設計意圖: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學生已經不同程度地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所以在認識同樣多和“=”的過程中,應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要是學生能說的讓他們自己說,能做的讓他們自己做,能教的`就讓他們自己來當小老師,教自己的小夥伴。]

  活動四:練習與拓展

  1、練習使用“<”“>”

  在比賽現場還有許多啦啦隊員,哪邊的人數多呢?你能用大於、小於表示嗎?試一試!同桌相互說一說。

  2、遊戲:排排隊。請10位學生上來當數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它們排排隊嗎?

  (1)按大小排隊。(學生可以用數字卡片自己擺擺看,再交流)

  (2)誰最大?誰最小?你能選出其中兩個數比大小嗎?(每個學生用 “﹤”“﹥”擺一擺)看誰想的多!再上臺彙報。

  [設計意圖:透過拓展練習,一方面複習了前面所學的1-10各數,另一方面開放性的題目,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彈性練習空間,滿足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需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透過彙報交流,又給了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使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提高。]

  活動五:總結與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板書課題)

  下課後請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誰和誰比?幾大於幾?幾小於幾?幾等於幾?我們下節課交流,比比看誰找得多!

  [設計意圖: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引導學生用一雙數學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再在課堂中解決這些問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同時透過交流,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比較數的大小

  9比10小 9〈 10

  10比9大 10 〉9

  10等於10 10 = 10

  創新特色:

  在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

  遊戲:排排隊。請10位學生上來當數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它們排排隊嗎?

  (1)按大小排隊。(學生可以用數字卡片自己擺擺看,再交流)

  (2)誰最大?誰最小?你能選出其中兩個數比大小嗎?(每個學生用 “﹤”“﹥”擺一擺)看誰想的多!再上臺彙報。

  這一設計,是在學生已認識了1-10各數及大於、小於、等於的基礎上安排的一個開放性練習。在這樣的題目中,學生既可以得到基礎性的訓練,又可以開闊思路,發散思維,同時增加了練習的樂趣,避免了呆板、枯燥的練習。與常規練習相比,學生更樂於參與這樣的遊戲練習,效果較好。

  另外在課的結束,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

  下課後請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誰和誰比?幾大於幾?幾小於幾?幾等於幾?我們下節課交流,比比看誰找得多!

  這樣就把簡單的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原來藏有這麼多的數學知識,而學好了數學又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悄悄的播下了“學好數學大有用處”的種子,也使他們體會到“數學並不遙遠,就在身邊”,從而樹立起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