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導課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甲烷的導課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甲烷的導課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甲烷的導課教學設計1

  一、教學背景

  《甲烷》內容選擇於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這一節是學生在中學階段第一次接觸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的有關內容,有機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烴是一切有機物的主體,而甲烷作為烷烴的第一個最簡單的分子,學生對他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今後對各種有機物的理解,因此本節內容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有機物的學習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初中化學就介紹了甲烷的燃燒反應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學必修2第二章也介紹了部分物質結構的知識,為學好本節內容提供了前提條件。

  本節課將主要介紹以甲烷為代表的烴的分子結構、性質和主要用途,以及它們的性質與分子結構的關係,讓學生掌握好甲烷這一節的知識,能為學生學習烴及烴的衍生物等有機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甲烷的分子組成、結構特徵、主要化學性質(燃燒反應和取代反應);

  (二)教學難點:取代反應的概念和實質。

  四、教學用具

  甲烷的分子結構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應的試劑和儀器一套、高錳酸鉀溶液;多媒體教學裝置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討論、講解、練習

  六、教學過程

  [投影]可燃冰、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等圖片,並進行如下講解。

  [小結]天然氣是一種高效、低耗、潔淨的新能源。我國已探明儲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質。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碳儲量是全球石油與天然氣儲量的兩倍。如果能開發利用,那將是人類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氣,沼氣和煤礦坑道氣的主要成分。

  但同時甲烷也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他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氣中的濃度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我們知道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優勢為我們的生活服務,首先,就必須對甲烷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揭題]板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板書]一、甲烷的分子組成和分子結構

  1、分子組成:CH4

  [提問]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對共用電子對才能達到八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氫原子欲形成兩個甲烷分子結構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學生活動]完成課本P60實踐活動並小結甲烷分子的結構特點

  [板書]3、分子結構特點:正四面體型結構,呈高度對稱狀,而且C—H鍵比較牢固。

  [過渡]至此,我們對甲烷的結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甲烷的結構決定了甲烷具有什麼樣的性質呢?這是本節課的重點。

  [板書]二、甲烷的性質

  [展示]貯存甲烷氣體的裝置,並結合甲烷的'式量,讓學生判斷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質。

  1.對於一種並不是很瞭解的化學物質,我們研究它的化學性質一般從哪些方面分析?

  2.甲烷能高錳酸鉀溶液、溴水、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氧氣、氯氣等物質反應嗎?

  3.如何設計上述實驗?

  [探究活動]根據以上預測,分別設計甲烷能否與高錳酸鉀溶液、溴水、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氧氣、氯氣反應的探究性實驗。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後彙報討論結果

  [演示實驗]將氯氣通入高錳酸鉀溶液中

  [設問]1.點燃甲烷前應注意什麼?

  2.如何定性檢驗甲烷的產物?點燃[學生活動]上臺板演:CH4+2O2→CO2+2H2O

  [板書]2、化學性質

  ⑴甲烷較穩定,不與水、高錳酸鉀溶液、溴水、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等物質反應。

  ⑵甲烷的氧化反應:CH4+2O2點燃→CO2+2H2O

  [過渡]甲烷除了在點燃條件下跟氧氣反應外,還會在光照情況下跟氯氣反應。

  [演示實驗]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邊引導學生觀看實驗現象,邊提示學生在觀察重點實驗現象時思考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講授]取代反應的概念及原理並引導學生分析概念部分的關鍵詞,

  [投影]電腦模擬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氣的取代反應的動畫

  [板書]⑶取代反應取代反應的概念:有機物分子裡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的反應叫取代反應。光氯氣與甲烷的取代反應方程式CH4+Cl2→CH3Cl+HCl

  [提問]CH4與Cl2反應後產物有幾種?哪些是有機化合物?哪種產物最多?

  [學生活動]完成一氯甲烷與氯氣進一步反應的方程式

  [投影]隨堂鞏固練習

  [投影]甲烷的三點利用及圖片

  [課堂小結]甲烷的化學性質通常情況下比較穩定,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燃燒反應、取代反應和熱解反應。它主要取決於甲烷穩定的正四面體結構。取代反應是甲烷的特徵反應。七、佈置作業:

  1、完成課本P65課後習題1、2、3、5、6

  2、查閱資料,從反應形式、反應條件、反應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幾個方面比較取代反應和我們學習過的置換反應有什麼區別?

  本節課的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探究法,幫助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規律,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教給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透過創設問題、討論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甲烷的導課教學設計2

  課文的特點和地位: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也是學生們接觸的第一種烷烴。對學生來講能否學好這一節的內容將直接影響以後有機化學的學習。本節重視與初中化學的銜接,不僅重視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而且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科學態度,以及訓練他們的科學方法。

  一、教學目標:

  1、鞏固學生在初中化學中的已學知識點。比如它的燃燒反應和一些主要的用途。

  2、在鞏固舊知識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甲烷的分子結構,著重介紹它的正四面體型結構。

  3、在學生初步瞭解甲烷的正四面體型結構基礎上,聯絡它的結構和得失電子情況講述它主要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取代反應,受熱反應)等。

  4、著重強調甲烷的取代反應

  5、注重與學生已有知識的聯絡,採取各種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甲烷的分子結構和由分子結構決定的化學性質。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甲烷的化學性質、甲烷的分子結構和正四面體結構、甲烷的取代反應以及反應的本質。

  三、教法分析:

  演結合、自學引導、對比教學、學生互動。

  四、學生現狀分析:

  大綱中只要求學生了解甲烷的結構式。但結構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結構方式,而不能真實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學生將會產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錯誤認識———而對分子的立體結構的認識有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有機分子結構的瞭解,並最終影響他們對有機物分子化學性質的瞭解和學習。因此,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讓學生在三維空間中對有機物分子有個真正的瞭解。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其化學性質。

  五、教學過程分析:

  1、由於學生有關物質結構方面知識的侷限性,因此教材在介紹甲烷分子的結構時,從甲烷分子的組成引入。首先透過學生對物質組成知識的回憶,再結合碳的核外電子排布和共價鍵的知識,逐步給出甲烷分子的結構式,然後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紹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使學生在複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學生互動):請學生總結甲烷的分子結構的特點。並能預示由甲烷的分子結構特點所決定的甲烷的化學性質。

  2、在學生了解甲烷物理性質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甲烷的化學性質上。分析其反應的機理和本質。

  (1)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與氫原子之間能形成牢固的共價鍵為依據介紹甲烷的性質。

  (2)分析甲烷在空氣中的燃燒反應跟甲烷與酸性溶液的反應的對比,甲烷不能和酸發生反應,但是能在空氣中燃燒。

  (學生互動):請學生總結對比的結果。

  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正確的結論:甲烷在通常條件下是穩定,但是能和一些氧化劑發生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甲烷也可以發生氧化反應。

  (3)甲烷的取代反應是烷烴的特徵反應,也是本節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學生了解甲烷立體結構的認識的基礎上,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先使學生有一個甲烷分子中氫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模型,然後再透過給出甲烷與氯氣反應的幾步方程式,分析它的反映機理,再向學生說明甲烷分子中的氫原子不僅一個能夠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

  (學生互動):請學生寫出甲烷被氯取代的反應,從一取代到四取代。最後講清取代反應的確切涵義。

  (4)用對比法讓學生了解有機化學中取代反應和無機化學中置換反應的區別。

  (學生互動):請學生總結兩個反應的區別。

  3、回顧這一節所學的新知識點,並強調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本節的思路。

  4、佈置相關的習題,鞏固學生的知識。

  甲烷的導課教學設計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烴作為一切有機物的母體,而甲烷又是最簡單的有機物,學生對甲烷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今後對各種有機物的理解。透過這堂課的教學,希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有機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新教材特點,結合高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確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瞭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儲量情況

  ②透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刻認識甲烷的結構特點

  ③透過實驗探究理解並掌握甲烷的取代反應原理

  ④透過對甲烷結構和性質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

  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探究實驗、模型、圖片、動畫等,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研究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

  ②透過講授、討論、自學、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和比較,類比等科學方法與邏輯方法,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③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觀察實驗,並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可能的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②透過甲烷的結構和性質的探索,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甲烷分子的結構和甲烷的取代反應

  二、說教法

  本節課採用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自主,相互合作,探究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和教法相呼應,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相互討論、及時對比、和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四、說教學過程

  採用板塊教學,分為四個學習板塊。即:板塊一:甲烷的結構探究;板塊二:甲烷的物理性質;板塊三:甲烷的氧化反應;板塊四:甲烷的取代反應。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評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並幫助學生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體現用途”的認知關係。具體的教學流程:

  【引入】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的順利實施,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天然氣,請問天然氣的成分是什麼?主要分佈在哪些地方?它作為能源有哪些優點?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第一段並思考以上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並思考回答

  【投影】“西氣東輸”工程全線分佈圖;“西氣東輸”工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開採和使用天然氣造成的事故圖片

  【過渡】天然氣好比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作為一種很好的能源,另一方面在開採和使用的同時上演了一幕幕人間悲劇,為了防止悲劇再次上演,為了更好地利用天然氣,剛才我們已經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瞭解甲烷的相關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和學習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設計思路:透過自主學習獲取天然氣成分,存在及作為能源優點等相關資訊;展示“西氣東輸”工程全線分佈圖;“西氣東輸”工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的圖片;開採和使用天然氣造成的事故圖片,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透過自主學習讓學生了解甲烷的存在和儲量境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獲取資訊的能力。透過對西氣東輸工程的瞭解,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發學習興趣,並引出《甲烷》課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