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陽導遊詞

安徽青陽導遊詞

  青陽縣,安徽省池州市下轄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東臨南陵、涇縣,南連石臺、黃山區,西交貴池區,北與銅陵市接攘,地勢南高北低,下面是安徽青陽導遊詞,請看:

  安徽青陽導遊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歡迎各位來到青陽領略美麗的山水風光和醇樸的風土人情!

  青陽縣位於長江南岸,北襟長江,南相黃山,東與涇縣革命老區交界,西有九華山聳立。1180平方公里,山清水秀,有著神奇的歷史文化和美麗卓絕的自然風光。元代詩人薩都剌來到這裡情不自禁地讚道:“相逢橋上無非客,行盡江南都是詩”,南宋詩人王十朋聽到這裡的人文故事,深深感嘆:“江南一嶽佔青陽,多少神仙此地藏”。要想深刻了解青陽和認識青陽,恐怕不是一朝一日的事,但我們走進芙蓉湖景觀區,聽聽這裡的故事,憑著自己的敏銳觀察和細心感受,一定會得到一頓豐盛的遊覽大餐並滿載而歸。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芙蓉湖。芙蓉湖的名稱,來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詩句。傳說古時候這裡有惡龍作怪,民不聊生,有當地一戶財主養了九個兒子,他們齊心協力大戰惡龍,最後一條惡龍沿著青通河往下游逃竄,企圖逃向長江,九子追趕到這裡,將惡龍交戰,因而留下一片水坑,便成了湖。等戰勝惡龍之後,九個兒子各化成一座山峰,將惡龍鎮住,這便是九子山,後來被李白改為九華山。欣逢盛世,青陽縣人民政府將這一片湖水透過治理、疏浚,顯得更加清澈美麗。“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一湖清水就來自於青通河的上游的九子山。站在這裡環顧湖面,確有“水何澹澹,山島辣峙”感覺。芙蓉湖在四圍青山的陪襯下,風平浪靜,恰似老天爺贈給人間的一面玉鏡。自古以來就有“就著玉鏡照一照,面如芙蓉,美似天仙;就著湖水洗一洗,心如蓮花,益壽延年”之說。還有“心情不好,事業不順的人,照一照,洗一洗,就有洗心革面,萬事如意,一帆風順”之說。

  現在我們就站在芙蓉湖公園的入口處--對華覽秀。顧名思義,站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芙蓉湖公園的大概景緻,更遠一點就是九華山,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九華山第一峰--蓮花峰。蓮花峰,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躲避追兵、安營紮寨、屯兵練武之地(山寨石門遺蹟尚存);海拔1048米,若在正面看,峰巔酷似蓮花初舒。雲蒸霞蔚,四時變化,蓮峰雲海為青陽九華山第一壯觀美景。這也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詩句落筆生花的出處。李白路經青陽,看到蓮花峰下的七布泉瀑布從天而降,詩興大發,吟出“天河掛綠水”的千古佳句。從蓮花峰往九華山方向看,依次是達摩面壁石、獨秀峰、天柱峰、翠蓋峰、展旗峰、大鼓嶺、將軍湖等景點或景區。再遠點的那就是著名的“富貴陵陽鎮、風流謝家村”和九華山大峽谷了。這些地方,歷史上不僅有眾多詩人墨客流連忘返,仙家名流也接踵而來,如漢代青陽縣(那時稱陵陽縣)第一任縣令竇子明,在陵陽山中修煉成仙,騎鶴白晝飛昇,成為道教佳話;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芙蓉湖對面的拾寶山留下了毛驢的蹄印,驢糞化為元寶被山民拾得,之後常有人上山尋寶,故名“拾寶山”。據說張果老死後就安葬在陵陽境內。金地藏上九華山之前就在九子巖修行,爾後才上了九華山。他的隨從諦聽為保護金地藏而獻出了生命,後人為紀念它還在九子巖上修建了諦聽塔,至今儲存完好。歷史記載,民間傳說,動人的故事數不勝數。--這些美麗的景點景區和燦爛的歷史文化體現了青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特色。

  從對華攬秀出發,沿著香徑,我們去往星河廣場:星河廣場展示的不僅是青陽的民俗風情,更是青陽的歷史文化和勞動人民的智慧。農耕文化是這裡的一大亮點,青陽人民和全國其他地方人民一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刀耕火種的時代繁衍生息,創造了人類進步的文明,既有物質文明的物證,更有精神文明的結晶。青陽民歌、竹馬燈、旱船調,特別是青陽農民畫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全國專家學者認定為戲劇活化石和京劇鼻祖的戲曲“青陽腔”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陽農民畫用青陽特色地繪畫藝術表現青陽人五彩繽紛的勞動和生活場景。青陽腔以其高亢嘹亮的'高腔為中國戲劇帶來來了活力,成為中國戲劇史上一面輝煌的旗幟。逢年過節,都要在這裡展示,熱鬧非凡。

  走過芙蓉橋,去向詩園:在青陽這塊美麗的土地上,不僅吸引著無以計數的名人騷客前來交遊吟唱,留下大量描寫青陽山水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優秀詩篇,本土詩人佳作也是層出不窮。在這裡,我們用石刻、書法等形式表現出來,在展示歷史文化藝術的同時,也為遊客朋友瞭解青陽增添高雅情趣。

  “磨墩賞月”處。這是芙蓉湖公園的制高點。站在這裡,我們可以一覽芙蓉湖全景。別看這座不高的山坡,卻很有些歷史故事。首先請大家看看這個山坡的形狀像什麼?--很像是個磨子,由史以來我們管這裡叫磨子山、磨子墩。其實,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和美麗的故事。傳說詩仙李白到青陽,青陽縣令韋權輿知道他愛酒吟詩喜歡明月,就陪他到這裡觀湖光山色、賞月吟詩。明月高照的夜晚,站立此地,環顧四圍青山和一馬平川,湖面風平浪靜,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亮,在湖水和青山的映照和陪襯下,月亮就更顯得又圓又大又亮,詩仙也就詩興大發。後來他們成了好朋友。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這裡原來住著個父母早年傷亡的年青人,人們管他叫張生。張生孤苦伶仃,十分貧寒,但非常善良,做好事不留名,湖邊的一草一木他都愛惜;乾旱時節,他看到湖邊水凼裡快被死的小魚小蝦或是田螺,他就將它們弄到湖水裡。長期做了好事必有好報。後來他每天在外面做事回家,都有已經做好的飯菜擺在桌子上,噴香撲鼻,但不知是誰幹的。有一天,他想看個究竟,就提前悄悄回到家裡,一看,原來是個陌生的漂亮姑娘在廚房忙碌著。姑娘看到主人突然回來,來不及離去,就只好說出了原委。原來是隻住在牌樓村的田螺,由於小時貪玩游到芙蓉湖邊遇到大旱,落在沙灘上,不得回到湖水裡,幸虧被張生救起放到湖水裡才得以活命長大,現在是來報答張生救命之恩的。他們互相羨慕,當晚以山水為媒、明月作證,成了親。於是就在山坡上種起黃豆,做起了豆腐生意。日子越過越紅火,為感謝天地,他們在這裡建起了拜月臺和涼亭,每有窮困的人,他們就以豆腐接濟,扶貧濟困。直到他們年老過世之後,每到夜深人靜時,這裡還經常聽到磨子磨豆腐的聲音。因此,後來的人就將這裡叫磨子山、磨子墩。於今,人們在這裡修建了閣樓,將這裡打造出“磨墩賞月”的景點。月白風清的夜晚,湖面上輕舟蕩槳,磨墩上人影綽綽,賞月吟詩,互有唱答,確是心曠神怡。

  尋夢沙灘(暫定名),)原來這裡叫“金沙灘”,是古時候有人在這裡勞動的時候從沙裡掏出一塊金子而得名。青陽的黃沙在建築行業非常出名,南京長江大橋、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的建築用沙都是這裡供應的。看湖水清清,沙灘綿綿。在這裡,夏日裡可以步入湖水中戲魚弄蝦,可以在沙灘上進行沙雕、沙浴,不僅為孩童們提供一塊嬉戲的園地,也為成年朋友找到童年的樂趣。

  青陽,有著賞不盡的自然風光,也有著聽不完的動人故事,更有著取不竭的歷史文化,嘗不膩的山珍海味。在品嚐了芙蓉湖之後,也希望大家憑著自己的慧眼去發現青陽精彩的亮點,青陽人民將滿懷熱情歡迎你帶著你的家人和朋友們再次光臨青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