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1

  一、設計說明

  本文是新聞特寫,新聞特寫側重於再現,用形象的事實說話,往往採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現場,畫面感特別強。本文適合採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在學生體驗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幫助學生把握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及閱讀方法。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

  2.把握本文畫面描述與評論相結合的表現方法。

  3.體會文章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特寫鏡頭,它專門拍攝人或物的某一部分進行特別放大。特寫鏡頭在刻畫人物和表現細節時,能夠抓住人們的視線,扣緊人們的心絃,產生意想不到的震撼力。用這種手法寫成的新聞叫新聞特寫,新聞特寫是用“鏡頭”來表現新聞事實的,怎麼表現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別了,“不列顛尼亞”》這則新聞特寫,共同思考探究。

  2.整體把握

  (1)從新聞特寫和訊息的區別切入

  ①請同學們閱讀全文並思考:如果把本文改寫成一則訊息,應該刪去哪些內容?

  ②探究討論:刪去的這些內容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

  ③請同學們概括新聞特寫和訊息的區別。

  (2)從文中的“特寫鏡頭”切入

  ①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全文,按照時間順序找出文中的“特寫鏡頭”,併為每個鏡頭擬一個標題。

  ②探究討論:新聞是選擇的藝術,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這幾個“特寫鏡頭”呢?

  ③為了讓讀者更深切地體會這一事件的意義,在每一個鏡頭後面作者都有精當的評論,請同學們再次閱讀全文,找出評論性的句子,探究其深刻含義。

  ④請同學們結合鏡頭與評論簡要概括這則新聞的主旨。

  (3)從文章的題目切入

  ①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回國、美國政府的白皮書發表之時,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別了,司徒雷登”。本文的題目化用了毛主席文章的題目。你覺得本文的題目有什麼含義?

  ②閱讀分析:文章用了哪些“特寫鏡頭”來表現題目的含義?

  ③探究討論:在表現當天的事實以外,文章還寫到了哪些內容?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

  3.重點、難點突破

  (1)幫助學生體會文章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方法一: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大家交流討論。

  方法二:引導學生透過誦讀體會語句的深刻含義。

  (2)幫助學生總結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

  方法一:先讓學生自己總結,然後在討論交流中完善。

  方法二:介紹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讓學生結合本文進行分析。

  四、拓展延伸

  課外閱讀《中外新聞特寫名篇賞析》(李小林、白慶祥編著,新華出版社20xx年版),選擇自己最欣賞的篇目寫一則讀書筆記。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2

  一、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新聞作品。瞭解相關的文體知識是學生把握新聞特點的前提,引導學生把握新聞的文體特點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學生在瞭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了新聞的特點,才能夠以審美的.眼光去欣賞新聞作品,用新聞的方式去反映生活,養成關心時事、關注現實的習慣。

  二、單元設計思路

  本單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新聞作品,基本特點相近但樣式各不相同,有訊息、新聞特寫、電視新聞和人物通訊。教學時,要充分發揮比較閱讀的作用:一是把本單元與其他單元相比,比出新聞作品的基本特徵——迅速及時、內容真實、語言簡明。二是在本單元四篇新聞作品之間比,比出四種不同的新聞樣式各自的特點訊息講求時效,語言簡潔;新聞特寫畫面感強,對新聞事實的描述更集中;電視新聞講究聲畫合一,多用短句;人物通訊翔實生動,注重思想意義。設計教學時,應該先引導學生從感性上認識新聞作品的特點,然後提升、總結,幫助學生把握新聞作品的一般特點。

  三、教學目標

  l、瞭解新聞作品的基本特徵。

  2.把握不同新聞樣式的特點。

  3.學習寫作訊息。

  4.引導學生關心時事、關注現實。

  四、課時分配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別了,“不列顛尼亞”》各2課時,《生命之舟》l課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課時,口語交際l課時,寫作2課時。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必修)3

  一、設計說明

  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承擔著較重的文體知識的教學任務。講文體知識是必要的,但不必系統、全面、集中地講,在閱讀過程中用到什麼就講什麼,把靜態的知識變成動態的知識,藉助文體知識引導學生把握新聞的特點,為後面的感悟、體驗打好基礎,從而幫助學生積累閱讀新聞作品的經驗。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新聞的一般特點和訊息的相關知識。

  2.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3.體會文章語言中蘊涵的豐富情感。

  4.體會訊息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請同學們閱讀下面幾句話:

  (1)新聞,新聞,新聞姓新。

  (2)今天的新聞是金子,昨天的新聞是銀子,前天的新聞是垃圾。

  (3)新聞要把真正好的說成好的,真正壞的說成壞的,有一分說一分,有兩分說兩分。

  (4)失去了真實,新聞就失去了生命。

  (5)新聞中即使有描寫,也只是扣住一兩個核心細節略加點染。

  同學們想想,這幾句話說明新聞有哪些特點?(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概括總結。)新聞的主要特點是迅速及時、內容真實、語言簡潔(短、新、快)。今天我們要閱讀的《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就是新聞的一種——訊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看看《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則訊息是否符合新聞的特點。

  2.整體把握

  (1)從訊息的結構特點切入

  1851年,美聯社的前身——港口新聞聯合社第一次用電報傳遞訊息,此後,為了搶發新聞,各報都用電報發稿。由於當時的電報技術還比較落後,經常出現故障,電訊常常中斷,這就迫使記者把最重要的新聞事實塞進報道的開頭部分,久而久之,形成了訊息的“倒金字塔”結構:

  標題——準確揭示訊息的主要內容,包括引題、正題和副題。

  導語——概括訊息中最重要的事實,一般包括五個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主體——具體敘述導語的內容。

  這種結構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最前面,把次重要的內容放在稍後,依據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很像倒置的金字塔,所以被稱為“倒金字塔”結構。

  請同學按照訊息的結構特點,分別找出本則訊息的標題、導語和主體。

  (2)討論標題的表達效果

  有人說“讀書看皮,讀報看題”,本文的標題分為正題和副題,正題“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概括了訊息的中心事件,“喜”字成為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副題“得票數比第二名多34票”,突出了中國得票數量之多,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3)閱讀分析導語

  ①快速閱讀,搶答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②閱讀思考:導語部分有沒有五要素以外的內容

  (4)把握主體的主要內容

  主體敘述的就是導語的內容,為了避免重複,主體要注意變換角度。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概括一下主體的敘述角度。

  ①中國政府的態度。

  ②兩輪投票的情況。

  ③中國人民及國際體育界人士的反應。

  (5)閱讀分析:主體部分怎樣表現“喜”?

  (6)從情感表現切入

  申奧成功的那一刻,舉國沸騰,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這種喜悅?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找一找文章的哪些地方表現了申奧成功後國人的喜悅之情。

  本文的標題、導語和主體都表現了喜悅之情,但表現方式不同:標題——正題直接表達喜悅,副題側面表達喜悅;導語——直抒胸臆,喜悅之情盡現;主體——藉助細節點染喜悅。

  3.重點、難點突破

  (1)幫助學生體會本文語言簡潔明瞭、飽含情感的特點。

  方法一:透過朗讀的方式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特點請一位學生模仿播音員播報本則訊息,其他同學體會他播報時重音和停頓的處理,並在課本空白處記下自己的體會。

  朗讀主要是藉助重音和停頓來傳遞情感的,為了表達的需要,個別詞句可以做一點技術處理,重音和停頓可適度誇張。在學生朗讀和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注意以下詞句:

  ①第二輪就以過半數優勢贏得了奧運會主辦權。

  ②中國政府將信守在北京陳述報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諾,並將盡一切努力幫助北京實現其承諾。

  ③北京應該贏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

  ④該輪到北京辦奧運會了!

  方法二:設計替換練習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特點。

  (2)引導學生探究本文善用細節的寫作技巧。

  典型細節增添了本文的表現力,例如風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的淚水,“默默的”擁抱;劉淇要“永遠儲存下去”“剛才簽字的鋼筆”等。

  四、拓展延伸課外學習活動:

  蒐集不同報紙報道同一事件的訊息,比較其表達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