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總和力-美文故事

人生就是總和力-美文故事

  德永昭廣出生於日本廣島,八歲時被送到外婆家寄養。當時二戰剛結束不久,到處都是戰爭遺留下的廢墟,百姓生活極度貧困。外婆家窮得更徹底,住破茅屋,缺吃少穿。雖然生活艱難,但外婆從不抱怨,她總是告訴外孫:“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

  外婆樂觀開朗,充滿智慧。她從不空手走路,每次出門時,腰裡會系一根繩子,另一端綁著一塊大磁鐵,拖在地上,能吸到不少廢鐵。她把這些廢鐵收集起來,拿到集市上去賣,以補貼家用。在外婆家門前,有一條小河,上游有個菜市場。家裡買不起菜,她就在河面橫架一根木棒,順流而下的菜葉被木棒攔住,都上了她的餐桌。外婆把它戲稱為“自家的超市”,送貨上門,還不收運費。

  德永昭廣從小受外婆薰陶,並未因為貧窮而敏感自卑。在他讀小學時,校園裡開始流行劍道。他羨慕同學們身穿道服,神氣活現地揮舞竹劍,便告訴外婆:“我很想學一種運動,讓我去學劍道吧!”學劍道要買護具和麵罩,但是外婆沒錢。她說:“我給你推薦一項好運動,明天去跑步吧!跑步不需要護具,馬路也是免費的。”他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開始練習跑步。從此,學校每年開運動會,他都是跑步冠軍,後來又成為學校棒球隊的隊長。優異的體育成績,讓他變得更加自信。

  升入中學後,德永昭廣已是學校的體育明星,但是文化成績卻越來越糟糕。除了體育每次拿滿分外,其他各科都只有一分兩分(滿分為五分)。

  有一次,他拿著成績單,滿臉愧疚地告訴外婆,又考砸了!哪知外婆竟然滿不在乎地笑了:“不要緊,只要不是零分就好,一分兩分的,加起來就有五分啦。”他驚得目瞪口呆,以為外婆又在開玩笑:“不同科目的成績也能加在一起嗎?”外婆笑著點頭,認真地說:“當然可以啊……”雖然似懂非懂,但他對外婆的話深信不疑,永遠記住了這句話。

  中學畢業後,德永昭廣離開外婆,回到廣島。他拜名師學習相聲表演,改名為島田洋七,並迅速在日本走紅。演藝圈的規律是一代新人換舊人,紅得快沉寂得也快。他也未能跳出這個宿命,大紅大紫了幾年之後,屬於他的相聲時代過去了。此時,大多數人也就守著當年的名聲,悠然度過後半生。但是他並未停下腳步,又開始寫作,開拓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如今,島田洋七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日本著名暢銷書作家。

  島田洋七的人生充滿了戲劇性:少年時以體育見長,青年時在相聲界大紅大紫,中年又憑寫作取得巨大成功。這當然不是偶然,他每一次華麗的轉身,都是在為自己不斷加分。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外婆告訴我,不同的.科目也可以加在一起,人生就是總和力。”

  德永昭廣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在物質異常缺乏的環境裡,一個少年快樂地成長,不斷豐富自身,最終獲得了幸福而成功的人生。他外婆的那句“人生就是總和力”,不禁讓我們深深感佩,並反省我們自身的教育。

  在我們生長的環境裡,“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一切唯成績是瞻”的教育思想和氛圍,造就了許多這樣的孩子:他們過旱地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奔走在各個輔導課堂,在學習成績為評價標準的指揮棒下,生活內容機械而單一,失去了夢想和創造力,體會不到生活的豐富和樂趣……

  從能力的角度來說,學習能力不等同於生活能力,一個人的成功是他綜合能力的體現;從人生的角度來說,每個階段都是他生命價值的一部分,一個人的價值是他生命總體程序的體現。

  德永昭廣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豐富而成功的人生,是綜合能力的全方位體現,它也不在於你的起點有多高,而在於你的努力能否貫穿於整個人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