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賞析:戀愛就是戀愛無關乎未來

美文賞析:戀愛就是戀愛無關乎未來

  晚餐歸來,女生H無名指上悄悄多出一枚戒指。我沒說話,只是笑著向這對“小夫妻”眨眨眼。作為表情本就豐富的義大利人,這個微小訊號立刻被男生A捕捉到。他當然知道,我想聽他們的故事。

  “我們三年前彼此喜歡,簡單相愛,就在一起”。

  “那我是不是該恭喜你們今天訂婚,或者?”

  “訂婚?你怎麼會這麼想?”一個人驚訝的攤開雙手。

  “我們不會結婚,但會永遠相愛,永遠生活在一起。”另一個甜蜜笑著。

  作為一個號稱走過很多地方,但又是傳統中國社會里成長的人,從一個女生嘴裡聽到這樣的話,多少還是有些意外。“怎麼會相愛又不結婚?婚姻不是可以保護女性嗎?”我知道這觀點,我其實並不完全認同,但很想聽聽他們的看法。

  “我很獨立,不一定非要用婚姻來保護。如果沒有愛,那麼所謂婚姻的保護,也是一紙空文”,H自信的說“我需要的是愛,而不是保護。”

  “如此說來,你們今天有什麼高興事?“我顯然沒搞清楚他們在慶祝什麼,以及無名指那枚戒指的來由。

  “等等,我來畫給你看!”A趴在桌上認真的畫起地圖。“你看,H的家鄉在Bolzano bozen(波爾查諾),而我出生在Turin(圖靈)。三年前我們相愛,H搬到Parma(帕爾馬)。我們就這樣每個月在圖靈和帕爾馬之間往返,所以……”A激動得抱起H,吻著她戴著戒指的'左手,“今天要慶祝:在這次旅行結束以後,我們就開始生活在一起了”。

  好吧,我終於知道:他們在慶祝一個在這些年裡一直被我們賦予某種異樣含義的中性名詞:同居。

  “更遠的未來怎樣打算?”我對剛才回答顯然有些不解。

  “我們還會像現在一樣在一起。所不同的是,當我們想念對方的時候,會更快的見到。並且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也會更加便利“。

  “可是,”我忍不住提示道:“我說的未來,是想問你們真的沒有結婚的打算?”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換做中國的長輩問晚輩,想必早就該心領神會了。

  “這誰又能說得準?也許有一天我們還會選擇結婚。不過,我們彼此都希望:那將會是水到渠成,而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延續未盡的對話,我總是有些不甘心。“以後打算要個小孩嗎?”

  “恩,我們都很喜歡小孩子。但這是個重要決定,還沒想好。我今年32歲,A29歲。如果商量好,並且還有精力的話,就生個小孩陪伴我們今後的生活。”

  “你是說生小孩時候再結婚?”

  A和H被我的窮追不捨惹得哈哈哈大笑。“當然不是,按照義大利的法律規定,雙方住在一起滿三年,就可以視同夫妻了。這時候,非婚生子女,同樣得到法律保護。”H進一步解釋道,“或者,我們還可以去領養一個。畢竟,現代歐洲並沒有亞洲國家這樣重視血緣,而在乎是不是真正喜歡”。

  好吧,看來生小孩本身,也不再是婚姻的理由。“那有了小孩,誰來照顧?”這個問題比較中國。

  “在法制健全的北歐,國家會規定,父母雙方各承擔一半責任,義大利雖然法治還沒有那麼細碎,但民間思維通常比政府還要超前,我們會自覺劃分雙方的時間和精力,並且考慮對方的感受。比如前半年H照顧,我去上班。後半年,我來帶孩子,她去上班。如果她願意的話。”A回答說,“在義大利,整個社會都覺得,無論男人和女人首先都是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和人生追求。”

  A和H的故事,已是我很早之前的經歷。後來日子裡,每當再次與來自歐美的朋友交流,我索性不再去問那些在中國傳統社會里父母輩常問的問題,而轉而交流一些關於愛的深層次主題,比如:怎樣更加愉快、舒適的相處。

  愛作為一種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永恆存在。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趨向於一致的是:幾千年演進、沿襲下來的婚姻制度,正在慢慢走向瓦解。當社會認知水平的提高,讓人逐漸認清:相愛的質量,比婚姻的形式更加重要;當法律的發展,逐漸將非婚生子女合法化,讓養育下一代也不成為結婚的理由。還有什麼能夠支撐一對對男女像追隨某種信仰一樣,走進婚姻殿堂?

  “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這句看來流行到上口的民諺,如今也越來越多的被人以行動質疑。畢竟,愛很簡單,婚姻靠緣。不是每一段愛情,都能披荊斬棘最終走進婚姻。而走進婚姻的愛情,也可能在無常中分崩離析。

  如此說來,一切好像變得不那麼美好,甚至有些悲觀。不過在我看來,將婚姻的因素暫時剝離,反而是時代留給人最好的思考。至少它讓每一對即將步入婚姻的新人,放下幻想,直面未來的共同生活。也讓人打破常規觀念,反思那個曾經亙古不變的話題:愛是什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