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街道的黑色地毯美文

倫敦街道的黑色地毯美文

  摘要

  被雨吸收的煤煙也確實是個難題。雨水滌去空氣中的煤灰,再落到地面上時就成了一個個黑點兒於是,這些煤灰就為倫敦那以髒聞名的街道鋪上了一層黑色的地毯,直到它再次變幹、被風吹散。

  原標題:17世紀英國的煤煙汙染

  生活,無法做到舉止文雅、氣定神閒,而要想採取大規模的改善措施,則需要更多的金錢,這是目前他們尚不具備的;其他那些(其實是很多)人的生活天地更為狹窄,卻心懷在社會上嶄露頭角的雄心壯志,但由於其出身和資質的限制,他們往往會力不從心地敗下陣來,轉而與和自己水平、地位差不多的人結伴前行。”

  被雨吸收的煤煙也確實是個難題。雨水滌去空氣中的煤灰,再落到地面上時就成了一個個黑點兒(18 世紀的倫敦人喜歡撐黑色的防護傘,這毫不奇怪)。於是,這些煤灰就為倫敦那以髒聞名的街道鋪上了一層黑色的地毯,直到它再次變幹、被風吹散。諾斯也曾抱怨街道上的那股煤煙微塵,他寫道:

  “當人們認為自己在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其實已將含有硫黃、散發著臭氣的顆粒吸進了肺裡,這些極具殺傷力的顆粒足以使普通的噴嚏惡化成能使人中風的那種噴嚏。”

  然後,按照伊夫林的描述,這些煤灰都一股腦兒流進了泰晤士河,它們給那些游泳的人們穿上了一件看得見的黑色外套,即使他們離倫敦城還有幾公里的距離。

  有一種思想流派也認為,煤煙杜絕了更多可以導致疾病的危險病毒進入人體,尤其是瘟疫。伊夫林在他那本《防煙》中,也曾特地對煤煙可以抵制瘟疫的樂觀看法表示過異議;他指出,在歐洲,倫敦擁有最糟糕的空氣和最高的死亡率。伊夫林聲稱,煤煙能預防傳染病的這種觀點,早在1661 年就已經在醫學界失去了立足之地。但是,僅僅4 年之後,黑死病再次肆虐倫敦,醫學院於是出版了一本小冊子,書中介紹說,燃煤可以改善帶有傳染病菌的空氣,但需要新增一些芬芳的易燃物。書中附有這些易燃物的清單,如雪松和香料等(醫學院還推薦人們用開槍時產生的氣體來淨化空氣)。煤煙可以趕跑傳染疾病的跳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確實在減緩瘟疫傳播方面有一定的功勞。但另一方面,被汙染的空氣侵害著倫敦人的健康,也許正是它削弱了他們對瘟疫和其他傳染病的抵抗力。

  即使在今天,要想評估煤煙對公眾健康的影響,也是很困難的。這種評估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詳細統計數字的完整分析,而17 世紀的倫敦人還遠遠不具備這種統計分析的能力,但他們仍努力試圖在這方面邁出重要的第一步。

  作品簡介

  它有著黝黑醜陋的外表,它是那些曾經統治地球的生物高度濃縮後的遺蹟,它用燃燒所得的一切構建著我們的居住地,使之充滿了光明和動力。煤就是這樣,提供了足以改變地球的能量,卻也有著不可預知的危險,讓使用它的人付出高昂的代價:無數礦工地獄般的悲慘生活,全球範圍內嚴重的環境汙染……一度讓人把它與疾病、死亡和魔鬼串聯在一起。

  這本書裡,煤就像一個被束縛的'黑色精靈,撩開中世紀神秘的面紗,讓我們看到:在生存環境黑暗惡劣的礦井裡,那些致命的毒氣如何出其不意地置人於死地?19世紀的曼徹斯特,在以煤為燃料的巨大生產能力的驅動下,成了怎樣一個汙水橫流、黑暗混亂的重工業城市?美國的工業化程序從哪裡開始?與煤的開採發現和充足供應有著怎樣必然的關係?為人類帶來光明和動力的煤,為何成為飽受爭議的產業,並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本書作者巴巴拉弗里茲以客觀宏大的視角,揭示了煤在人類發展程序中的巨大制動力和致命破壞力。毋庸置疑的是,煤雖然具有許多缺陷,但卻帶領人類穿越了漫長的工業童年時代,並賜予了人類力量來建設一個不再需要煤的生活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