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的摳門兒與慷慨的美文摘抄

荷蘭人的摳門兒與慷慨的美文摘抄

  去荷蘭,朋友伊森邀請我一起共進晚餐,為我接風洗塵。在一家餐廳裡,我和伊森一邊吃著牛排、喝著荷式金酒,一邊相談甚歡,很晚才散去。第二天,我收到一條簡訊,是伊森發來的,上面是共進晚餐的賬單,下面是一個賬戶。伊森要我按AA制把我應付的那一半費用轉賬給他。啊?我驚愕地張大了嘴巴,哪裡有這樣的待客之道?我喋喋不休地“討伐”伊森“不夠朋友”。一旁的荷蘭女服務員聽了,笑著對我說:“荷蘭人就是這樣的,請客等同於各付己賬,除非已經明確說明賬單由發起邀請的人支付,否則務必自帶錢包。”竟有這樣的規矩?這荷蘭人也太摳門兒了吧!

  荷蘭人“摳門兒”,但他們又慷慨,比如做慈善。在回國那天,馬上就要登機了,這時,伊森呼哧帶喘地跑來了,並連聲向我道歉,說他剛剛去慈善部門為非洲兒童捐了1000歐元,回來路上又堵車。我簡直難以置信,這個摳門兒的伊森怎麼會突然慷慨起來了。伊森說:“每年荷蘭民眾向各類慈善機構捐款都超過30億歐元,每年人均捐款超過200歐元。”

  其實,在荷蘭人的觀念裡,摳門兒和慷慨是相對的。他們認為:不該花錢的地方,不用為了面子去花錢;該花錢的地方,一分錢也不節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