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雲岡石窟導遊詞

最新雲岡石窟導遊詞

  雲崗石窟處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雲崗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瑰寶,也是世界著名大型石窟群之一。藝術家們把它比喻成東方羅馬石雕。有人發現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中西藝術,因而具有特殊魅力。以下是最新雲岡石窟導遊詞,歡迎閱讀。

  最新雲岡石窟導遊詞1

  雲崗石窟開鑿於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前後用了約30年時間才基本上完成了這個浩大藝術工程。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石窟雕刻題材內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石窟中最大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中央坐像,高達17米。佛像形態端莊,是中原文化傳統表現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某些特徵。

  大同市在公元5世紀初,是北魏都城,當時稱為平城,至5世紀末遷都洛陽,在近百年間,這裡一直是中國北方封建統治中心。初期北魏王朝非常崇信佛教,並奉為國教。公元446年,太武帝聽信司徒崔浩建議,焚燬佛寺佛塔,強迫僧人還俗,造成了佛教史上“太武滅法”。不久太武帝病,疑為滅法所致,大悔,殺崔浩。

  文成帝繼位後,首先恢復佛法。雲崗石窟就是在這樣情況下,由當時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數以萬計勞動人民和雕刻家動工開鑿。

  最新雲岡石窟導遊詞2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參觀是大同雲岡石窟。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第5、6窟是毗連一體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最精彩、最為壯觀、最具代表性石窟。第5 窟洞窟開頭為橢圓形草廬式,分前後兩室。進入後室,首先感覺這一洞窟十分高大,中央這尊兩腿雙盤大像高達17米,為雲岡石窟第一大佛。大佛著褒衣博帶,通肩袈裟,頭頂為藍色螺鬢,佛像面部輪廓清晰,白毫點朱,細眉長目,鼻準方直,雙肩垂耳,給人以一種端莊、肅穆、慈祥之感。由於後世為了積功德造福,對這尊佛像敷了厚厚泥裝,再塑了金身,可惜是,我們看不到原始北魏石雕形態了。第5 窟佛像佈局為三世佛,中央坐佛為釋迦牟尼佛,佛像右邊這尊立佛是未來佛,由於這尊佛身上泥裝脫落,我們得以目睹原始北魏石雕藝術風采。第5 窟值得讓大家欣賞還有,在窟室南壁 門拱上方兩層高約1米8尊石雕佛教造像和拱門東側雕有菩提樹和樹幹下二佛對坐石雕佛像,雕刻十分精美。

  下面我們參觀第6窟。

  第6窟被為雲岡石窟"第一偉窟".窟平面呈正方形,後室呈回字形,窟正中鑿一方形塔柱,塔柱稿約15米,它分為上下兩層。整個洞窟雕飾富麗堂皇,洞窟四壁雕滿了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人和瑞鳥、神獸、花卉等,這是一座熱鬧擁擠、琳琅滿目、美妙神奇佛國世界。由於雕刻技藝極為精湛,雕刻內容十分豐富。第6窟被譽為雲岡石窟"第一偉窟".你看那四塔柱上層接引佛。整個四壁加上塔柱一共15尊,和下層大龕5尊佛像,都採用近似圓雕高浮雕刻法來增加佛像立體感。在中心塔柱上層4個角和4 個9層塔柱和上層中心四方立佛,更是採取了具有鏤空雕刻法。在中心塔柱塔腰和四壁上,獨具匠心仙人們利用有限壁畫,用淺浮和高浮雕相結合手法,以塊浮雕形式連線排列,形象而生動雕刻了33幅釋迦佛陀本生故事圖,吧釋迦牟尼佛生平事例展現在世人面前。

  好了,主要洞窟已經向大家介紹完了,下面請大家自行遊覽,靜靜體會佛國世界靜謐和偉大吧。

  最新雲岡石窟導遊詞3

  各位遊客大家好,很榮幸能當你們導遊,我姓詹,大家可以叫我詹導遊。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現在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現在,大家已隨我進入雲岡石窟山門,雲岡石窟依山開鑿,現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魄力最為雄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厚多采, 華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精髓。今天,我們主要遊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第五窟 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佛像。窟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美好。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修建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個銜接窟頂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降生到成道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劃雄偉,雕飾華麗,技法精闢,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一個。

  各位,雲岡石窟導遊暫時告一段落。透過遊覽雲岡石窟,大家或許對石窟寺藝術有了進一步瞭解,或者對佛教發展產生了一點興趣。願這次遊玩能給各位留下深刻回憶。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